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对动物宰后糖酵解的影响

来源 :食品与发酵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udemire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宰后其骨骼肌的能量代谢是影响宰后肉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动物宰后的糖酵解中,腺苷酸蛋白活化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kinase,AMPK)可以通过对糖酵解关键限速酶活性的控制进而对宰后的糖酵解和肉的品质产生影响。文中综述了AMPK结构、其活性变化及活性调控对宰后糖酵解进程的影响,并对通过AMPK活性的人工调控来改善肉质提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在研究了生物柴油副产品粗甘油培养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WZU6961产油脂的优化培养条件的基础上,对粗甘油浓度对裂殖壶菌生长和积累油脂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
以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西沙诺尼果汁多酚进行分离,以Folin-Ciocalteu法测定多酚含量,通过清除DPPH·、ABTS^+·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对不同极性多酚抗氧化活性进
在5 L发酵罐中,研究了以260 g/L葡萄糖为底物,不同通气量对酿酒酵母GGSF16高浓度乙醇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厌氧条件相比,通入适当的空气是高浓度乙醇发酵过程中重要的控制
木糖醇的市场需求不断加大使得低成本且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物法生产方式得到广泛关注。为促进生物法生产木糖醇实现规模化,该文着重对木质纤维素水解、水解液的脱毒处理、生
研究酪蛋白锌的螯合工艺参数,并对其结合位点进行解析,为新型微量营养素锌补充剂的开发提供借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的方法,对锌添加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3
乳制品安全问题一直都是政府部门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干酪在国内食用历史不长,但近年来消费量和进口量增长迅猛。由于没有消费传统和生产经验,加上干酪体系非常复杂,因此国
L-鸟氨酸发酵液经膜分离、离子交换处理,再加入苯乙酸进行反应,制备结晶型L-鸟氨酸苯乙酸盐(OP)。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晶种加入时机、晶种投加量、乙醇滴加速率及搅拌速率等因素
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是定量评价淡水鱼新鲜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寻求更加准确检测TVB-N值的有效方法,自行设计了电子鼻系统。该系统由金属氧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同位素内标法,测定了3种红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广西藤县红菇、广西容县红菇和变绿红菇中分别检测出32、32和30种游离氨基酸,游离
采用形态学观察、API生化鉴定系统、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gyr A、gyr B基因序列分析等相结合的微生物多相分类鉴定技术,对以中性蛋白酶生产菌种AS1.398枯草芽胞杆菌(Bac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