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和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策略分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13006467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英语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了出来。老师们在英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基点,把提升学生的能力作为其教学目标,倡导学生在学习中能亲身进行实践,提升其英语核心素养。在中小学英语的教学,老师们不仅仅要教授学生词汇及语法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意识,相信做好这一点,学生的进步将是飞速的。实践表明,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的联系逐渐减弱,这显然是两者衔接不良的后果。这对于这一现象的出现,老师们要尽快采取积极的措施,为衔接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方案。在本文中,我们就来谈一谈怎么才能促使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衔接的更紧密。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英语;小学英语;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余慧,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新港小学。
  引文
  初中英语和小学英语之间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小学英语为初中英语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学生们学习英语要从小抓起,不要忽视其小学英语的学习。中小学英语衔接不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老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态度、学校的教学理念和目标。为了让这些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老师们要将英语课程摆在重要位置,革新教学方式,为英语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一、 进行衔接策略分析的目的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不良将会产生很多不好的结果,其中小学与中学英语两极分化便是由此造成的。有些学生在小学阶段成绩优异,但到了初中却“滑铁卢”,名次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初中课程的难度已不像小学那样容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丧失学习兴趣,他们的自信心也会受到极大的打击。还有一些学生是属于小学阶段成绩较差的,他们对于学习并没有投入太多精力,进入到初中后也难以重塑学习的动力,久而久之,他们对于学习将会完全放弃。这两类学生最后取得的结果无疑是相同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出现,老师们可以从好几个方面来改善小初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促进英语课堂的高效进行。
  二、 初中英语教学与小学英語教学衔接不良的成因分析
  1. 对小学英语课程和教学衔接不够重视。衔接意识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受到家长、老师、学校的综合影响,因此,家长及老师一定要对学生的英语课程产生重视。英语老师在课堂上担任着“引导者”的角色,他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平稳过渡做出了贡献。大多数小学的英语课程都固定在每周两至三节,虽然有百分之二的学生每周会上八九节英语课,但这类学校大多都是以语言为主的外语类学校,这类学校尤其重视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加强了英语课程在此阶段的影响。从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英语老师是具有衔接意识的,但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老师们并未制定切实的教学方案,以此用来解决有关于衔接的问题。
  2. 小学以及初中英语教师队伍建设不足。不同的学校之间,老师们的交流一般是以阶段来划分,同一阶段的老师一般交流较为密切。这些老师进行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一般都是以讲座、研讨会为主。小学与中学之间的交流较为欠缺,虽然都为公立学校,但是不同阶段、同一科目的老师一般不会进行接触。在现如今的教学中,各学校为了谋取声誉及利益,它们致力于扩大学校规模和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了让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进行更好的衔接,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放在关键位置。教师队伍建设不仅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还包括教师交流平台的建设。基于现在的新课标出发,老师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满足新课标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3.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差别化的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小学英语老师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进行大多是以活动为主。初中英语老师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堂的进行大多是以讲授做题为主。不同的老师就会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但教学方式的统一是需要所有老师的集体备课。据调查表明,很多学生对情景化、游戏化课堂是充满着浓厚兴趣的,这种课堂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增加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由此,在英语课堂上,老师们可以转换其教学方式,重视学生良好习惯和方式的养成。
  三、 小初英语教学的衔接策略
  1. 实行小组教学,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当前的英语教学模式都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这种模式的弊端尤为明显,那就是老师们不能完全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个时候,小组教学就发挥出它的优势来了。小组教学所发挥的作用其实超过了老师们的想象。为了让小组合作发挥出更大的优势,我们要提升其讨论的效率。老师还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划分,对每位成员的分工进行合理分配。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小组成员的合作度和默契度会大大增强,学习的效率也会比以前提高很多。
  2.合理分配和增加小学英语的课时数量。大多数小学的英语课一般都是一周两节,这在很多方面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些消极的影响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英语作业的完成差强人意、学生和家长的不重视等,为了让英语课程发展得更好,学校可以适当扩充小学英语的课时量,以达到学期与学期间的衔接。
  3.促成家长与学校间的教育合力。家长与学校之间必须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为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切实的保障。家校的和谐,不仅要靠家长自身的重视,还要靠学校良好的教育,双方之间互相给予信任,从而促使小学英语教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能进行无缝衔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学与小学英语教学之间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老师及家长要及时采取措施,实现两者的紧密衔接!
  参考文献:
  [1]向葳.新课标下小初英语教学衔接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8.
  [2]张弦.英语教育初小衔接研究[D].青岛大学,2016.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导入是教学的前置性环节,这一环节的创设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的走向和教学的效果。本文就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重要价值,从激发学习状态、提高学习兴趣和营造教学氛围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教学经验的总结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的基本原则予以了总结。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过程中,应以趣味性、可行性及互动性为基本原则,通过对复习导入法、设问导入法及游戏导入法的创造性运用,提升教学导入的艺
【摘要】小学是学生接触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必须要对教学方式不断进行研究并且推陈出新。英语课堂不仅要注重课程目标的实现,同时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搭建一个多边互动且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本文笔者将对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旨在不断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英语;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简介】王湛青,甘肃省景泰县草窝滩镇红跃小学。  新课改的
【摘要】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出为高中英语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扭转了教师过去的“分数结果式”教学,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上。阅读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文章也将从高中阅读教学入手,探析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创新阅读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英语素养发展,以求从英语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即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入手,创建新式英语阅读教学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
【摘要】课外知识是课堂的延长和伸展,不仅可以温习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对语言表达的直接感受和说话的腔调。课外知识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有力量的帮手,可以使得英语语言知识教学难度下降。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学科,英语教师不仅要传授课本上的语言知识,还要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因此,在日常的英语语言知识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风趣、适用的课外英语知识,这样一来,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英语语言
【摘要】英语属于一门语言类学科,也就表示“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英语科学素养的重要保障。由此可见,朗读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基于此,本文对朗读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进行详细分析,并据此提出几点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措施,希望能为更好地促进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一定助力。  【关键词】朗读能力;高中教育;英语教学;重要性;提升措施  【作者简介】完玛草,甘肃省甘南州
【摘要】随着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传统的教育体系受到冲击,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尤其是英语教学额模式,更需要与时俱进,把握时机,做好改革和创新工作。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三疑三探”模式的内容及原则,并探讨了运用这一模式提高初中生英语自学能力的方法,希望为相关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兴趣;互动  【作者简介】洪阿芬,福建省漳
【摘要】为了强化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并使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三观、塑造健全的人格、能以语言作为桥梁传播中国文化,笔者所在院校尝试基于课程思政理念进行英语阅读课程的建设与改革。通过确定建设目标,探讨建设路径,从理论与实践层面验证英语阅读课程思政化的可行性。多维度的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也能够拓宽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
【摘要】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新课标不断深入背景之下,中学的德育教育工作必须要得到全面的开展和落实,如何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课堂中有效进行德育教育地渗透是教师们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问题。笔者在本文中就初中英语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进行了一定分析和探讨,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德育教育;渗透  【作者简介】刘金华,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实验中学。  众所周知,才学堪称德行
【摘要】推动教育信息化等工作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理念,科学技术的进步让“微时代”的来临更有技术和底气,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微时代”已经进入越来越多的领域,这其中也包括教育领域,“微课”就是教育微时代的代表特征之一。本文就微课在小学英语中年级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论述,阐述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提出具体策略。  【关键词】微课;小学英语;应用措
【摘要】“翻译转换”一词由卡特福德于1965年首次提出,定义为“从源语到目标语过程中对形式对应的偏离”(卡特福德,1965:73)。然而,这一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十年代。在1958年,中国和法国各有一本翻译研究著作诞生——《英汉翻译的理论与技巧》(陆殿扬,1958)和《法英比较文体学》(维奈和达贝尔内,1958)。两书均提出了翻译转换思想,本文旨在尝试介绍并比较这两种转换思想。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