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c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世界的竞争,主要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在人的各种素质中,最基本的是心理素质。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精辟地概括了语文学习与人的健康发展的关系:“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新的语文教育观认为,语文学科教育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品质和心理素质教育;其次是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再次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生的,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上精心构思,运用多种方式、组织多样活动去开发学生的智力、培育高尚的情感,磨练坚强的意志,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体的对策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前提:提高教师自身心理素质,融洽师生关系
  
  有人苦涩地抱怨说我们的教育制造失败者心态:“小学毕业进不了重点初中的算失败,初中毕业升不上重点高中的算失败,高中毕业升不上大学的算失败,考上大学而不是清华北大的也算失败。”不管哪一个层面的学生都面临失望无奈甚至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他们需要老师的呵护与关爱,需要细致耐心的引导。心灵的创伤只能用心灵的温暖来医治,精神的污染只能用精神的甘露来涤荡。作为语文教师,要负起这个责任,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教育是对人的一种熏陶,人的认识活动是整体发生的,学习是一个认识、情感、意志有机结合的整体心理活动过程。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既可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也可能有意无意地拒绝教学的影响。要对学生成功地施加影响,首先就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那些心理素质良好的老师,总是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热情去感化学生,他的一举一动都是无声的教育语言,能滋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有信任感和安全感,能够愉快主动地吸收知识,用整个身心去感受教育给他们带来的活力,把教师身上良好的品质慢慢内化为自己的理想,进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心理上的关注、沟通、理解、体验和认同,是一种生动的精神氛围,它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目的的实现。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这样说过:“教育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忧,或使学生发生厌恶的心情,它能使教员与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取得这样的教育艺术,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融洽的互动,更需要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关注师生之间感情的流向,可以说,情感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下,从教师那里获得的信息,就特别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并赋予它以一种特殊的意义。”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友爱和温暖与学生努力学习有密切关系,学生对来自于教师的爱和期望的感受性越高,其达到教师要求的比例也越高。泰戈尔优美的诗句是对这种境界的艺术描摹:“使卵石臻于完善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为此,教师应该掌握一些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重新审视自身的教育心理、教育行为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关系,不断优化自身的心理与行为,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品德堪为学生楷模,行为堪为学生榜样,学识堪为学生师表”。这是能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前提。
  
  二、课堂:讲究教学艺术,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舞台,也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平台。课堂的学科教学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纳入语文的教学目标中,有的放矢,逐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首先,语文教材是人文精神的生动载体,蕴涵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教师要善于从中寻找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教育的结合点。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表面上看是讲邹忌与城北徐公比美的故事,实际也是有趣的心理案例。邹忌问其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不相信,又去问其妾,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第二天有客人来,邹忌又提出了这个问题,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对于一般人来说,同一个问题,在三个方面得到相同的回答,心里大致就相信了,不会去深究,邹忌却对自己是第一美男子的信息没有飘飘然,而是通过揣摩妻、妾、朋友的心理——妻子偏袒他,侍妾畏惧他,朋友有求于他,由此联想到一个国家的君王整天被一帮阿谀奉承的嫔妃、宫女、大臣所包围,听到的大都不是真心话,那将影响君王对国家大事的正确判断,非常危险。于是他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成功劝说齐王纳谏,邹忌简直就是一位无师自通的心理学家。学生从邹忌身上看到善于反思、头脑清醒、以国事为大、敏感机智等可贵的心理素质。世界上每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的。塞缪尔、斯迈尔斯说:“哪个民族如果不再崇尚和奉行忠诚、诚实、正直和公正的美德,它就失去了生存的理由。”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积极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语言形式的统一体,透过教材,学生的心理倾向就自然地接受了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的文化熏染,得到感情的激励。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其健康的内容,感性的形式,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使其修身养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屈原不从流俗的刚正高洁、孟子舍生取义的人生态度、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布鲁诺献身科学的坚定执着……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会震动青年学子的灵魂,给他们打下深刻的心理印记。
  其次,利用课堂机制,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自我教育,自我调节。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孟昭兰在《人类情绪》一书中指出:“人对自己要有自我的认识,特别是要认识自己精神状态,它包括智慧能力和情感动机,个性习惯等。”为此,我们要结合语文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提问,回答,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胆量;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如讨论、辩论、表演等)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精神和乐观开朗的情绪;以“表扬和自我表扬”的形式让学生得到自我悦纳和他人肯定的愉快感受,在心理上体验“我优秀,我快乐”,实现自知自尊和自我接纳。
  再次,遵循学习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传授给学生常用的学习方法,打好学生发展的基础。信息时代,科学文化知识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因此,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将来适应生存和继续工作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动机,先要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有“内需”的欲望;再教给学生应有的知识,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为此,要深入研究大纲和教材,列出教学计划,把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进行归类,分解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到每一学期、教学任务落实到每一节课,由易到难,逐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学生一步一个脚印走过,实实在在获得知识,“成功看得见”,心理上有一种成就感,自然增大了学习的劲头。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孩子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有了成功的体验,学生就更加注意学习方法的总结运用,逐渐学会学习。如果缺少了不断获取知识的本领,不会学习,那么学校教育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其要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够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导”下获取了学习的能力,才能终身受用,才具有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三、课外:巧妙布置语文作业,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课堂
  
  课外读书给心灵供氧,给精神补钙。要求学生每周做三短两长五条摘抄(短的二十字以上,长的一百字以上),鼓励同学把摘抄本的卷面设计得新颖美观,同学之间定期要交换欣赏评价。此举促使学生在接受能力最强、记忆力最好的青少年时期读一些好书、背一些好诗、记一些名句,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这将让他们受益无穷。培根说:“读书的目的不在它本身,而在于一种超乎书本之外的,只有通过细心观察才能够获得的处世智慧。”现在的孩子普遍害怕失败,一遇到挫折马上陷入极度的自卑,缺乏坚强的意志。心理研究表明,耐挫折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一样,是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习得的。在课外阅读中,尤其鼓励学生重点阅读国内外著名学者、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的人物自传,孟子、诸葛亮、岳飞、文天祥、周总理、邓小平、恺撒、亚历山大、丘吉尔、牛顿、爱迪生、霍金、比尔·盖茨……他们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们的成功一波三折,这些书讲述了伟人们努力奋斗的经历,这些成功者身上显现出来的遇事冷静、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震撼和激励着学生,使他们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具体含义,知道“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正像冰心的一首小诗所吟咏:“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它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为此,使他们学会坦然面对现实,不怕失败,为了成功可以一遍又一遍重头再来。“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通过课外阅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启发他们在读书中去感悟人生真谛,由悟的积淀,进而提升、内化为个人的人文精神和能力,再进一步使之外化为行动,让学生的言行举止到内心世界都高尚起来。
  课后节目排练增进同学的沟通与理解,使他们的生活充满热情和友谊。每周的语文课堂上有一个学习小组要上台表演小节目,要求小组成员必须人人参与,或诵读一段文学作品、或是来一个小合唱、或者是演一出小戏剧、或跳一段舞蹈等,课堂上短短几分钟的表演,课后的排练并不简单,需要集体的分工合作。这个独巨匠心的作业包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歌德说:“一个人只靠自己是存在不下去的,因此,人总是乐意参加一个集体,即使他在那个集体里得不到休息,但无论如何他总可以得到心灵的平静和人生的安全。”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生活在集体之中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与人相处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和谐的人际关系让人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能得到同伴的温暖和力量,是动力加油站,使人振作奋起,向着目标继续努力;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同伴之间感情融洽,使人得到友谊、理解和尊重,得到一种良好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能促进人生活和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现在的独生子女渴望同龄人的友谊,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他们迫切需要在真实情境中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课后的节目排练可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了解,他们为了完成任务通力合作,“做人要厚道”成了同学们为人处世的经验之谈。他们在交流中逐渐克服了各种消极情感,逐步培养了不斤斤计较,能吃亏,胸怀大度,做事冷静的豁达性格。不少同学还以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赢得了尊重和友谊,感到校园生活从度日如年变成了阳光灿烂的日子。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倒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二单元第三部分的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清晰简单: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在探究活动中培
九个月宝宝的特点(1)会把玩具等小东西从一只手递到另一只手。(2)开始试着自己站起来。(3)可以捡起小东西。(4)想放下东西时通常是让它掉下去或丢下去。(5)平衡能力有所发展,
阐述了绩效考核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了股份公司员工收入分配的现状,提出了实施绩效考核的可能性和实施办法。 Expound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erformance app
吉建设〔2011〕10号各市州建委(住房城乡建设局),长白山管委会住房城乡建设局,各设计单位:为规范工程设计资质审查、审批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在工程设计资质审批
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等诸多因素造成了部分学生的暂时落后,教师要关心,热爱后进生,抓住一切机会,利用适当方式如恒、实、细、活可有效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为便于建材行业工程勘察单位深度了解《工程勘察资质标准》及有关实施办法,保证各单位资格换证工作顺利通过。中国建材工程建设协会于11月3-4号在苏州举办了全国建材行业工程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设计意图: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开展了“蔬果舞会”的主题活动。随着活动的展开,孩子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蔬果。一次,不知是谁把葡萄和西红柿放进了金鱼缸里,引来了许多孩子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也叫素数)。一、节日质数61,71,101二、回文质数有些质数不管是从左往右读,还是从右往左读,读出的结果都相同,这样的质数叫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