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行·秋思·意识流——清真词拾零

来源 :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向来缺乏人物心理的描写,即使是明清晚起的小说,虽篇幅浩繁,可是人物塑造通常也采用白描勾勒,以人物语言、动作、表情等细节的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性格以及它的发展。至于象“以小小画面取胜”的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受传统的“六艺”(风、雅、颂、赋、比、兴)的制约,诗人创作便也缺乏更多方面的发展。在篇幅短小的诗歌中直接纳入思想、回忆等细腻的心理活动就更为少见。这种创作上的局限,也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对于少数突破“六艺”藩篱,采用新颖艺术手法进行艺术再现的作家作品,往往会产生曲解和误会。唐代李商隐、宋代吴梦窗的诗、词,便属此例。不过我们此处要谈的,却是周邦彦。他的一首《蝶恋花》词便
其他文献
没有理论,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而实戢必须有理论的指导,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育科学的研究,这是发展教育科学和提高教育理论的准则。但一些人往往忘记这一准则,当他们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时,有时就忽视理论的指导意义;
普及义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我国各族人民的素质。普及义务教育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工程。在贯彻《义务教育法》的过程中,必须牢记历史教训,坚持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条件,速度、效益的统一,以条件定速度、量力而行、讲求实效。要对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特别是经费、师资和办学条件,有一个比较全面,清醒的的估计,从实际出发,做好规划,扎实实地推行义务教育。
由《教育研究》编辑部编辑、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论师·为师·尊师》,是适应中小学教师阅读兴趣和学习教育理论需要的一本好书。正如教育界老前辈周谷城副委员长为这本书写的序言所说:这本书中的文章“无一不是帮助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任取一篇读之,都可得益。”
<正> 《文心雕龙·明诗》篇是刘勰关于诗歌创作的专论,它比较具体地评论了从先秦到魏晋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提出了关于诗歌创作的一些理论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作一点探讨。一在《明诗》篇,刘勰论诗,首先提出“诗言志”的问题。他说:“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有的同志据此而得出结论说,刘勰提出“诗言志”的主张,是从儒家思想出发,和缘情一派成了对立面。清汪师韩则提出相反的看法,他在《诗学纂闻》中说:“刘彦和明诗亦曰:‘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
当前我国教育界有相当一批有作为的教师、校长和教育行政干部,正在进行教学改革实验,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探路子、打前锋。因为他们有强烈的改革愿望,所以如饥似渴地学习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教议》(以下简称《建议》)(上册)一书,是他们爱不释手的参考读物之一。
一、打个比喻 假如把一个健壮的小伙子,放进一个视听隔绝的大木桶里,然后把那木桶绑缚在马背上,奔驰两个钟头。那小伙子会怎样呢?一定会精神沮丧,疲劳不堪。然而如果去掉那个木桶,让他直接骑上这匹马,去参加越野竞赛两小时,又会怎样呢?可以断定,他将感到兴奋、愉快,学习了骑术还不甚疲劳。区别何在呢?一个处于被动,失去了自我意识,失去了控制能力;一个处于主动,有活动的目标,有活动的反馈,有生活的情景和自我意识。
Ю·К·巴班斯基是苏联教育科学博士、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六十年代初,他在顿河——罗斯托夫地区创造了克服大面积留级现象的先进经验,以后在苏联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巴班斯基在总结这一经验的基础上,试图以堆物辩证法为指导,将现代系统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引进教学论的研究,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他的教学论的理论体现了整体性观点,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动态观点,在苏联教育界有较大的影响。他的《教学论方法论的若干迫切问题》一文已在《教育研究丛刊》1980年第二辑发表,中央教育科学出版社将出版巴班斯基的论文专辑,本文
<正> 关于“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问题的讨论《上海文学》一九七九年第四期刊登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以下简称《正名》),在文艺界引起了热烈讨论。主要观点如下:一、“工具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文艺观,还是唯心主义文艺观?《正名》认为,文艺与生活的关系应当是文艺首先的和基本的关系,而“工具说”却要求文艺创作首先从思想政治路线出发,把文艺与阶级的欲望、意志的关系作为首先的和基本的关系,实质上是唯心主
1988年6月23日至7月3日,以代理院长И·兹维列夫为首的苏联教育科学院代表团对我国进行了友好访问。7月1日上午,本刊记者就当前我国教育界共同关心的苏联教育改革.教育大辩论、社会主必人道主义、个性民主化以及教育新思维等问题采访了苏联代表团,兹维列夫回答了记者的提向.
上海市首届SAT—M测验结果表明,上海学生的平均成绩和获得“数学早慧儿童”称号的人数比例都远远高于美国学生(详见《中国有丰富的数学人才资源》,载《教育研究)1986年第11期)。这次进行的第二届SAT—M测验,除了继续对中美两国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比较研究以外,主要想探讨以下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