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guowwg32691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学课堂中出现的几个误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力求达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成效。
  【关 键 词】 教学过度;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防范措施
  初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了,四川省也推行了近十年。在这近十年间,教师们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新课程的理念贯穿渗透进平常的教学中。然而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能力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大幅度的提升。自愿、自主、自动的学习似乎也是我们的美好愿望。针对这些现象结合平时的教学和学习,我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几个误区,以促使老师们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
  一、教学的过度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知识的拓展过度使得学生对知识理解难度加大,从而缺乏学习化学的热情
  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们的教学应该以教材为蓝本,并兼顾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方法、有步骤地展开教学。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把教学的内容一步到位地交给学生,使得学生在理解这些知识上存在障碍,难以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伤害到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二)练习的过度浪费学生的时间,使学生感到厌倦
  初中化学初三才开始上,除了要完成教学内容外还要进行系统复习。学生需要进行适量的习题练习来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新课程的化学教育是反对题海战术的。有些老师或者学生有好几本参考书,习题做了不少,可最后的收获却是与实际的付出不成正比。特别是到了初三后期复习阶段,学生手中的各类试卷满天飞。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大量的习题中。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选好题,做到习题精讲,典型题详讲,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解题方法,使学生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救出来,抽出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学生主体地位体现过度,造成课堂混乱
  构建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对学习内容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是通过学生主动构建来达到的,而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来获得的。所以,许多学校也在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笔者曾经听过一位教师的公开课《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该老师是将知识的提纲及思考交给学生,整个一节课完全由学生自学讲解完成,看似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际上学生的讲解只停留于书本的表面,与设计者本人的初衷背道而驰。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容易造成课堂的不可调控,使得课堂混乱,也可能造成学生不知所措死气沉沉,学无所成。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充分结合,才能真正做到新课改的要求。教师给出一个学习的线索后,在学生自行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做适当的补充。一些学校喜欢用学案来引导学生学习,使得学生学习的目标更明确,学习效果更显著。
  二、实验探究的误区
  (一)什么知识都想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得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看似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实验可以既形象又生动地让学生深刻掌握。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想借助化学实验来讲解知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自主获得知识,而不是强行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实验探究是老师们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有些教师也不管这个实验有没有探究的价值,就为探究而探究。教师应该找到适合学生知识结构的切入点进行实验探究。
  (二)教师将探究实验改成演示实验,将演示实验改成视频播放
  由于出于实验的安全考虑,教师将学生的探究实验改成演示实验。学生失去了体会化学学习兴趣的机会,由于学生没有亲自参与到实验探究中去,使得学生的知识接受没有自主探究深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也没有在探究中得到提升。还有些教师因为有的实验操作要求比较高,就干脆将这部分演示实验改由电脑播放,这样的确能够让学生看到该有的实验现象,也不会出现现场操作的失误,可是却没能在学生头脑里留下印象。如有的教师在演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就担心实验失败而将该实验改为视频演示。化学实验是学生们很感兴趣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缺失可能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在科学史上,有许多发现或者发明源于实验中的一些意外。300多年前,英国著名的物理家、化学家波义耳在向烧瓶中倾倒盐酸时,不小心将酸液溅出了少许,而这酸液又恰巧滴到了紫罗兰的花瓣上,波义耳叹息之余立即将紫罗兰拿到水中去冲洗,发现紫罗兰转眼间变成了“红罗兰”。这个惊奇的发现使得波义耳发现了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的结论。
  (三)学生的探究流于形式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化学的乐趣和魅力。提升学生的素养强调发现——探究的学习方式,留有更多的时间、空间给学生,使得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把什么问题都留给学生,使得学生不知道探究的方向和目标,探究的问题理不出头绪,显得课堂秩序混乱,课堂效率也不高。另一方面,有的教师过分包办学生的探究实验,使学生的探究实验只是在教师的要求下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验证实验。而不是由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方案的讨论,实验操作的分工,实验现象的观察得出实验结论。学生的思想没有在这样的合作中碰撞,很难形成思维的火花,更别提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为了避免实验探究的形式化,教师要精心选择探究实验的题目,要适当给予实验的启迪,要适当放手学生自己去探究,不排除学生的课外兴趣实验的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化学知识,在探究中获得能力。如笔者在学生学完酸碱盐知识后安排了一个探究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三、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误区
  传统的教学在某些方面不能满足现代的化学教学,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多媒体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教学中的枯燥,通过ppt以及一些教学视频可以使抽象的知识立体化、生动化。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大传统教学的知识容量,使课堂效率最大化。其三,多媒体还可以模拟演示一些有危险的实验。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投影及时的反馈课堂的教学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多媒体教学的这些优越性,使得有的教师特别亲睐多媒体上课,不论这个课题适不适合用这种教学手段,一律采用这样的方式。这样的教学可能会使学生收获并不如我们预期那么大。因为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缺点,知识容量大,讲解速度快,学生无法找到知识的重难点,更不知道怎么记笔记。要克服多媒体的缺点,使多媒体的利益更大化,我们化学教师一定要将传统教学中的粉笔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既能生动的学习领悟知识又能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一堂课的容量大还是不大,不应该只看灌输了多少知识、解决了几道题或有几个学生发言,而应该从“思维量”的多少来看教学容量的大小。在初三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多注意培养学生在解题时思维的迅速性、流畅性、准确性、探索性和深刻性等等。
  在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师应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绕过平时我们容易陷入的误区,以探究式学习为契机将新课改的理念落实到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去,使学生的能力的最大化得到彰显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胡久华. 初中化学教学策略[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周國荣.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 当代教育科学,2012(4).
  [3] 毛会. 初中化学教学评价的误区和纠正策略[J]. 化学教与学,2013(1).
其他文献
课堂参与性对于学生有效掌握课堂知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初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但是注意力易分散、自控力较差,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不完善。初中数学课堂应该找准数学课程
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无尽的关爱、呵护陪伴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快乐的往事值得我们回味;有许多我们尊重的人值得我们去眷恋;也同样有许多挫折与我们相伴……在教
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培养,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一、激发求知欲,诱发思维的积极性  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极其重要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学习和思考。如在教学一年级“乘法初步认
【摘 要】 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不仅提供了理想的英语教学环境,创建了英语教学新模式,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而且使我们教学的思路、方式、内容、过程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此,我们英语教师不仅需要不断更新和扩充知识,拥有较强的英语能力,而且要熟练掌握运用现代教学设备的技能。  【关 键 词】 英语教学;多媒体;兴趣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已步入了
<strong>Introduction:</strong> In our practice, renal measurements in patients with normal renal function usually appear to be lower compared to standards repor
《现代汉语修辞学》(1963)、《汉语修辞学》(1983)、《修辞新论》(1988)、《现代修辞学》(1989),《语言风格学》(1989)及有关汉语和修辞学的高校教材都对现代汉语的语体类型
科研工作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由于科研工作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科研人员只有出自内心的自觉自愿地进行科研才能获得成果。故科研管理工作与其它管理工作重要区别就是如何激
<正> 一近年来,“留学生文学”佳作迭出,给这块“寂寞旧文苑”增添了生机,小楂的旅美小说更是独具异彩,令人瞩目。她从大洋彼岸摄下了生存在东西方文化夹缝里的“边缘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