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成效性教学的探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un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的教学是科学教育的启蒙阶段,主要以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在近年来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诸多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在少数。
  一、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受到传统观念束缚,得不到重视。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认为,除了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小升初中要涉及到的考试以外的其他科目都是娱乐性的科目,在主观上不重视。这种思想上的偏向性,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阻碍,导致教师上课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成效不明显。
  2.教学方式单调,学生积极性不高。小学科学教学应该属于实践性较强的科目,而很多教师一方面受到大家普遍不重视的思想影响,另一方面受到自己长久形成的教学模式和方式的影响,在教学上,普遍采取讲授的方式进行,与学生的互动极少。科学类的学科教导应当采取教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尤其是针对好奇心极强的小学生来说,采用实验探索,能更有效地激发学习动力。
  3.师资、设备资源匮乏。小学科学科目的开展时间并不长,因而很多小学并没有专门教授小学科学的教师,很多教师都是担任语文、数学、外语或是体育、音乐的教师兼任的,这些教师在科学知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也不懂得如何去教授这门课程,师资力量极其匮乏。除此之外,很多小学将小学科学教学看做是同其他语文、数学、外语科目的教学一样,只需要简单的课本讲授即可,因而,在设备配备上并不齐全,更不用说配备专门的教室进行操作。
  4.限制条件诸多,教学开展难度大。小学科学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综合能力,这种培育是要让学生真实地体验一下学习内容的过程,才能得以成功。但是现阶段由于各种各样的环境约束,小学科学的开展过程中限制条件极多。比如在给学生们讲述蔬菜相关知识时,很多城市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见过那些在农村很常见的蔬菜,而农村的孩子对于一些城市中比较罕见的蔬菜也是闻所未闻,这种环境上的约束给教学带来了巨大障碍。
  二、现阶段小学科学成效性教学
  1.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念,提高重视性。传统的应试观念给家长、学生、教师的认识带来了诸多的限制,素质教育推行以来,教育的重心不再是学生的分数高低,而在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强弱。小学科学学科的开展,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能在分数上有多大的提升,而在于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多方面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讲授结合实验,多样化教学方式。小学科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小学生缺乏对事物的认识,因而教师的讲授必不可少,这种讲授能有效将课本上枯燥的知识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对学生形成感官刺激,加强学生的理解。但同时,这门课程是一门科学课程,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身,因而要求在教学中结合相关实验,如在讲述实验工具放大镜时,可以利用放大镜,让每个学生都有所体验,以体会这个工具的用法,多样化课堂教学的方式,增强课堂活力。
  3.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最大化利用学校资源。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在师资力量极度匮乏的前提下,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建设,虽然没受过专门的小学科学教育指导或培训,但可以借助学校提供的培训机会、深造计划以及网络上的海量资源,加强学习。不仅要拓展自身的科学知识,同时还要学会如何有效组织教学,尤其是在设备、器材不完全的状况下。加强教师自身的素养建设,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器材、设备上的不足,如在没有放大镜时,素养较高的教师会让学生利用灌满水的水杯当做放大镜,这种方法虽然不是很完美,但是相比之下,能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
  4.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很多环境因素给教育教学带来影响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因而,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师能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灵活组织教学。对于农村地区的教学来说,受到条件的限制,很多科学实验课程都无法进行,教师可以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让学生利用影像资料观摩别人是如何实验的。对于城市地区的学生来说,设备上基本上不存在问题,但受到实际环境因素的制约,如在教授花卉种植时,由于城市建设的原因,地面铺满了水泥,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有效结合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线观摩别人是如何种植的,或者组织一次农场观摩,带领学生到农场中,观看种植员的种植活动。
  5.学会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教育是一个需要学生认真观察、自己动手的过程,因而,作为科学教育老师,要做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培育工作。首先,教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观察。小学生的世界是快乐的,他们对于每一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急于知道一切。科学教育最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所观察,才能通过观察有所领悟,因而教师要教育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观察,从简单的生活事物中,观察这些每天都随处可见的事物的特性,并有所总结和理会。其次,要鼓励学生敢于动手操作。科学教育中必须具备的素质就是自主探索,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适度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探索和拓展,让学生们观察蝌蚪变成青蛙,小尾巴逐渐变短,变成了两条腿,不仅能继续在水里游,还能在陆地上生活,自主探索两栖动物的生长过程。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教育的核心是为了以教学为主线,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操作以及自主探究,培育一定的能力。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能单纯地在意学生得出的结论,而更加在意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否锻炼了能力,是否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科学的教学任重道远,不同于传统的学科教学,需要我们老师充分重视科学学科的教学,有效结合实际情况,提升自我素养,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灵活选取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实现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建设,实现小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子弟学校 湖南】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寄予了应有的重视,似乎也只有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就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事实上,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主要是一个汲取知识的过程,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处于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随着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艺术也日趋完善。本文在自己
教育在飞速前进与发展,教学的改革创新之路决定了知识可视化将会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突破。本文通过实例论证了知识可视化对小学语文教学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从多个角度结合实际分析了如何运用知识可视化教育模式的策略,希望本文给予的建议和分析能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起到帮助作用。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需要飞速进步,创新改革是必然之路,多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被带入到教育体系中。知识可视化的应用对小学
目的对一个新定位的非综合征型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家系位点区域内的WHRN基因进行突变检测,分析WHRN基因突变与该家系表型的关系。方法针对WHRN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设计11对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但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多数儿童的语文学习兴趣都是在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下,受正确的学习动机支配而产生的。据有关调查分析,造成一些学生对语文学习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他
我们知道,一种文字的产生和演变,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体系。汉字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每一个字的背后都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透过汉字能探寻远古时代的诸般事项。所以在识字教学中,对每个字的解读,都应结合传统文化来分析汉字,在对汉字形、音、义的分析中阐发文化现象,以求达到在识写汉字的同时领悟传统文化的目的。  反观传统的识字教学,往往割裂汉字的文化,为识字而识字,只关注到学生会识会写
按奥苏贝尔的观点,学习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机械学习对应的是复述策略,意义学习对应的是精加工策略。提到复述策略, 我们就联想起古代私塾教师逼迫年幼的学生背诵“人之初,性本善”之类的东西而印象“不佳”。事实未必都是如此。其实,在某些学习中复述策略是必不可少的, 如审题时对题目的初步感知。复述策略之所以获得恶名,都是因为它被滥用所致,我们常常对那些本来有意义的材料作鹦鹉学舌,并把它们当作无意义
目的了解0~6岁儿童完成组合听力测试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68例未能一次顺利完成组合听力测试(声导抗+DPOAE+气骨导ABR+ASSR)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268例未能一次顺利完成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