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信,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loop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与家长沟通,比原始的家访方式,耗时多,还得教师与家长共同约定好时间,可操作性不强。随着手机的普及,教师一般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与家长沟通。随着微信被人们广泛使用,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与娱乐,还让家校教育有了新的沟通模式。微信交流,更加地便捷与高效,教师可以及时将学校的通知要求,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家长也可以在微信上与教师共同探讨教育。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大家探讨微信在家校沟通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信;家校沟通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这句话强调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要善于与家长沟通,进行有效的家校联系,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当今社会是个信息化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微信成为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和信息获取平台。而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顺应潮流,与时俱进。以微信平台为媒介,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为学校的健康发展,为家校共育,班级管理,提高强有力的保障。
  一、微信——家校沟通的桥梁
  近几年,每接手一个新班级,笔者都会向之前的班主任咨询,是否创建有班级群;如果之前有,直接接管同事之前管理的班群,再制定相关的群制度。如果之前没有建立班级群,就花多些时间添加家长为微信好友,将群名片生成以后,邀请更多的家长加入,或者让家长邀请别的家长入群。有了微信群,为今后的家校共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让家长清楚知晓孩子的作业任务,笔者会将当天的作业发到班群,有时直接拍照上传,有时编辑文字发送给家长。对于自觉性不够,没有及时登记作业的学生,起到提醒和督促的作用。
  发布每天的作业,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效果更加显著。低年级的学生,有些表达不够清晰,不够精准,家长难以知晓孩子的作业任务。有了微信群助力,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更高了。笔者不定时在群里进行优秀作业展示,激励家长及时督促孩子向优秀的同学看齐。
  然而,对于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笔者一般选择与家长微信私聊。举个例子:你在群里批评每位孩子退步了,表现欠佳,总会令相关的家长感到尴尬。家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共赢,教师如何巧妙处理,影响家校沟通的效果。班里学生进步了或退步了,笔者会委婉地微信告知家长,家长通常会配合老师的工作,多些督促自己的孩子。
  二、晒照片、晒视频——班级动态,及时分享
  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笔者就利用微信这个平台,及时地进行现场直播,晒孩子的各种照片,以供这些家长一睹为快。或分享班级活动精彩瞬间,或展示班级学习成果,抑或秀秀学生的才艺展示,班级微信群精彩不断。
  每个星期,笔者会根据学生的学习以及纪律表现,评选出班级的各类先进,在班级荣誉榜上展示,以及参与每周一次的抽奖活动,奖品有练习本、签字笔、小点心等等。笔者将颁奖与抽奖的过程拍视频,拍相片分享到班级微信,并配上文字:“同学们,今周你进步了吗?看,抽奖的同学们多开心啊!你一定很期待自己是幸运儿吧?加油啦!”家长看到视频和相片,纷纷点赞,还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引来朋友们的围观,激励孩子有更好的表现。
  班里的同学荣获期中或期末考试的奖项了,笔者会为学生拍一组最美的相片到微信群,让家长为孩子而自豪。同学们认真早读,认真写作业的情景,也会拍了分享,让这些美好的瞬間定格在相片里。每学期的美食分享会,笔者都会进行将学生带回的美食一一展示,抓拍学生开心的笑脸,以及充满童趣的表情,家长看到一张张开心的面庞,心里也充满喜悦。
  三、微感受——心语倾诉,引发共鸣
  例如,在期末复习阶段,笔者在群中这样留言:“各位家长好!又到了期末紧张复习的时刻,良好的学习状态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将会令学习效果加倍。希望家长对孩子这段时间的学习给予监督、鼓励、支持和正面的引导。”
  又比如,每个特别的节日,笔者会在班群里给家长或学生送上节日的问候,并且善于抓住教育点,对家长进行思想引导。
  比如,每年的母亲节,笔者会在群里为妈妈们送上祝福,并提前向孩子们呼吁,为自己的妈妈做1-2件暖心的事;今年的儿童节,笔者在群里发送祝福:“童年是一生中最纯真美好的时代。父母的用心陪伴,将留给孩子最美的记忆。生而养之,生而教之,是父母一生的修行。祝班里每一位孩子:儿童节快乐,学习进步!”语言触动家长的心弦,让家长更明确了自己的责任。
  四、品美文——携手同行,共同育人
  家长是教师教育孩子的合作伙伴。我们都希望培养出积极向上,文明有礼的好孩子。而家长认知水平的不同,人生阅历的不同,教育孩子的方式还是有所偏差的。
  有些家长不重视教育,认为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学习好不好无所谓。曾经笔者和一个家长说起他家孩子存在的问题:上课不听,睡觉,或是扰乱课堂,作业不写,成绩不理想。他的回应是这样的:“老师,我儿子学习成绩不好,我不怪他。他在家也是这样的。”再比如说,现在很多家长只有一个孩子,对孩子太过宠溺,娇惯,什么事情都替孩子代办,孩子只要在学校受到一点委屈,就马上找到学校代为解决,孩子自主性太差……
  针对家长的各种情况,笔者经常在公众号转发一下优秀的教育类、家教类文章与家长探讨。比如,《致家长,学校是你必须敬畏的地方》《废掉一个孩子最好的方式,是让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长大》《请告诉孩子,世界本不公平,你又多努力,就要多特殊》《最好的教育,是家长执着的栽培自己》,这些文章读起来意义深刻,家长可以很好地借鉴、吸收。
  总之,建立微信群与家长沟通,从传统的家访、电访,到建立微信群互通平台,改变的不仅是学校与家长、社会沟通的方式,更是一种从事务性告知到情感型互动交流的转化,体现出的是学校与家长平等的合作,建起合作教育的桥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多了一份保障,有效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笔者相信,通过不断地实践、反思和改进,一定可以让微信这个平台更好地架构起家校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得到更大的进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慧.我是你的合伙人:一个校长关于家校合作的思与行[M].暨南大学出版社.
  [2]黄乐芳.微信——班主任工作的好助手[J].湖南教育(上),2014.
其他文献
初心不忘勇担当,牢记使命齐奋进。天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崔丽珊同志一直致力番禺“上品教化”升级版,勇作“开荒牛”,凭借着一股“牛”的冲劲,干出了特色,创响了品牌,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建干部、教师党员的使命与职责,获评2019年度区、镇教育线“身边好党员”称号。  6月28日下午,番禺区教育局党组、局直属机关委员会在星海青少年宫召开纪念大会,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献礼。  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党组书
【摘要】自2017年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后,广州市出台STEM教育相关指导意见。STEM理念的教育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整合起来的教育,在STEM理念下英语学科教学是以英语作为语言工具,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以项目学习式学习为中心,以项目制作活动为抓手,集英语语言学习、动手实践应用为一体、培养学生
一、学生背景  姓名:小同  年龄:5岁  性别:男  障碍类别:经广东省人民医院诊断的结果显示小同在粗大/精细运动,语言/言语,认知,社交,日常活动能力等发育领域中存在两个以上的明显落后,属于“儿童发育迟缓”。  家庭基本情况:小同与父母和祖父母同住。因父母均是医务人员,工作繁忙,小同日常的照顾和教育主要由祖父母负责。  生长发育史:先天唇腭裂,一周岁左右不久进行了修复手术。虽腭裂已经修补,硬腭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计算贯穿数学的每一册书、每一单元,学生几乎每一天的数学学习都要计算,但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不高。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计算习惯培养的策略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计算;习惯;算理  古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由此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人的一生
【摘要】从小学中年级开始,学生就要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但是许多语文老师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只是一味地抓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过关,并没有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效率低下。而本文以三四年级的课文为实例,通过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归纳,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作好铺垫。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概括归纳;主要内容  在阅读教学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
【摘要】师生共读是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书籍,甚至可以师生共读同一本书。在阅读的同时通过写作来表达阅读的感受、理解、收获等。本文主要从师生共读共写对山区七年级学生的思想观念、阅读习惯和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来谈谈几点体会,借助此活动达到共同成长的作用,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能力,明白做人的道理。  【关键词】山区教学;共读共写;七年级学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
【摘要】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笔者是这样理解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反映着生活。小学的音乐教育其实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的教育,通过音乐的美,感悟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我们通过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学唱歌曲、演奏乐器甚至是随音乐翩翩起舞等各种不同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但
【摘要】版画不同于其他美术形式,集合较强的审美性、实践性,以及创造性于一体。版画入门低,易于中小学接受,能带给体验者视觉上的更多刺激,体验手脑结合的审美享受。版画的这些功能和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发展需要,推进小学生版画教育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力、手脑结合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而达到提高审美的素质教育目标。  【关键词】儿童版画;教育功能;综合发展  一、什么是版画  版画是指通过画、刻、漏、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张志公先生曾说过:“语言首先是口耳之事。因此练口、练耳是基础。”这就是说明: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新课程标准》“一年级从完整地说一句到连貫地说几句话”的要求,通过学生说知识、说过程、说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使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因此,在教学中必
本报综合消息 9月11日,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教育厅联合主办,广东教育杂志社承办的2019年广东省中小学无线电科普宣传活动在广州市执信中学成功启动。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巡视员叶元龄,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创,广州市执信中学校长何勇等出席了启动仪式,来自省内教育系统、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的代表及执信中学学生共800多人参加了活动。  启动仪式正式拉开了“2019年广东省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