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来源 :都市家教·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ksk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的推出在于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生全面发展决定了新课程的目标是多方面、多领域、深层次的,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教学体系。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不但要重视内容的改革,同时要推陈出新,既要顾及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反映新课程的观点,将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筹,更新教学观念与教育方法。因此,文章主要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教学课程,其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息息相关,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传统教育概念的限制仍旧对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这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推行素质教育的现代,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模式,应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一、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积极作用
  1.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知识掌握水平有限,在学习过程中比较依赖教师。在传统的数学学习中,许多教师为了活跃氛围而与学生进行互动,但是并不是为了让小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只是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常都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的讲解为指导,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没有进行主动探究[1]。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重视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能够利用自身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学知识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提出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或针对教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只有让小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才能够加深其对教学知识的印象,并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2.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强,且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教师要想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就需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尊重小学生的发展规律。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对不了解的地方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探究,让其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各种问题[2]。小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这主要是由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之中。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新课程是我国教育部门为了推动素质教育所推出的新政策,但是由于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虽然在不断的学习新课改的内容,但是授课的方式却没有实质性变化,仍采用灌输式教育模式。由于长久以来受到升学率的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虽然有心想改变教学模式,但是为了追赶教学进度,让学生在中考前有更多的复习时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简单的教学方法,并且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下降。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以及教育工具也不断改变,但是由于教师本身的观念较为滞后,没有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无法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三、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的按照课案进行讲解,这无疑使得小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需要借鉴课本内容,并结合小学生发展的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若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3]。新课程主张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小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培养小学生的智力,激发其创新精神,在生活获得更好的发展。
  2.让小学生提出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教学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使小学教学更好的开展,让学生能够与教师和谐相处,针对教学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小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问题与看法,并与教师共同探索。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发言,意味着其对于教学内容较为感兴趣,教师在不断的引导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小学生的鼓励,并对其错误的看法进行纠正,并让小学生了解正确的答案。从自主探究到问题解答,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促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隨着小学生探究的不断进行,就会形成较好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机会。
  3.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为了提升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需要创新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对教师讲解保持兴趣。小学生与初中生、高中生相比,注意力更加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分散。随着小学生对学习兴趣的提升,其学习积极性也就相对提升,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良好基础。通过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才能够让小学生对于课堂学习产生兴趣,并且随着兴趣的提升,就会更加渴望新的知识,从而促使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之中。对于积极学习的小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表扬与鼓励,并在班级中通过榜样的表彰,促使更多的小学生相互效仿,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创设相应的情境,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创造愉快学习氛围的同时能够促使小学生主动探究。例如让小学生扮演购票员,让学生扮演购票者,询问票价单价以及学生票价,然后计算个人、小组以及全班购票分别需要花费多少钱。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在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之前,需要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放下自身的架子,尊重学生的看法,鼓励学生发言,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师生信任感,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讨论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其能够表述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与教师相悖的意见,不应当直接进行批判,而是询问学生为什么会这么想,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审视自己观点的漏洞,从而得到正确的看法。
  4.重视图表运用
  信息类型的不同,对于大脑产生的影响也不同,例如文字信息是一种抽象思维,通过形成一定的概念之后,才能够进行计算和推理,而图像信息则更加易于理解,能够加强数学规律与实际情景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力学学习的效率,更好的掌握新知识。传统数学教材中教学内容斗场都是已经得到证实且比较简化的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较为抽象,若教师只是简单的照着课本讲解,学生无法快速理解,若有效应用图片、视频等方法再现力学现象,通过多种方法为学生展示数学模型的由来,从而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更好的观察其中的规律,才能够通过情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例如在讲解加乘法时,可以通过使用数字模型,并对实际运算过程进行对比,再让学生分析乘法计算中各个位置数学量的变化,从而加深对其的理解。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必修科目,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注意教学的有效性,保障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廖创英.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有效性的研究[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23(7):75-77.
  [2]李星云.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1):97-101.
  [3]杜秀滨.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4(31):34-35.
其他文献
云南省煤炭厅自1991年开始,在对国际劳工组织所开发的模块式技能培训和基础理论进行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煤炭行业的实际,用一年零八个月时间,在全国煤炭行业首次开发
基本知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拓展知识: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中线以及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③平移、翻
高中思想政治课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感觉枯燥无味,作为一名政治老师,要想方设法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需要老师从各个方面对课堂进行创新,另外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
文章通过对我国中小型图书馆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中小型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发展的对策以及实现计算机自动化建设的方法。
本文探讨的是改革创新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理念。通过引入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成功经营理念,建立读者关系管理系统,进一步做好信息网络时代的读者服务工作。
改善农业结构,增加家农民收入,关键之一是调整好农村的就业结构,通过政策引导和社会服务,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纳入有序化轨道,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增值。在这方面,山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前人知识和经验的主要途径。尽管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原因很多,但是,课堂教学效果如何肯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那么,怎样提
“适应”这一概念来源于生物学,表示可以使有机体增加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上和行为上的改变。在心理学中用来表示对环境变化所做出的反应,如:对光刺激亮度变化的适应、由社会
詹姆斯早年服务于埃克森石油公司人力资源开发部,有在40个国家从事培训工作的经历。退休后受雇于联合国计划署,专门到各发展中国家去开展培训。他的实践活动和主张对我们不无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应该适时的加以转变,以此了适应学生的实际教学要求以及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目标.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新课改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