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设计预习单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in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预学单”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效,“预学单”不仅是提前学习的指路牌,还是传递学习方式的秘籍。高质量的预学单是实现预习目标的前提和保障。以“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为例,分五个阶段设计了预习单,重在消除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
  [关键词]预习单;设计;错误;时段;实践;货币;人民币;分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5-0044-01
  “认识人民币”是一节难度适中的课。说简单,是因为大多数学生都见过或使用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说难,是因为学生对于使用人民币时的找补零钱比较生疏,经常出错。
  关于“認识人民币”,学生的错误不外乎三类:第一类,混淆面值的大小,对相应面值人民币的购买力没有形成稳固的概念;第二类是不同种类的人民币之间的单位换算问题;第三类是简单的算账问题。针对这些“顽疾”,笔者特地在教学前设计了时间跨度为半个学期的预习作业,分五个阶段推进,具体部署如下。
  [第一阶段]
  1.中国货币的法定名称叫什么?
  2.人民币纸币共有几种面值?
  3.硬币共有几种面值?
  4.你能辨识一张(枚)人民币的面值大小吗?
  [设计说明]意在让学生辨认各种面值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学会识别不同面值货币上的图样、花纹、字符等信息。人民币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认识人民币也应回归生活。
  [第二阶段]
  1.请你置备一个储蓄罐。
  2.请你把平时买东西找的零钱储存起来。
  3.若干个星期后,在班里展示自己储蓄了多少钱。
  4.按不同面值分类清点储蓄罐里的钱。
  [设计说明]让学生将平时获得的零钱存进储蓄罐,一段时间后清算“个人财产”,自然地诱导学生产生数钱的动机,促使学生积极分类整理不同面值的钱币。如10个1分凑1角,10个1角凑1元,10个1元凑10元。如此,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为学习人民币的组合打下基础。
  [第三阶段]
  1.超市里商品的标价是怎样的?你看得懂吗?
  2.收集常用的日用品的价格标签。
  3.收集你最喜欢的5种玩具的价格标签。
  [设计说明]这一阶段的任务是让学生搜集商品的价格,学生可能会咨询,可能会实际购买,也可能会猜测,不管是独立完成,还是求助他人,都能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随着了解的深入,学生对一些常见物品的价格就会形成一个相对客观合理的认知,从而避免练习时将物品的价格估测得太离谱。
  [第四阶段]
  1.你会自己花钱购物吗?
  2.你会电子付款吗?
  3.付款前,你会快速计算好应找回多少钱吗?
  [设计说明]本阶段的演练其实就是简单的算账,要求学生尝试估算并选择恰当的人民币付款,并学习找零。本阶段的演习要求家长通力配合,给学生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支付环境。从小物件开始,随着学生对人民币认识的加深,花销额度可以慢慢提高,如5元、10元、20元、50元,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
  [第五阶段]
  1.你知道什么是优惠促销活动吗?
  2.收集两家超市的促销活动信息,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
  3.商店促销时,商品的价格会怎样变动?
  [设计说明]优惠促销的信息学生早已司空见惯,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正确计算折扣价与优惠金额还存在一定难度。本阶段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会优化方案的选择,这是生活技能,也是知识技能,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辨能力和应用能力。
  预习的效果决定了课堂效果,如果没有充分的预习,课堂效率也会大打折扣。上述五个阶段的预学单,看似繁杂,却并未增加学生的负担,因为任务是分散渗透到学生生活中的,是学生生活经验的一次次有意识的归纳、审视和思考。“预学单”是对将要涉足的知识内容进行预测与演练,如引导学生识别人民币的不同面值,识记小数形式的商品价格,而这些知识技能都源自生活。对低学段的学生而言,充分将生活见闻融入数学学习中,才能消解数学的疏离感,从而愿意学数学,乐于学数学。
  (责编 吴美玲)
其他文献
[摘 要]相对于旧人教版教材,现行教材对测量的要求难度有所降低,所给定的测量对象的数据很容易得出,学生对测量中存在测量误差的问题不易有所感知与理解,因此很难接受“即使仔细测量也无法得到确切数值”的观点,这与教师对教材降低测量难度的认识与处理不当有关。教师可以针对测量误差设计专项的拓展活动,帮助学生正确体会和理解测量误差,形成正确认识。  [关键词]测量难度;测量误差;误解  [中图分类号] G62
[摘 要]“长方体的特征”是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一节起始课,它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承载的学科德育是思维严谨和理性精神。通过研究内容、分析学情,顺应学生学习特点,从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入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透过现象看本质。  [关键词]学科德育;长方体;特征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4-0071-02  一、
[摘 要]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学习统称为数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一课时,应该回到数的源头,帮助学生体会学习小数的必要性,沟通整数与小数、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明确小数产生的意义及小数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源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1-0019-02  通过课前的检
[摘 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图形直观渗透模型思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反思与分析,教师要善于因人而异、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引导学生逐步积累借助图形直观分析数量关系的经验,掌握建模的方法。  [关键词]图形直观 模型思想 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20  案例: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6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需要“策略”的有效介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生硬的灌输与注入,是为解题而解题,注重的是结果,忽视教学策略;而新课程理念则告诉我们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教师钻研教材,设计教学环节务必要讲究策略,充分发挥策略的作用,使自己的教学更具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问题情境 求异思维 课堂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
[摘 要]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一个数除以小数”,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上,编排了“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两个例题,要求学生总结归纳这类题目的计算方法。结合教学实际,以厘清计算教学中“算理”和“算法”之间的联系为重点,切实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从而达成提高课堂效率的总体目标。  [关键词]算理;算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实践;思考 
[摘 要]儿童的数学学习离不开具体的图像,也少不了直接的动手实践。但操作的意义不只是在摆弄物品,而是连通思维,表达思想。数学是抽象的、整体的、逻辑的,而儿童的数学学习却又是具象的、局部的、感性的,从几个案例说起,对如何通过操作在这两点之间找到平衡,做一些分析和梳理。  [关键词]直观 操作 数学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
[摘 要]教师往往忽视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内在本质的把握,误认为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靠的就是操作活动,其实不然。要了解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本质,实现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就要从数学活动经验的宽度、厚度和深度三个方面入手,步步深入,逐步提升。  [关键词]有效积累;数学活动;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9-0066-02  数学活
[摘 要]学生运算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从理解算理、算法优化、感悟数学思想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帮助他们领略数学的理趣、情趣和意趣,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算理;运算能力;数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5-0092-01  运算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
[摘 要]智慧从动作开始。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加深对知识的感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思维水平。  [关键词]动手操作;知识经验;对比归纳;迁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5-0025-01  “认识100以内的数”是建立在学生已经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