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知教学”

来源 :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9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打个比喻假如把一个健壮的小伙子,放进一个视听隔绝的大木桶里,然后把那木桶绑缚在马背上,奔驰两个钟头。那小伙子会怎样呢?一定会精神沮丧,疲劳不堪。然而如果去掉那个木桶,让他直接骑上这匹马,去参加越野竞赛两小时,又会怎样呢?可以断定,他将感到兴奋、愉快,学习了骑术还不甚疲劳。区别何在呢?一个处于被动,失去了自我意识,失去了控制能力;一个处于主动,有活动的目标,有活动的反馈,有生活的情景和自我意识。
其他文献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各种成分和现象存在着普遍的联系。由此产生了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辩证系统结构法。
《论师·为师·尊师》一书所收论文,无一不是帮助教师做好彀学工作的。任取一篇读之,都可得益。我根据这些论文的精神,也向教师们提几点参考意见。(1)莫轻视自己的地位。教师的地位是很重要的,这一点今天更清楚了。
一、关于文明概念的历史变化。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在当代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概念。 文明是一个古老的词语。文明又是当代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社会课题。
1.关于SAT测验 SAT(Scholastic AptiuudeTest)测验是美国大学部(CollegeBoard)为16—18岁的高中毕业生设计编制的。这是一个由语言和数学两个部分组成的综合选择测验,用来测定学习能力的发展水平,而不是一般的学科学习成绩。语言部分主要是测试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所需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推理能力,
青少年犯罪,尤其是当前犯罪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妨碍着两个文明建设大业,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没有理论,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而实戢必须有理论的指导,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育科学的研究,这是发展教育科学和提高教育理论的准则。但一些人往往忘记这一准则,当他们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时,有时就忽视理论的指导意义;
普及义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我国各族人民的素质。普及义务教育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工程。在贯彻《义务教育法》的过程中,必须牢记历史教训,坚持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条件,速度、效益的统一,以条件定速度、量力而行、讲求实效。要对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特别是经费、师资和办学条件,有一个比较全面,清醒的的估计,从实际出发,做好规划,扎实实地推行义务教育。
由《教育研究》编辑部编辑、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论师·为师·尊师》,是适应中小学教师阅读兴趣和学习教育理论需要的一本好书。正如教育界老前辈周谷城副委员长为这本书写的序言所说:这本书中的文章“无一不是帮助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任取一篇读之,都可得益。”
<正> 《文心雕龙·明诗》篇是刘勰关于诗歌创作的专论,它比较具体地评论了从先秦到魏晋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提出了关于诗歌创作的一些理论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作一点探讨。一在《明诗》篇,刘勰论诗,首先提出“诗言志”的问题。他说:“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有的同志据此而得出结论说,刘勰提出“诗言志”的主张,是从儒家思想出发,和缘情一派成了对立面。清汪师韩则提出相反的看法,他在《诗学纂闻》中说:“刘彦和明诗亦曰:‘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
当前我国教育界有相当一批有作为的教师、校长和教育行政干部,正在进行教学改革实验,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探路子、打前锋。因为他们有强烈的改革愿望,所以如饥似渴地学习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教议》(以下简称《建议》)(上册)一书,是他们爱不释手的参考读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