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hsk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正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究竟如何开展新课程课堂教学是每位教师既关注又苦恼的话题。新教材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教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提高数学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其实,以上这些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此我对高中数学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谈几点看法。
  一、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创新,彰显教改本色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更加贴近素质教育,更加人性化、信息化、多元化。新课程改革以其独特的风采展现在我们每一位师生面前:提倡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提供多元化课程,适应个性选择;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重视基础,着眼创新,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1.着力点。
  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的着力点应体现在学生素质的提高。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将以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为目标需做到四个“强化”:①强化基础: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②强化能力:注重学生学习活动中思维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强化思想:注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促进学生在解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④强化意识:树立师生之间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体现新课标的自主创新精神。
  2.启动点。
  教学的启动点在于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满足于讲清书本上的知识,力求运用体现启发原则的多种教学形式,揭示知识发生过程,讲清其来龙去脉,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把握知识结构。
  3.落脚点。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要求学生主动活泼,思维处于积极状态,要求教师应成为课堂上的主持人,独具慧眼的长者,学生热情的观众。教师只是在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学习完一节内容时,进行恰当的引导、点评和适时地给予正确的结果。这就是课堂总结的“点睛之笔”。
  二、传统的教学,理性的思考,强化教学基础
  新课标教学下提倡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并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必须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改革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合理地采纳吸收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成分,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坚实基础。
  1.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
  我国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在进行概念教学之前有一个新课引入的环节,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并非马上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一般来说我们先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复习旧知识,为引入新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或者介绍生活实例为学生做好心理上的准备。然后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快速解决问题。
  2.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能使最主要的教学内容呈现出来,避免学生走太多的弯路,在师生互动环节上多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单个提问的效果会更好),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由学生得到答案。
  3.以活动促发展,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思维得到强化。
  我认为传统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即课后练习,并非没有有价值的活动。通过练习,学生能真正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它绝不是“机械联系”、“死记硬背”、“灌输式教学”等教学方式的典型,它能够以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强化。因此,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绝不能忽视强化练习的作用,应精编练习,反复强化,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以巩固。
  三、主动的学习,自主的探究,尽显教改风姿
  新课改下,我们习惯的教学模式已被打破。在吸收传统教学方法优秀成分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仔细学习研究新课程,认真贯彻新课改精神,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花大力气,使数学课堂教学由统一模式教育向差异教育模式转变,由单一讲授向多样化学习转变。
  1.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趣味性: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式、数学故事或其他有趣的知识,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刻板观念,从而引起学生对该知识的重视。
  现实性:教师要善于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及社会实践内有密切联系的应用型数学情境与数学模型,让学生发现问题就在自己身边。
  冲突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利用知识的新旧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不同特点之间的差异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注重“矛盾式”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参与问题的愿望,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冲突—平衡—再冲突—再平衡”中,不断得到强化。
  2.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从创设生动具体的问题情境入手,组织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微笑带进课堂。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否定,多一些鼓励。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不断提升课堂艺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达到愿学、爱学、乐学的境界。
  3.提倡探究性学习。
  新课标增加了许多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接受式与探究式并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集体参与,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动”起来。学生要提前预习,使自学内容与上课内容衔接起来,才可能在课堂上心动、手动。教师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注意问题的层次性,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参与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发现,教师再适当地组织和引导,集思广益、思维互补,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4.提倡合作式学习。
  数学的学习渠道是多方面的,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不单单靠教师的讲授,小组合作就是一种很好的辅助学习方式。教师留给每个小组一定的探究问题,大家充分参与,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而且对于不爱发言的学生,也在小范围内给了他们一定的表现空间。合作学习给学生思维的发展创造了空间,而且学生容易在和同伴合作的同时,更加努力地完善自己,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这种方法能使学生不仅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有效地指导他人学习,并从中更深刻地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角色的转换,教师要成为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1.引导者。
  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引导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而且包括怎样做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尽量展示数学问题思维的全过程,鼓励学生有质疑的精神,有自己的思考与创新。
  2.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诱导学生内在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表现自己的独立性,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教师应注重用一连串问题来组织教学;利用问题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以及与师生的交流来获取知识,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过程中不断地否定自己又完善自己,逐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新课程下,师生关系已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师生间相互交流思想、相互探究学习的双向活动,我们应积极转变观念,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本着与学生合作的态度,与他们建立平等的关系,形成师生互动、民主融洽的良好氛围,争取成为他们的朋友。合作产生互动,这与教师单向讲解相比较,教学效率将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叶季明.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原理和方法.
  [3]谢恩光.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与探索.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的过程。数学活动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改变了教与学的模式,使课堂教学闪动着灵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点拨者、引领者,学生是探索者、发现者,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动起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数学活动 探索 思维 合作交流    苏版教材的主要特点是以“生活、数
所谓的后进生,即是指在班上学习成绩较差,进步很慢的学生。他们主要表现为:基础差,上课不专心听讲,精力不集中,反映迟钝,接受能力差,平时作业靠抄袭来完成任务,考试经常挂红灯,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没有积极性,等等。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后进生却越来越多。如果教师不及时引导他们,定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后进生的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下面我就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导致学生后进的原
数学课堂是实施数学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其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教师的基本功,而且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亲近学生,增加亲和力,注重实践。  教师不能只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因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而无法摆脱“教”为中心的思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把握,直接关系着教学目标的达成与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本文就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讨作了论述,谈谈对新课程的看法。  关键词: 新课程 数学课堂 生成性 课堂教学    一场声势浩大的新课程改革正在中国开展得如火如荼,广大教师自然被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没有退路,必须转变观念,自觉地投
新课标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抓住契机,巧妙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现代技术进行课堂引入,同时还要运用直观演示导入,巧妙地提出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几点的看法。  一、重视课堂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重视教学环节,抓住新旧知
数学是研究空间图形和数量关系的一门自然科学,它的严谨性和抽象性使得一部分初中生缺乏学习它的浓厚兴趣。对学生来讲,缺乏兴趣的学习,无疑是一件苦差事,当然谈不上什么教学效果了。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强烈的内在驱动力,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怎样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我在教学实践中
如何减少细粒磁铁矿的流失,尽量将其回收,是磁选厂提高选矿指标—个重要方面。作者结合实践,就提高细粒磁铁矿金属回收率的途径谈了4点认识。 How to reduce the loss of fi
摘 要: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开展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合作学习中存在的四大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问题 对策    合作学习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其作为新课程改革积极倡
本文作者结合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教学活动,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和提升进行了阐述.
一、什么是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小学数学中有很多概念,如数的概念、运算的概念、量与计量的概念等。数学知识是在数学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可以说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灵魂。  二、数学概念的表现形式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根据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概念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定义式  定义式是用简明而完整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方法,具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