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等教育经费管理机制研究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reykao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香港特区的高等教育凭借其先进开放的办学理念和高效灵活的教学实践,在回归祖国后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香港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作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香港高等教育经费管理机制与香港自由的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具体体现在:科学的高等教育经费管理机构设置、高额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多元的高等教育经费资助通道、灵活自主的拨款计划和周期,以及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为此,内地有必要学习和借鉴香港特区的先进经验,以便探索出一条能够促进高等教育跨跃式发展的“中国模式”。
  关键词:香港;高等教育;经费管理机制
  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资源基础和质量保障,充足的经费保障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高校的发展既要靠自身的努力,也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而经费投入就是极其重要的外部因素。近几年来,香港高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合理科学的高等教育经费管理机制无疑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香港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和特点
  (一)香港高等教育经费的管理机构
  香港高等教育经费的管理工作主要由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以下简称教资会)和其所属的分支机构研究资助局(以下简称研资局)共同完成。教资会的经费管理项目包括促进教学、培育课程、提升教学设备、制定学科计划、进行项目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发放教师房产福利和学生奖学金等多种类别。研资局主要倾向于开展有关科学研究方面的经费管理,涉及不同类别的研究资助项目,包括自然科学、工程学、生物学、医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商学等学科。香港高等教育经费管理机构的成立时间、组织架构及基本功能详见表1。[1]
  (二)香港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和分配情况
  特区政府的高等教育经费大体由两个部分组成:经常性补助金和非经常性补助金。前者主要用于高等院校的学术活动和相关的管理工作,后者则主要用来开展大型工程项目和校园建筑和设施的维修维护工程。在香港,由教资会资助的高等院校可以通过三个主要途径获得研究拨款:通过整体补助金获得教资会的拨款;通过特定用途/指定补助金获得研资局的拨款;通过政府和私人捐助获得拨款。获得教资会资助的大学机构在资助研究和相关专业与学术活动方面的主要拨款来源是经常性或整体性补助金。大学机构经常性补助金的一个主要用途是用于资助教职员研究和专业学术活动有关的基本设施、职员补贴和间接性开支。大学机构也可以从其它途径获得研究项目拨款,特别是由研资局管理的研究用途补助金。然而,这些拨款只是辅助性质的。2009年至2011年的香港立法会财务委员会通过教资会资助大学机构补助金总额为339.92亿元[2]。大致可以按既定拨款比例核算。整体补助金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占75%比例的教学用途拨款、占23%比例的研究用途拨款和占2%比例的专业活动用途拨款。[3]
  (三)香港高等教育经费管理的基本特征
  为强化香港地区高校的学术研究质量,香港研资局积极筹集资源,通过各种竞争性科研资助方案为高水平的学术研究项目提供更加集中和丰富的资助。此外,研资局必须保证其资助的研究项目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具有创新性,而又能够促进学术发展。在评审项目时,研资局会考虑能否将研究成果付诸实际应用,但这一项为非决定性因素。对于能为工商界带来短期以至中期利益的应用研究项目,研资局期望受惠行业也能够承担部分资助。
  1. 灵活而自主的拨款计划和周期
  按照计划教资会每隔三年会安排一次拨款。在拨款之前,教资会需要与相关高校进行磋商,详细讨论有关学术、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方面的事项,政府部门也会通过与相关高校合作,协调拨款事项。在经过前期的沟通和协调之后,拨款总额一旦确定,接受拨款的高校将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能够根据本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拨款进行合理配置。在拨款计划实施期间,如果相关的高校因各种内外部的原因致使经费的使用需要调整时,不需要通过教资会或政府部门的批准,只需在调整之后进行备案和提交相关说明材料,以便迅速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特殊情况。整个拨款计划的实施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教资会和政府部门联合发布政策文件,列明各项学术研究的框架性内容和指导性纲领,以便相关高校有针对性地申报项目;第二步,组成专家团审查相关高校根据政策文件所提交的教务发展建议,通过信件或批示的方式提供有关教务发展建议的评价;第三,对相关高校提交的经费预算计划进行审核,并就补助金展开具体而详细的评估工作;第四,教资会在完成相关拨款计划的审查之后,向政府部门提交拨款建议,一旦通过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的批准,便可列为财政支出项目,从而向相关高校正式发布拨款计划。
  2. 详细严密的非经常性补助方式
  除了常规性拨款计划之外,非经常性拨款对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涉及到校园内部的工程建设、设施维修、环境改善和硬件保障等项目时。为了确保相关校园建设与维护项目的顺利推进,更加合理科学地配合高校的长远发展和目标达成,教资会有针对性地提供了非经常性补助金。根据项目经费的规模采用不同的资助方式:对于单项费用超过1500万港元的工程项目由教资会全额拨款,以确保大型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对于单项费用在200万港元至1500万港元之间的工程项目则部分或全部由教资会全额拨款,由教资会和高校共同承担项目建设的任务;对于单项费用低于200万港元的工程项目则完全由高校负责,不需要通过教资会的批准和审查[4]。因此,香港高校项目管理和经费使用制度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弹性,一旦获得教资会的认可,即可独立完成项目的招标方案制定、投标活动开展、投标对象判断、项目经费管理等相关工作。
  3. 迅速而及时的突发经费事件处理办法
  对于高校整体运作而言,除了常规拨款之外,一些突发经费事件的处理同样需要有相关的应对机制。教资会充分考虑到各种突发情况可能对高校运营产生的影响,专门设立了应急拨款机制,有针对性地处理各种需要紧急拨款的事件。从高校以往的运作情况来看,主要的突发性经费事件包括:由于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所导致的建筑或校园设施费用的增加;由于政策或市场原因所导致的教师和职员工资薪金的调整;由于人才引进或高校发展战略调整所引起的相关开支的增加;其它各种不可预知的高校运作成本的增加。对于这些突发性的经费事件,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向教资会和政府提交申请,要求增加相应的补助费用。   二、香港高校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和特点
  香港特区政府通过加强在科研领域的投入以促进香港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香港社会环境的不断进步,连续多年设立了180亿港元的研究基金,从而为香港各高校提供稳定可靠的研究经费。教资会负责为监管基金运作、发展及投资方面的政策提供意见。从2010/11学年开始,不少于140亿港元本金赚取的投资收益,将取代政府拨款,成为研资局的经常性资助金的一大部分,为资助院校的研究项目提供更加稳定明确的拨款[5]。研究基金的投资收益已成为研资局拨出的研究用途补助金的主要资金来源。
  (一)主要科研项目种类
  由于开展的研究与当时的社会发展需求和情势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因此,除了一些常规项目以外,每年都会增设一些新项目,也会废除一些原有项目,但总体来说,研究项目资助种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见表2)。[6]
  (二)香港高校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及分配情况
  香港高校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是:特区政府、慈善团体、香港工商界团体、校友团体、海外团体、个人投资与捐资等(见表3)。[7]
  近五年来,特区政府通过研资局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拨款情况详见表4。[8]
  (注:“经常性补助金”包括整体及增补补助金、语文培训补助金、教学发展补助金、重组及协作补助金、中央拨款项目、研究用途补助金、卓越学科领域计划补助金、提升语文教学及学习设施补助金、发展4年制标准学士学位课程补助金等9项内容;“指定补助金1”是与房屋福利相关的指定用途补助金;“指定补助金2”是内地优秀学生奖学金计划指定补助金。)
  (三)香港高校科研经费资助的基本特征
  1. 融资渠道多元化
  香港高校融资渠道宽广,为高校提供经费资助的项目种类繁多,既有政府按照学校的规模和基础设施情况所进行的直接拨款,也有针对特定研究领域和专业学科的竞争性拨款,既有来自特区政府部门的计划性拨款,也有来自国家政府部门和国际机构的定期拨款,还有来自各种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慈善团体、香港工商界、海外和个人的非定期捐资。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增强了对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提高了香港的科研水平。
  2. 竞争性拨付方式
  2010/11学年研资局研究用途补助金主要通过竞争的形式拨付给成功申请资助计划研究项目的各院校。通过实行固定款额基础上的竞争性招投标的方式,优先对国际水平的项目拨付资金。此外,香港的高等教育经费严格遵循利益获得与能力支付的对等原则,高等教育获益方需要相应地支付费用,所获得利益越多,所支付的费用也就越多。与此同时,高等教育费用的支付也会根据能力的大小来确定,能力大的支付的费用便相应地增加,这种原则反映了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所具有的等价交换理念,实现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接轨,对于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多元化和社会化无疑是非常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出更多适合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形势的人才。
  3. 拨款倾向本土化
  香港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大量的针对本地实际情况和问题的研究,香港研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大量本土化研究力量的培育,因此,有必要通过相关的经费管理机构和研究项目的设置,密切关注香港本土研究事业的发展,为香港高校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作出导引,同时积极协助政府探讨高等教育院校的研究需要,以适应新的挑战。
  4. 资助对象年轻化
  为了鼓励优秀青年学者到香港开展基础研究工作,更好地搭建高水平的学术平台,培养学科发展后备卓越人才,积极推行“杰出青年学者计划”,香港高等教育注重培育资历较浅的青年学者,为人文学及社会科学学科小组的学者提供更佳支持,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学校学科的建设。
  5. 资助形式国际化
  香港的建设和发展在不断开放的环境中进行,为了在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上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全面扩大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增强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为了更好地拓展研究的领域和视野,特区政府通过大量的定向拨款方式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研究,通过各种国际合作项目和计划逐步构建起了立体化、多层次、全天候的国际化研究平台,使香港与内地以及世界各国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进一步发展香港的研究工作。
  三、香港高等教育经费
  和科研项目经费的监管机制
  香港高校的绝大部分教育经费来自于香港政府,超过九成的费用是通过教资会为相关高校提供资助。尽管在香港特区,政府部门与高校没有行政管理关系,常规性的联系主要是关于政策法规制定、教育用地配置和教育服务提供等事务,但仍然保持着非常密切的非常规性联系,尤其是涉及到通过高等教育改革以培养适合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方面。作为非官方机构,教资会扮演着政府部分与高校的中介角色,绝大部分的拨款计划都需要教资会负责制定、实施和管理,也需要教资会根据实施情况向政府部门汇报,从而使相关高等教育经费更加合理、科学和高效地使用。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顺利达成,除了发挥教资会的作用之外,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与监督机制,对于相关高校的经费使用进行长效管控,让政府和纳税人的每一分钱都能用到实处。
  (一)经常性补助金的监管
  香港高校在教育经费使用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各高校可根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决定以何种方式使用经费,但需要根据拨款计划来实施,不能随意超过核算要求,必须符合经费使用的基本原则。为了配合教育经费的长效管控,各高校需要定期向教资会提交相关报表:每月的支出与收入情况汇总表;年度经费使用的统计表(包括学生、教职员工、管理部门,并根据教学成本进行详细核算);年度经费使用的审核账目。尽管需要提交给教资会的项目经费使用报表非常详细,但并不影响高校自主权的发挥,只是在自主调整经费(尤其是经常性补助金)使用之前,通常都需要告知教资会,以便于开展合理的管控。当然,高校决策层也需要为经常性补助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说明,各高校校长每年都需要在财政年度报告结束之后向教资会提交责任证明书,确保相关费用都是按照教资会的政策指导、业务引领和配置原则合理使用的。   (二)非经常性补助金的监管
  由于非经常性拨款主要是针对工程项目,因而非经常性补助金的监管主要由教资会的技术顾问,也就是建筑署署长负责。技术顾问对于工程项目的运作和管理非常熟悉,了解有关项目规划、设计、实施等环节的费用构成,能够提供专业水准的项目监管。高校工程项目的监管是有所区分的,费用超过200万港元的工程项目,其相关合约、分约和合同协议都必须经由技术顾问审查和签署意见之后才能实施。对于全部由私人拨款开展的工程项目,也需要在项目开工前向教资会提供有关文件,包括项目实施草图、框架结构、技术规范、工序要求和项目实施细则,教资会可在详细审核相关材料之后给出具体的实施意见。对于1500万港元以上的大型工程项目,各高校不能将项目分割以后采用分阶段申请的方式提交建设计划,必须在教资会和技术顾问的监督之下提供详细的项目费用预算计划,并由技术顾问就项目合理性提供相关意见。
  (三)科研项目的监管
  1. 监管与评估的目标
  按职权分类,教资会的科研拨款计划也需要得到研资局的监管,并需要定期向香港特区政府提供科研费用使用情况报告。为了更好地向公众交代有关资金的运用情况,研资局认为有必要对实施过程中的项目和业已完成的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管,发现存在的问题。因此,获得项目资助的相关研究人员必须分阶段向研资局提交项目实施情况报告和项目完成情况报告,以便于学科小组成员的评价与监管。此外,研资局也需要经常检测监管程序和政策的合理性与可靠性,确保监管措施运用得当。
  2. 监管的基本程序
  按照现行监管机制的要求,每个获得经费资助的项目都需要安排一位学科小组成员负责监管,掌握项目运作的实际情况。学科小组成员可根据项目实施情况报告和项目完成情况报告对每一个项目进行监管,确保有关项目按期实施并完成,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或项目延迟的情况,需要向首席研究员提交汇报,以便获得持续的项目实施指导意见。
  3. 监管实施过程中的项目
  实施过程中项目的首席研究员须提交进度报告,以便有关学科小组成员监察项目的进度。学科小组成员在审阅此等报告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向项目的首席研究员提供参考意见,以便于持续跟进项目的实施。
  4. 评估业已完成的项目
  根据研究项目的预定完成时间,项目负责人必须在九个月内向研资局提交相关文件,包括项目研究进展、项目研究成果、学生参与情况、对学科发展的支持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研资局会将这些文件转交给负责项目评价的学科小组成员,进行最终的项目审核,并根据项目研究水平给出满意、符合基本要求、不满意三种评价等级。评价结果将作为原始材料加以保存,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下一个项目的参考依据。研资局通过提供反馈意见致力于保证与提高研究项目的质量,向研究人员反映外部评审员的意见的做法,亦是评估过程的重要部分,有助于达成上述目标。这项做法有助于研究人员改进其研究方法,使之更加完善,又可将国际研究社群的新理念及专业知识引入本地学术界。政策规定,研资局将外部评审员的意见以不具名的方式转递给相关研究计划的申请人,如有需要,亦会转达学科小组的额外意见。
  5. 检讨监管及评估的机制
  为确保拨款工作的问责性,研资局高度重视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的监管和对业已完成项目的评估。为了精益求精,研资局经常检讨监察与评估机制,以期精简程序,提高整体效率。为了让公众分享研究成果,由2010/11年度获得资助的计划开始,首席研究员须公开其项目完成报告表,并通过研资局网页让公众查阅。报告表包含以浅白文字撰写的摘要、计划目标和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以表列形式列出所发表的会议论文、出版刊物、其它研究发现和首席研究员的联络信息。
  (四)评估与监管工作的数据搜集
  教资会需要得到有关受教资会资助院校的活动资料,评估经常性及非经常性拨款需求,从整体上监察其进展,就院校一般教务发展提供意见,更准确监察经常性及非经常性开支,监察受研资局资助的研究项目的进展和开支,向政府、立法会及公众汇报等。为较好地收集教资会资助院校的各类统计数字,教资会专门制订了一套通用的数据搜集表格,格式统一,可进行计算机处理,以供教资会和研资局使用。该表格一般有统计表、教职员统计表、学生统计表、财务统计表、研究统计表等5个系列。每一系列的统计表(连同其提交时间表)、各统计表所需资料、有关的定义和分类都会不断地更新,按年提供给各院校以搜集数据。
  四、案例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的高等教育经费管理机制
  香港中文大学拥有良好的声誉,灵活的学分制、传统的书院制和中英兼重的多元文化是其显著的办学特色,尤其是在推动国际化的进程中,能够让中国传统文化与香港本地实际相结合,从而使办学模式具有显著的香港特色。香港中文大学创造了多个香港教育史上的奇迹,其杰出的学术表现、良好的雇主评价、学生与教师的高度国际化水平、学术论文的高引用率等,连续多年被英国THES-QS评为全球大学前50强。香港中文大学的教育经费管理也是与香港自由的市场经济环境相一致的,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园里既有政府拨款建设的建筑设施,也有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兴建的教学场馆,多元化的经费拨款为香港中文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确保了香港中文大学能够长期秉持独立、自由和包容的大学风范。
  (一)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内地大学机构大都存在着教育经费短缺和投资来源偏少的情况,而香港中文大学的融资渠道相比而言则显得比较广泛,除了香港特区政府提供的66%的资助之外,还有社会慈善团体、校友、香港工商界人士和海外人士的投资和捐资年均共计达四亿港元。根据香港《文汇报》的报道,2008年度香港中文大学筹募的资金高达7.27亿港元,当然,资金的主要来源还是香港政府部门。2010—2011年度共获得研资局的优配研究金拨款1.581亿元,2009—2010年度新增研究项目1321项,所得拨款3.986亿元,进展项目共2964项,所得拨款16.781亿元[9],远远高于香港高校的平均水平,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香港中文大学强大的影响力和卓越的研究实力。   (二)教育经费的社会筹募方式
  从香港中文大学的资金筹募工作理念和办法来看,加强了对学校的宣传,建立了良好的捐赠文化;用心开发项目,珍惜和维护已有的捐赠项目;同时,优化捐赠资金的使用与管理。这一切,使得香港中文大学的资金筹募工作走在了香港乃至亚洲地区的前列。
  1. 建立良好的捐赠文化
  学校的每一位学生都是潜在的最大的捐赠者群体,因此必须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健康的、有意义的业余活动,丰富在校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爱校荣校情。香港中文大学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学生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是学校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的窗口,其能力和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也影响着学校资金的筹募。因此,香港中文大学特别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通过创意毕业纪念证的发放和校友杂志的发布来营造良好的校友捐赠文化。香港中文大学独具创意地为毕业班制作纪念证,所有纪念证都不用于出售,而是在校友向母校进行捐赠或者签署捐赠承诺书之后免费获得,使得纪念证更具纪念价值和历史意义,也有利于培养毕业生回馈母校和支持母校发展的习惯。为了创建更加多元的校友交流平台,香港中文大学的崇基书院专门编印了校友杂志,通过定期发布杂志不仅可以让校友们浏览成功校友的业绩,也可以让校友们在其中体会到悲欢离合的意义,由此,校友们可以感受到学校里面有他们的点滴生活印记,增强对学校和同窗的感情,期待学校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2. 开发和维护捐赠项目
  开发和维护捐赠项目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借用校友和慈善人士的帮助,来开展相关的捐赠活动以获取资助。香港中文大学利用诺贝尔奖获得者高锟教授回校的机会,设立“与高锟教授同行中大步行筹款日”,并创建由高锟教授命名的基金,吸引了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友、学生、企业和社会人士的广泛参加,该活动的规模超过了三千人,款项筹集额度更是突破了四百万港元。随后,在短短的三个月内,相关社会活动又为高锟奖学金募集了1200多万港元的经费,为香港中文大学的广大学子开展高水平的学术活动提供资助。另外,“高尔夫球日”也是香港中文大学的特色活动,该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吸引了学生、教师、校友和社会人士的共同参与,创造了一个高效的沟通与交流平台,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每年还可以为学校增加超过一百万港元的捐赠经费[10]。香港中文大学还特别注重与校友定期交流以增进感情,每两年一次安排在校生于暑假期间和校友通电话,让校友全面了解学校的现况和发展情况,加深校友对学校的感情,拉近彼此的距离,不断更新校友的联系方式,同时也可以持续获得不小的捐赠,每年的捐赠在五百万港元左右。
  3. 优化捐赠资金的使用与管理
  捐款的主要用途不是用于弥补学校运行经费的不足,而是使学校各方面得以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和师资,从而使学校更好地发展和提升,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把有限的募捐资金管好用好、做好捐款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香港中文大学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管理筹募到的经费,严格按照捐赠人的意愿及时开展相关工作,努力把资助项目落到实处,做到专款专用,有效反馈资金使用情况及其成效,并及时告知捐赠者,让捐赠者深切地感受到学校为此所作的努力及其具备的管理能力,从而增强捐赠者对学校的信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从而为获得后续的捐赠经费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对内地高等教育经费管理的启示
  内地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仍然与香港存在较大的差距。高等教育管理的特殊性说明了内地高校所秉持的管理学与教育学中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已经不再适用,需要在“主体间性”的指引下导入“沟通理性”,积极学习和吸收香港在高等教育经费管理方面的经验,才有可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和稳定的发展。[12]
  (一)成立高等教育经费管理的非官方机构
  高等教育经费的有效管理首先需要一个合适的管理机构,香港政府主要通过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来负责此项工作。与内地高度行政化的管理机制不同,香港的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具有不同的性质,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属于非官方的顾问组织,不接受香港特区政府的管理,只接受香港特区政府的委派,可以独立行使相关职能,研究和分析香港高校的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等问题,并向特区政府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这一非官方机构的设立发端于英国的教育体制,尽管目前这一机构设置在英国已经不存在了,但香港特区沿用了这一机构设置和运作方式,通过近百年的实践和完善,已在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决策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由此,香港特区形成了独立于政府部门的管控、具备坚实的法律体系保障、顺应有效的市场需求导引、拥有科学的自主办学决策的大学运行模式。因此,内地可以考虑将高等教育经费管理机构从政府部门剥离,建立独立运作的第三方管理机构,从宏观上对机构进行引导和建议,而在微观上避免过多的参与,从而保证教育经费合理有效地进行分配。
  (二)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了我国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的目标,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于持续推动教育变革与进步的坚定决心,也必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13]。然而,尽管目前中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已经超过了4%,但即使达到5%—6%,也满足不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以我国GDP总值57万亿元(2013)计算,如果教育财政性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则接近2.3万亿元,按20%的比例拨给高校,就只有4600亿元,全国普通公办高校在校生有2500多万人,生均教育财政性经费不到两万元,而香港每年的高等教育拨款约为每人20万港币,内地高校的人均财政性经费还不到香港的十分之一[14]。因此,内地教育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加快核算高校学生人均培养成本,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持续加大高等教育投入。陈至立说过,优先发展教育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应该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如何保证教育质量是个极富挑战性的战略问题,而加快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无疑是解决该问题的必要途径之一。   (三)完善科研资助体系
  科学研究是优质高等教育的重要元素,也是教育的基石,没有科学研究教育就实现不了它自身的功能与作用,教书育人首先要具备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能力。内地高校系统内基础研究的投入比重虽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仍远远低于香港高校的相应比例。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潜在优势,一方面政府要不断加大对于大学非竞争性科研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政府要不断完善对大学非竞争性科研经费的投入方法。此外,政府应该在不断加大对大学非竞争性科研经费投入的同时,通过引入科研质量评估机制在机构或平台层面引入竞争机制,以提高此部分科研经费的配置效率。为了改变内地竞争性科研经费投入体系中存在的部门分立、条块分割、重复研究和竞争性经费比重过高等问题,应该参考香港高等教育经费破款机制和标准,不断完善竞争性科研经费投入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统一而权威的大学科研质量评估机构、通过增加非竞争性科研经费投入以优化竞争性科研经费和非竞争性科研经费之间的结构关系等。
  此外,香港高等教育经费管理还有一些方面值得内地借鉴,包括:扩大融资渠道,增加民间来源的资金比例,减少对政府拨款的依赖;改革拨款机制,理清政府资助院校与自资机构的关系;提供高额奖学金,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生源;制定大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完善教育项目审批制度。
  参考文献:
  [1]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关于教资会简介 [EB/OL].http://www.ugc.edu.hk/big5/ugc/about/overview/overview.htm, 2013-05-13.
  [2]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 教资会资助院校补助金 [EB/OL]. http://www.ugc.edu.hk/chs/ugc/publication/report/figure2009/f001.htm, 2013-05-23.
  [3]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 经常补助金[EB/OL]. http://www.ugc.edu.hk/chs/ugc/publication/report/figure2009/images/f001_02.jpg, 2013-05-27.
  [4]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 工作摘要-工程项目 [EB/OL]. http://www.ugc.edu.hk/chs/ugc/publication/report/figure2009/g006.htm, 2013-05-22.
  [5]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 研究与知识转移 [EB/OL]. http://www.ugc.edu.hk/big5/ugc/publication/report/figure2010/l001.htm, 2013-05-22.
  [6]香港研究资助局.研究资助局2010年度报告[R].香港:香港研究资助局, 2010:8-9.
  [7]香港研究资助局.研究资助局2010年度报告[R].香港:香港研究资助局, 2010:74.
  [8]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 教资会资助院校整体的补助金(2004/05至2010/11) [EB/OL]. http://cdcf.ugc.edu.hk/cdcf/searchStatisticReport.do, 2013-05-23.
  [9]香港研究资助局.研究资助局2010年度报告[R].香港:香港研究资助局, 2010:74-75.
  [10]香港中文大学.与高锟教授同行中大步行筹款日3月14日举行[EB/OL]. http://www.cpr.cuhk.edu.hk/sc/press_detail.php?id=48
其他文献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与阿联酋阿卜杜拉·古赖尔教育基金会(Abdulla Al Ghurair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达成合作意向,将向阿拉伯国家的学生提供免费在线教育机会。该基金会于2016年初开始运行,目标是投资11.4亿美元在未来10年通过在线教育帮助1.5万名阿联酋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青年人获得受教育机会。  麻省理工学院与该基金会的合作将从开发两门新的“微学位”课程
柬埔寨的教育面临很多挑战。我国曾经历了30年的内战,现在正处于发展阶段,农村和城市之间差距巨大。  现在,柬埔寨的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包括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阶段,这也意味着在柬埔寨,任何一个城市都没有办法独立完成教育任务。  为了进一步帮助贫困人口,教育部专门向边远地区提供特殊帮助,如向这些地区的孩子提供奖学金。  另外,我们建立了一些实验室,学校通力合作在边远地区开展ICT教育,进一步运用ICT开
据《巴基斯坦观察家报》2012年8月14日报道,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贾维德·莱格哈里当日称,由于资金短缺,多所大学正处于破产边缘。  莱格哈里在国民大会常务委员会召开期间说明了这一情况。莱格哈里称:“在过去的4个月里,高等教育委员会没有收到来自财政部门的任何资金。白沙瓦大学、旁遮普省的两所大学和信德省的一所大学正在通过银行贷款来支付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薪水。”  会上,莱格哈里向国民大会常务
学习教师网络(LTN)选取了3所学校来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在欧洲的实施情况。这3所学校分别是比利时GTI高中、荷兰私立技术学校,以及瑞典SKF企业名下的高中。这些学校都意识了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已经参与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项目当中。  一、改进教育目标和教育成果  关于改进教育目标和教育成果,三所学校的答案非常统一: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跨学科方式来进行教学确实可以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未来问题解决
编者按:汉斯·德维特(Hans de Wit),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曾任意大利米兰圣心天主教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中心主任、荷兰阿姆斯特丹应用科学大学教授、南非纳尔逊·曼德拉都市大学研究员,曾经创立欧洲国际化教育联盟。在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德维特教授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是国际上该领域的知名学者。他撰写的《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评价、趋势和问题》(Internationalisa
对于我的研究领域,我始终持乐观的态度,因为有一批非常优秀的人在研究教育历史。他们有足够的才能对我们的领域及刚才我所提出的问题的解决做出新思考。我是一个乐观的人,因为我相信有多种途径可以使得教育史在解决上述问题时发挥作用,包括教育史自身的问题、教育学院的问题以及大学的问题等。  我们要鼓励和尊重不同视角、方法、撰写体系的教育史研究及多样化的讲授方式。我们需要做的关键步骤是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案的多样性。
我非常同意刘副总理的演讲,并感谢您为加强美中两国关系所做出的努力。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以来与全球目标相一致,您关注教育发展,我们对此表示感谢,并为此感到高兴。  我上周还在中国,有机会访问了很多大学。我意识到有些大学历史并不长,但已经跻身世界优秀大学的行列。您的到来,带来了能量,也带来了机遇,而这两点也是我在中国时,对中国学生最深刻的印象。我们与您一样,对美中两国的人文交流十分感兴趣。  在座的都是
摘 要:学习型城市已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一个热点议题。许多国家都已开始进行学习型城市建设。作为先驱者,澳大利亚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发展特点和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通过对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和南澳大利亚州学习型城市发展的研究,发现澳大利亚在结合本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全球化视野来发展学习型城市。  关键词: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学习型城市建设  学会学习作为21世纪的一项关键技能,已被全
摘 要: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成立于2006年5月,是经中国教育部正式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在苏州创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鲜明特色的新型国际大学。自建校以来,西浦经过数年发展,其独特的办学理念、高水准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浓厚的国际化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探路者”。为深入探求西浦发展战略,本刊对该校执行校长席酉民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席校
据菲律宾教育部网站2016月10月30日报道,2016年10月5-6日,第六届亚太经合组织教育部长会议(AEMM)在秘鲁首都利马市举行,主题为“建立一个以共融和优质教育为特点的强大并具有凝聚力的教育团体”。  代表们报告了各自国家的教育现状,以及如何在亚太经合组织教育战略目标下提升能力、加快创新和促进就业。菲律宾教育部官员指出:“教育和培训需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目标相一致。我们需要通过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