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课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lian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风生水起,无论是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也好,还是教学模式的改革也罢,关注的焦点无非是学生、教师和教学过程三要素。的确,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互的过程,学生只有在教师引导下,形成独立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习过程成为自主过程,那么,效率才有可能提高。笔者认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教学是交互过程,学生是否听懂了,是否参与了思考,是否能在不懂的情况下发问,是否会合作,是否会学以致用,这些都是习惯培养的重点。
  一、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在新课改中,一些教师片面理解新课程的理念,认为应该将课堂完全还给学生,于是,课堂教学中不是以多媒体来进行展示,就是让学生进行讨论,甚至一个小小的问题,和教学目标相去甚远的问题也要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进行交流。更有甚者,在一些公开课和示范课中,教师带领学生讨论得好不热闹,而事后发现,学生并没有学懂,教学目标达成也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
  将课堂还给学生是提倡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而不是“放任自流式”的“放手”。学生要学习,光靠看不行,光靠说也不行,还要在看教材和说观点中学会去倾听。因此,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学生要明确听的要求,要“会听”,听出别人所讲的话的重点。如教师在用例子来讲述观点的过程中,如何找到例子和观点之间的契合点,这就需要认真听了。其次,学生要学会在听中思、听中悟。要让学生学会在倾听中将别人的观点和自己对比,这样听才会更加有效。
  二、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习惯
  教学的过程其实更多是引导的过程,教师所要做的,不是将学生当作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呆呆地听教师讲,乖乖地记录教师所讲述的知识点。相反,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能根据外界的刺激而做出理性的反应。同时,知识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质疑和拨正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会质疑,在质疑中生发出自己的理解,从而获得知识的构建,形成技能。
  要培养质疑的习惯,首先,教师在政治课堂中要创设民主的氛围,树立师生平等观,尊重学生人格,顾及学生感受。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很多时候学生对老师或同学发表的观点有自己的理解,但因多种原因而选择了沉默。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态,引导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质疑习惯。
  三、交流探究,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习惯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喜欢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交流探究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首先,要从交流活动做起。在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别人的观点或方案中取长补短,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成长,从而乐于合作。其次,要利用合作的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强,极好面子。因此,在合作中,教师要利用小组成员的力量来为个体创造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获得成功满足感中去乐于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还要利用小组间的竞争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为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提供外在刺激,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
  四、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
  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必将应用于生活,特别是政治这种具有实践性的科目,培养学生用政治观点来分析生活的习惯更是必不可少。
  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首先就得将政治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当然,在政治教材中也有很多生活实例,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运用这些实例,将实例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生活出发来总结归纳出理论,再以理论反观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其次,教师要善于以生活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形成应用政治观点的习惯。如在《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的教学后,教师引用了一个生活案例:“在一次学校评先进活动中,班长隐瞒了有的同学交作业拖拉的事实。某同学说:‘班长这样做是为了维护集体荣誉。’”根据该案例对学生提出问题:“该班长这样做真正维护了班级荣誉吗?你怎么看?”从而引导学生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的知识点来解决问题。
  我们甚至可以毫不避讳地说“习惯决定成败”,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以多种策略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习惯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变压器的绕组和铁芯是传输和转换电磁能量的主要元件,变压器是否正常运行是现今焦点问题。由于铁芯多点接地造成的变压器铁芯故障频繁发生,本文结合现场经验,介绍变压器铁芯多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入改革,越来越多企业及组织的决策者开始认识到运用经济管理知识、工具和技术可以大大减少项目投资的盲目性,减少项目中种种失误带来的巨大损失,这
职业中专培养的学生具有双向性,即就业和深造,无论向哪个方面迈进,英语教学都不容忽视,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更应作为重中之重。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筆者发现中专学生的学识水平较普通高中差一个层次,尤其是英语,甚至有的学生还不具备说几句日常用语的能力,更别谈阅读英语文章的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亲其师,才会信
学生题目做错了,通常是看看别人是怎样做,或看看标准答案,然后将答案更正就算解决问题了.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不管是作业中的问题,还是测验中的问题,学生也只是在教师的要求下
钻孔桩由于其适应性强,承载力大等特点。在我国工程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无论是铁路桥梁、公路桥梁及高层建筑常以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作为桩基础,来提高地基承载力,来满足设计
教学活动的目标是提升教师的素质,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虽然教研活动需要示范课和优质课的引领,但更离不开常态课的参与。常态课教学是指,在现有常规的、自然状态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下平平常常的课堂教学。较之于时下刻意准备的,经过反复锤炼、多次预演的观摩课、研讨课和示范课,常态课更能够反映教学的本质,它是优质课的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主阵地。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部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那么我们怎样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把学习过程的作用发挥到最佳呢?  一、学生在应试教育下的语文学习现状  (一)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  1.只要是课本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