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师生共读共写对山区七年级学生的影响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t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师生共读是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书籍,甚至可以师生共读同一本书。在阅读的同时通过写作来表达阅读的感受、理解、收获等。本文主要从师生共读共写对山区七年级学生的思想观念、阅读习惯和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来谈谈几点体会,借助此活动达到共同成长的作用,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能力,明白做人的道理。
  【关键词】山区教学;共读共写;七年级学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大量阅读,是课标的应有之义。然而大量阅读即课外阅读,只是想起来很美,实现起来很难。 事实上,沉重的学业负担,各种兴趣班,电子游戏等干扰,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课程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老师的推动。此时,师生共读共写是有效途径之一。师生共读,指的是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书籍,甚至可以师生共读同一本书。在阅读的同时通过写作来表达阅读的感受、理解、收获等。以下主要从师生共读共写对山区七年级学生的影响谈谈几点体会。
  一、思想观念的影响
  山区初中一般缺少图书馆、阅览室等硬件条件,在儿童12岁之前的阅读敏感期,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和学生欠缺重视阅读的意识。因此,要从学校层面统筹规划:在七年级新生入学时,以家长会为纽带,呼吁家长重视阅读,以身作则,引领孩子走近阅读,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亲子阅读环境。
  教师层面,主要采取师生共读共写方式,引领学生阅读好书。山区初中生大多数为留守孩童,小学六年内完整读过几本书的很少。因此,激发阅读兴趣为第一要素。如何激发?入门阅读的内容很重要。可将《城南旧事》作为切入点,安排在开学两周内读完。《城南旧事》是以儿童视角叙事,回忆童年往事,故事性较强,易吸引学生的兴趣。读的过程中,情感上产生极大地震撼。思想也发生微妙的变化。老师以智慧巧妙引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当师生共写同交流后,学生们深刻理解了作者对于家人、小伙伴的那份深切的怀念、关爱。选读书籍要有共读价值。因此,读半懂的书最有吸引力,因为学生在动脑中获得了乐趣。乐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开启阅读之源。
  二、阅读习惯的影响
  学生阅读习惯受重要他人的影响。重要他人的语言、情感、态度对学生阅读习惯有着显著的引导作用。其积极情感是学生阅读好奇、阅读兴趣唤醒的重要关节点。而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重要他人之一,理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引领者、激发者、唤起者、催化者和陪伴者。
  师生共读共写同一本书的读书交流会依托于每周的阅读课。学生短期内无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借助课外阅读微信打卡小程序帮忙。例如,开学列好共读的书目,鼓励学生每天坚持阅读至少20分钟。阅读后可打卡。打卡使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能相互监督,使团队成长,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1.阅读内容的偏好影响
  师生共读的内容应该从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开始。“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亲近信任老师就会积极阅读老师推荐的书目。如七年级可推荐阅读《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夏洛的网》《小王子》《汤姆索亚历险记》《城南旧事》等,这类书可以保护儿童,激发想象力,启迪智慧,对山区七年级学生而言,这些书籍都深受学生喜爱,增强阅读兴趣。学生因此偏爱看儿童文学类书籍。对于山区初中生而言,这入门的阅读激趣值得肯定。
  2.阅读策略受到影响
  阅读策略是需要系统训练的。学生愿意读书了,并不代表他们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策略。师生共读共写同交流,要求阅读进度和内容的统一,教师引导学生的阅读方法也同步,训练统一的阅读策略,如默读、浏览、跳读、精读、略读、快速阅读等,师生共读可以达到一定的训练程度。我国阅读教学的主流理论是叶圣陶先生的观点,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精读是准备,略读是运用。叶老的观点当然没错。但是,当进入信息时代,这种理论受到了挑战。当今时代,读得快、读得多有时候比读得精细更重要。温儒敏教授曾经在《给部编版教材编者的一封信》中提到——“要将精读和略读的区分度加大,略读不只是比精读简单,而是承担精读未能担负的那些功能,比如试验和练习浏览、检视、快读、猜读,而精读课中这些方法是很少的。”因而有意識地训练常用的阅读策略主要靠班级授课制,在课堂上共读一本书的过程中展开。
  三、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教师和学生通过阅读交流而达成的一种分享性教育活动。它对于学生的成长一一重视阅读的思想转变、阅读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其精神史。《活在时间之外》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不是从母体中出来就成为人的。那时只有动物的年龄,却没有人之为人的精神年龄。必须经历某种相遇,人才能成形并成长。这个相遇,既可以是人与人的相遇,也可以是人和书的相遇,或者是人和思想的相遇。相遇意味着睁开眼睛,于是生命的枝干拔地而起。”整本书共读,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当下与奔赴未来的美好相遇。
  师生共读,让阅读庄严而美好,这份庄严与美好,会成为师生的集体记忆。因着这份美好,七年级学生从《青年毛泽东》中生发了爱国情怀;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受生命的顽强与伟大;从《一个人就是一支骑兵》中学会勇敢面对挫折,热爱、善待生命;从《没有任何借口》学会了白律、反思;从《皮囊》看到了命运的不屈与梦想的伟大等。
  朱永新教授说:“共读,是一个班级、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通过阅读继承共同的文化遗产,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只有拥有共同的语言密码,才能真正地共同生活在一起。共同的语言密码需要共读.对话和交互书写。” 通过共读共写,让学生对阅读充满浓浓的兴趣。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上路,就一定会达到目的!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阅读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07.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朱永新.养成习惯,就是教育[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6.
  [4]叶圣陶.阅读与写作[M].北京:天天出版社,2016.
  [5]徐潇潇.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7.
其他文献
【摘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佳刺激因素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如果你想让学生上好课程,你可能都会对学生的兴趣感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带来知识,带来智慧,给学生带来快乐,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我们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有自己的规则。如何遵循这些规则,优化课堂教学,以
【摘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发现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中学教学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升各类学科的教学效果。现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应用到中学生物教学中,对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够为从事这方面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最终推动中学生物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学生物;核心素养  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化,素质
【摘要】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需要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也是幼儿教育的一个关键内容。本幼儿园在进行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将当地特有的沙湾饮食文化融入其中,在各种饮食活动中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和发展,并组织幼儿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有效促进幼儿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的提高,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饮食健康教育;沙湾饮食文化  沙湾始建于宋代,历史
民族乐器即中国乐器的独特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远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多种多样的乐器。民族乐器是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智慧的结晶。现一般流行的民族乐器有琴、筝、笛、二胡、琵琶、丝竹、鼓等,是代表着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乐器。对于成长在21世纪的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学习、了解中国传统乐器,以增进自己对民族的理解,弘扬民族乐器的热情。由于受外来音乐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对中国民族乐器感到陌生,因此,要承担
【摘要】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的足球水平,使其能够在国际比赛中占据一席之地,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鼓励基层青少年参加业余足球训练。近年来,基层青少年参加业余足球训练的人数在不断增多,这为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其中存在的训练积极性不高、心理恐惧等问题,影响了训练的质量。本文首先分析基层青少年业余足球训练的现状以及训练兴趣不高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提高我国基层青少年业余足球训
初心不忘勇担当,牢记使命齐奋进。天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崔丽珊同志一直致力番禺“上品教化”升级版,勇作“开荒牛”,凭借着一股“牛”的冲劲,干出了特色,创响了品牌,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建干部、教师党员的使命与职责,获评2019年度区、镇教育线“身边好党员”称号。  6月28日下午,番禺区教育局党组、局直属机关委员会在星海青少年宫召开纪念大会,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献礼。  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党组书
【摘要】自2017年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后,广州市出台STEM教育相关指导意见。STEM理念的教育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整合起来的教育,在STEM理念下英语学科教学是以英语作为语言工具,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以项目学习式学习为中心,以项目制作活动为抓手,集英语语言学习、动手实践应用为一体、培养学生
一、学生背景  姓名:小同  年龄:5岁  性别:男  障碍类别:经广东省人民医院诊断的结果显示小同在粗大/精细运动,语言/言语,认知,社交,日常活动能力等发育领域中存在两个以上的明显落后,属于“儿童发育迟缓”。  家庭基本情况:小同与父母和祖父母同住。因父母均是医务人员,工作繁忙,小同日常的照顾和教育主要由祖父母负责。  生长发育史:先天唇腭裂,一周岁左右不久进行了修复手术。虽腭裂已经修补,硬腭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计算贯穿数学的每一册书、每一单元,学生几乎每一天的数学学习都要计算,但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不高。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计算习惯培养的策略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计算;习惯;算理  古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由此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人的一生
【摘要】从小学中年级开始,学生就要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但是许多语文老师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只是一味地抓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过关,并没有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效率低下。而本文以三四年级的课文为实例,通过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归纳,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作好铺垫。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概括归纳;主要内容  在阅读教学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