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于外而绝无浮华,“意”于中而内蕴悠远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uo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应该是“真实有效”的,我们应该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发展为终结点,“秀”于外而绝无浮华,“意”于中而内蕴悠远:形似灵秀,却真实有效;意在纯粹,却耐人寻味。我们要给学生一个“平等对话的课堂”,一个“情感交流的课堂”,一个“灵活开放的课堂”,一个“反刍感悟的课堂”,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
  【关键词】语文课堂;真实有效;教育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3-0175-02
  "Show" Outside without any Glitz,"Intention" is in the Middle and the Inner Mean‐ing is FarAway
  ——Examples ofAuthentic and Effective Language Classes
  (Sheyang County Education Bureau,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JIANG Renbin
  【Abstract】The Chinese classroom should be "true and effective". We should take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language lit‐eracy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end point of students’ development, "show" outside without being flashy, "meaning" in the middle but inwardly far-reaching: similar in appearance Lingxiu, but real and effective; pure intent, but intriguing. We want to give students a "class of equal dialogue"; a "class of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a "flexible and open class"; a "class of rumi‐nating perception", so that students can truly enjoy a happy and complete education.
  【Keywords】Chinese classroom; True and effective; Educational life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提高认识、陶冶情操的主要渠道和途径。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师孜孜以求,不断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时至今日,语文课堂教学仍然是最受专家、学者、教师、家长,乃至学生诟病的。那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学生到底呼唤什么样的语文课呢?语文教师如何还语文教育以本色呢?什么样的语文课是一堂好语文课呢?如何落实一堂语文好课的教学,笔者认为构建“真实有效”的语文课堂是突破的关键。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秀”于外而绝无浮华,“意”于中而内蕴悠远;形似灵秀,却真实有效;意在纯粹,却耐人寻味,我们需要给学生这样的语文课堂:
  一、一个“平等交流的课堂”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育是具有对话性,教学活动其实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对话交流活动。传统的语文课堂,往往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是忠实的听众,谈不上和谁“对话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授课教师首先应克服思维定势,提倡发散性思维,让教师和学生同处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之中。
  课堂的有效提问。教學时,我们要提出有实效的问题,鼓励引导学生根据现有条件和已有经验,沿着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学习和思考,大胆设想,进而说出独特见解,基于学生原生态的教学,是真实有效的教学。
  课堂的开放平等。“语文课程应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上来。在教学《钱学森》这篇课文时,笔者抓住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句名言评价钱学森,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钱学森几件事情,学生在读中概况,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体会到孟子这句名言在钱学森身上的真实体现。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语文能力自然生成。
  二、一个“情感体验的课堂”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真实性”,关键就在于“情”。如果一个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空洞说教,就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不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教师的课堂应该注重“激趣融情”,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导入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导入必须“激趣”。任何一个课堂,都必须激发学生心灵真实需要为基点,注重情感激趣,通过多种方式路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真实的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梦圆飞天》时,笔者先用激情的语言简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让学生明白飞天一直是亿万中华儿女的梦想,接着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描述想象中的月亮,心目中的月亮,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当他们真正进入情境,再让学生读课文,学生完全能感受发射场面的壮观,感受到杨利伟梦圆飞天的伟大,感受到中华儿女终于实现飞天梦想的激动与喜悦,“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融情入境,情景交融,方能给孩子营造语文学习的碧海蓝天,“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真实境界源于情感的迸发。   三、一个“充满灵动的课堂”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教师最大的成功不应是告诉孩子什么,而是充分让孩子“展示自我”的过程中发现、体验、感悟、升华……
  在延伸中引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基于这个思想,笔者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后,笔者向学生推荐一组关于“送别”主题的古诗,让学生诵读、品味、比较、赏析,领悟其中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
  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真实生活有机融合,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体会生活实际,形成自己独有的生活体味,并抒著笔端,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只要我们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中有资源,心中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更真实有效。
  四、一个“反刍感悟的课堂”
  学而不悟、囫囵吞枣是教学大忌。教学的终端目的是让学生感悟,这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审美的体验,还是一种感情经历。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
  推敲文本的“明显点”。文本的“明显点”,可能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词,也可能是一两个至关重要的句子,还可能是入木三分、栩栩如生的语言。作为教师,应该学会挖掘“明显点”,懂得推敲“明显点”,强化自己反刍感悟的能力。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
  挖掘文本的“基点”。基点,就是文本当中所蕴藏的东西,隐含的价值。有些课文,从字面看似乎很浅显,但精读细品后就会发觉它的含义深刻。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應该学会这些文本的“基点”,以此实现课堂精彩的拓展连接。这样进行拓展链接,不但浸润了学生的心灵,而且教会了学生“我手写我心”的方法,使孩子们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是可行的,适度的。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真实、有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秀”于外而绝无浮华,“意”于中而内蕴悠远。我们不苛求教师每堂课都教得滴水不漏,但是我们应该把它当作是一种教育理念,成为一种对美的境界的追求,这样,不光师生都能在教学互动中陶冶情操,更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实、有效。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朱永新教育作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孔义,方龙云.语文教育科研导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王小飞)
其他文献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一张图往往承载着大量的地理信息,能够培养初中学生的课堂实践能力,学会读图、析图、绘图、忆图、用图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限于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阅读地图需要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心中有图,强化读图意识  地图是重要的地理语言,读图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但是,很多学生在阅读地图的课堂实践中存在学习障碍,觉得阅读地图很难。因此,要让学生在
【摘 要】王崧舟说,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要“打开”能看到每一个文本赖以存在的土壤和文化背景的“第三只眼”。为寻找那“第三只眼”,本文以《蜘蛛开店》第一课时自主备课、集体研磨和教学展示为例,力求在语文课堂中,既有读、悟、思的本色教学,还有学习表达方法、关注言语实践、进行阅读拓展等发展性训练,从而带领学生触摸语言文字,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童真童趣;感悟表达;言
情思教育由特级教师陈洪义倡导,主要是通过创设生动、典型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思维和思想,发展学生的素养。情思教育最初在历史学科得到深入实践,但情思历史已在历史教育领域产生强烈影响,情思教育同样可以在德育中大显身手。我近期以情思教育为指导,在班会课教学中积极探索主题班会课中的情思教育,取得了理想效果。下面以《崇敬英雄报效祖国》为例,谈谈主题班会课中如何设置历史情境,启情引思,培育学生正确
地方性本科院校作为介于研究型大学与高职高专院校之间的偏应用型教育院校,在当前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表现出优势不明显、特色有所缺失以及办学定位不明晰等问题。这一问题源自最早国家高等教育领域“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到之后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等等,都未将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纳入其中,在某种程度上致使其处于政策引导不明确的境地。如何有效推动地方本科院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项重要的要求。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体验式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和文本内容结合起来,是学生理解文本、品味文本、体会情感、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有效方式,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体验式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阅读体验式教学能够正视学生认知能力上的差异性,使学生准确地把握课文内涵
[摘 要]课程改革倡导“以学定教”,意在让教师围绕学生的学习定调子,针对学生的疑惑传授技能与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才能有的放矢。“质数与合数”的教学重心应该放在质数和合数的判别上。  [关键词]质数;合数;以学定教;独立提问;同课异构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2-0037-01  本文通过两个案例展开论述。案例一中,
【摘 要】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从物理观念和应用、科学探究和交流、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态度和责任这些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并且使其今后能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物理教材中以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建立及获得为载体,很多都渗透了顺着认知的脉络去探究的科学思维及探究方法,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物理教材中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视。本文
统编本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的基本思路,以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为内容,遵循语文教育基本规律,突出语文素养的理念,合理有序地安排了学习内容。我在两年的统编本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我体会最深的是:要教好语文,就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特征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以课本为支点撬动学生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以课本为突破口,打好学生的基础  七年级学生刚入学时的知
【摘要】“造型表现”是小学美术中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现其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的动手能力,并在手工造型课中得到磨炼,逐步提升。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我多次尝试超轻黏土的使用,得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熟能生巧妙趣横生”。  【关键词】超轻黏土;手工课;小学美术教学  一、迷糊中去认识  1.新型材料。超轻黏土是一种新型手工造型材料,学生对它的了解还是比较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写作素养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所见所闻的广度和深度都是有限的。要想提升其写作素养和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为其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由此想象到的事物涂上笔墨,使其变成文字艺术,散发出文学魅力。在本文的研究中,作者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的作文素材;在课堂上创造生活情境,不断积累作文素材;在积累的基础上再次描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