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生命教育基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来源 :现代特殊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2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教育是体认生命真相、统整生命认知、提升生命意义的教育过程.研究从具身认知的视角探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生命教育基地的理论依据、建设内容和建设意义,创新生命教育的模式与方法,为普通学生的生命教育创建新平台、探寻新思路.
其他文献
“大思政”育人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要求和新定位,体现了全员参与、全要素融入、全过程贯穿、全方位覆盖、全系统联动、全体系支持的一体化育人逻辑和实践特性.高等师范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明确的办学定位,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格局对坚守师范教育立场、创新教师教育文化、涵育优秀师资人才、推进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独特价值.面对多元思想文化的激荡碰撞、铸魂师资人才的时代要求、学生学习形式的多样变革和教师教育振兴的长远大计,高等师范院校需要建立以核心价值观培育为精神统领、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
个人学习记录是英国国家资格框架体系中规范资格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引导学习者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保证学习者学习成果追溯、转换,帮助企业与社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记录了学习者在学习和工作环境中获得的普通学习成绩和职业资格成就.英国的个人学习记录具有唯一性、完整性和隐私性等基本特征,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普职深度融通和全民终身学习的效能.当前,我国正在加速推进国家资格框架和“学分银行”的建设,特别是在高职扩招的大背景下,要实现学习成果的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需要从建立专门机构统一管理个人学习记录、
生活语文是培智学校学生学习应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也是培智学校学生发展思维、改善功能、学习文化知识和形成生活技能的基础.生活语文教师应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体差异,开展生活化、个别化、支持性教学,从而真正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聋校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着特殊的价值,该教学法让聋生通过角色扮演理解掌握思想品德课程中抽象枯燥的知识,有助于激发聋生学习兴趣,提升他们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教师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时应遵循生活化原则、体验性原则和开放民主原则,实施步骤包括阅读理解文本、创设问题情境、准备教学辅助资源、选配“演员”培训“观众”、实施角色扮演、评析总结强化效果.
以聋校一年级上学期数学课堂教学实施为研究对象,以美国学者安德鲁·波特等人建构的“SEC”一致性分析模型为主要研究工具,分析聋校数学课堂教学实施与数学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程度.结果表明:聋校一年级上学期数学课堂教学实施与课程标准已达到一致性水平,但教学实施总体要求偏低;“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领域,0—5年和21年以上教龄段教师课堂教学实施与课程标准未达到一致性水平,其他领域和其他教龄段教师已达到一致性水平.可通过研读课程标准、加强教师培训、改善评价方式、推进教学改革等方法,提高一致性水平.
《“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实施办法》的出台与实施,标志着“超级博士后”制度的正式确立.“超级博士后”制度改革是现阶段国家对高端拔尖人才迫切需求的积极回应与探索.作为新生事物,“超级博士后”制度具有遴选门槛高、培养目标高、薪酬待遇高、双重选拔性、优先发展和关照个别特色学科等特点.目前,“超级博士后”制度在发展和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境与瑕疵,为了促进“超级博士后”制度能够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建立良好机制:明确遴选条件,消除模糊地带;制度供给从“单一治理”走向“多元共治”;突破门户之见,营造包容
说明文是聋校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文体.听障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相对缓慢,阅读说明文的能力较弱.聋校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迁移学习、思维导图、关键词句解析等方法,提高听障学生说明文阅读能力.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是我国支持和指导区域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目前正处在快速发展期.通过对17名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当前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政策和资金支持缺乏、运行体系不完善、教师数量和专业性不足、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厘清权责关系、补足教师数量、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方式予以解决.
数学表达是数学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帮助聋生学会数学表达就是帮助聋生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聋校数学教师应围绕“说什么”和“怎么说”这两个关键问题,精心设计教学,通过说“图意”、说“过程”、说“思路”、说“算理”,让聋生在多感官参与中学会数学表达.
全媒体时代加速了教育舆情传播由扁平化媒介向立体化信息互联体系的跨越,随之带来教育舆情的扩散速度不断增强,教育舆情的演进类型不断复杂,教育舆情的问题冲突不断显著,教育舆情的化解难度不断提升.当前,要进一步降低教育舆情事件的负面影响,破解新时期媒介多元化产生的信息偏差,稳固社会意识形态安全,就需要深入挖掘全媒体环境下教育舆情的衍化传播特征和治理过程中的问题与困境,构建基于全媒体的教育舆情预警与风险研判机制,研究贯通式的全媒体教育舆情应对引导策略,进而有效缓解矛盾冲突,提升教育舆情的综合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