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隐性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21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观崇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主张教育教学要面向所有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然而,班级参差不齐的学生构成现状却使得我们难以达到此目标。在我们的现实教学中,各个学校的不同实际情况以及高中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的契机都在敦促我们改变以往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开辟出一条英语教学的新路子。以此来让教师更为有效的实施教学,使学生都能在其个人能力范围内有所学有所得。为此笔者在所在学校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大胆提出高中英语小班隐性分层教学策略可以对学生的成绩和学习兴趣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这就是本文定位于研究高中英语小班隐性分层教学实验研究的立意所在。
  一、学情调查划分层次
  高一学生入学初,即为对其英语成绩进行摸底而进行了英语测试。通过此次测试以及对学生中考成绩的分析初步确定学生分层名单。最后根据结果最终将实验班级划分为良好层(A)一般层(B)基础层(C)。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
  1.教学目标分层
  针对A层学生,教学中要让他们“吃得饱”。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其知识面的拓宽,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还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以及综合语言运用技能的训练以达到较高目标。B层学生则针对他们的弱项给予专项训练,真正做到查缺补漏,缩小与A层学生的差距,使他们成绩不断提高,自信心得以增强。C层学生着重调整他们的学习心态,改善学习习惯,上课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并适时补充他们所欠缺的知识,使他们上课听得懂,知识得以消化吸收。
  2.辅助教材分层
  在现行使用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基础之上为各个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课外辅导教材。A层学生选用《展望未来》第三册教材。这套教材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朗文出版亚洲有限公司引进的原版教材,相对于高中统编教材,它综合性较强,词汇量较大,且创立了原汁原味的语言环境,能够满足A层学生对于英语的浓厚兴趣以及强烈的求知欲。该教材极大地弥补了统编教材的不足,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每个单元都配备了不同的话题以及相应的录音材料,能够在情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B项学生选用《新概念英语》第二册教材。这套教材与统编教材在词汇,语法等诸多方面存在交叉点。知识的交叉面可以巩固B层学生的知识结构并扩充一定的词汇。《新概念英语》第二册教材中的课文相对短小,适合学生自学。教材配有对应的注释部分以及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题,知识的重复性能巩固B层学生的知识薄弱点,为其查缺补漏。C层学生运用《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教材。这套教材注重英语的基本句型和基础知识,词汇量较统编教材简单,且具有趣味性。这有利于培养C层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学生可以跟读其配套的磁带,逐步培养英语的语感,寓学于乐。教材中对应的练习和讲解能对于他们薄弱的英语基础底子进行修补,缩短其与B层学生的差距。对于A层学生,教师仅需要对其进行每周一次的任务布置和考察——为学生准备每周一次的小测验(包括辅助教材中对应的词汇以及一些重点句式的英汉互译)。对于B层学生,教师要求其每周背诵辅助教材中的一篇文章并能对文章中部分重点语句进行汉语的翻译。对于C层学生,要求他们每周能够流利朗读一篇辅助教材中的文章,同时能知道其中一些对应单词的汉语释义以及用法。
  3.教学分层
  备课分层: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为各个层次的学生制定的不同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在分层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学重点要放在B,C层。在教学中为了防止C层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师要放低教学起点,浅讲多练使学生弄懂基本概念并且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B层学生的教学则要实行精讲精炼适当扩展。对A层学生的教学则要少讲多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备课过程中教师要为三个层次的学生准备相应的备课内容,并使三部分进行相对均衡的交叉,避免忽视其中任一层次的学生。教师还要注意提前预测出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策略。
  授课分层:依据备课要求,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夯实其基础加快推进,同时教师要兼顾A层C层优差两头,为A层学生额外布置课外加强内容,力争使C层学生当堂消化理解基础知识部分。教学中总的课时进度要以BC两层学生为准。
  课堂训练的分层:在课堂活动的安排上,对于机械性的训练,如课本中的practice及pair work等,应优先考虑安排C层次的学生,并允许其在活动过程中犯一些无关紧要的错误。而对于A层次的学生则要提出较高的要求,安排给他们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练习活动。为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做相应的课堂活动的同时,还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交叉安排共同完成一些较为综合复杂的课堂活动。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各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使诸多国家认识到人才竞争的重要性,在培养尖端人才的理念指引下,分层教学开始逐渐得到强化。20世纪60年代,英国96%的学校都已经实施了分层教学,美国的分层教学也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展开,虽然还是遭到一些非议,但无论是第一线的教学工作者还是教育理论界的研究者,绝大部分还是持肯定观点;其他国家如意大利、俄罗斯的小班分层教学也都将班级的学生人数控制在三十人以内,并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尽管目前在我校高中教学阶段除少数外语学校具备此条件外,一般全日制高中的班额相对较大(通常一个行政班学生人数在五十至六十人左右)无法做到三十人以内的教学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中国人口增长的减缓,在高中设置小班额的教学班势必会成为一种趋势,那么此次研究将为将来英语教学提供有力的参考以及经验的积累。
其他文献
一、活动的背景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在这一天,能够得到一份节日的礼物,也是孩子们最期盼的事情。送孩子们什么礼物呢?为此,我绞尽脑汁。我想:这份礼物一定要让他们喜欢,一定要让他们感到珍贵,一定要别致,能够符合以上条件的莫过于父母对他们的爱。用什么来传递“爱”?书信。书信这种古老是表达方式对于生活在当今信息社会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稀有品种”,虽然有些“过时”,但是它仍然是表达感情的最佳方
期刊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学习一门学科前首先应了解这一系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学习每一部分都要弄清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这样做往往能使所学知识更易把握。但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许多学生习惯跟着教师步伐走,见步走步地学习,不关注学习方法,也不太注意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联,往往是只见眼前,不见整个过程与融会贯通;但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和知识量的不断增加,很多学生会因为所学内容越来越繁杂而出现头绪
期刊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许多青少年学生在学校教师和在家里家长的教育影响下,已经养成了积极进取、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而有些青少年学生却没有做到。他们校外做了错事,或在校违反了校规校纪,或没有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为了逃避惩罚,他们开始编出种种理由耍滑头,说谎话。如:家庭作业未完成便推说“忘带”,作业忘带了就谎称“丢了”,通知家长开会时,顺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56-5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整十、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全过程,掌握最合理的口算方法。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口算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乘法含义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过
期刊
游戏是一种处于人的生理需要而产生的玩乐活动。各民族由于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心理,具有各自独特的民间游戏活动。他们作为一种传承的民间文化形态,在产生与演变的过程中体现着深厚的文化价值。作为民族灿烂文化一部分的民间游戏有其特有的优势,值得我们去挖掘,去借鉴,以服务与我们当前的幼儿教育实践。  一、民间游戏的含义  从民间游戏的涵义上看,“民间游戏是指由人民群众创编并在民间流传的游戏,具有群众喜闻乐见的
期刊
一、导言  作为初三历史老师,历史复习是一个繁琐、细致的工作,复习方法尤为重要,历史比较法对初三历史复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及运用历史比较法对提高老师复习效率和提高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有很大的作用和意义。  二、历史比较法的内涵  历史教学比较法,是指将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和概念,进行比较对照,判断异同、分析缘由,从而把握历史发展进程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历史比较法是历史教学中特
期刊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  换元法又称辅助元素法、变量代换法。通过引进新的变量,可以把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隐含的条件显露出来,或者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或者变为熟悉的
期刊
阅读是从书面文件中提取信息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阅读,人类才能继承先辈们的文化精华,从而为人类的不断进步打下基础。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阅读、吸收、创新、创造的过程。  一、阅读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  阅读伴随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用工具需要阅读使用说明;生病用药需要查看药品说明;玩游戏需要阅读游戏规则;做业务需要阅读订货合同;学习知识需要阅读书籍。可以说,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中
期刊
教师的整体素质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打造一支高素质、研究型教师团队是学校的不竭动力,是决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有效做好校本教研,营造浓郁的研究氛围,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抓手。怎样才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创生适合自己的校本教研?  一、基于问题寻方法  通常学校校本教研制度是由学校在学期初确定的,制定具体的教研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制定教研中的
期刊
一、李清照生平  李清照(1084~约1155)中国宋代词人。自号李清照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母亲王氏,知书善文。丈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大观元年(1107),蔡京复相,挺之卒。蔡京以挺之为元祐大臣所荐,为庇元祐(奸党),追夺所赠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