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设计的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5333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学作为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随着新课改的到来,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在每一节课既能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又能反映出自然科学的本质,因此教师就要积极思考如何改进新课标下的生物教学设计?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设计;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新课改下对生物教学设计提出了新要求,首先关注的是“使学生获得怎样的生物学知识,学生学完这些知识能做什么”这样的教学目标,在确立教学目标的同时要让学生掌握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相互间交流合作、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思维品质,才能深入理解各种问题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一、 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之初,我们就将“使学生获得怎样的生物学知识,学生学完这些知识能做什么”作为教学总目标,把它作为教学的指挥棒,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例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将手放在自己胸部中间略偏左去体会,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在学生了解人的心脏位置和形状之后进一步推测心脏的功能,了解心脏的工作状态。3.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最终让学生明白血液通过心脏获得了动力,并能把养料带给细胞并运走废物。
  二、 分析教学内容
  生物教学的设计离不开教学内容,认真的分析教学内容能够帮助我们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它所包含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方法有哪些,从而了解学生需要具备的生物学前提知识是什么,最终确定教学目标的练习素材。例如,借助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尤其是让学生理解对于图中的左右和实际的左右是相反的;其次让学生理解瓣膜控制血液的倒流;这些不是由学生亲身体验,实际观察得到的容易遗忘,我们总结个顺口溜:“上房下室向下通,左右房室不相通,房连静脉室连动,静房室动不倒流”有助于帮助学生记忆心脏结构。这节课显然是对基本读图能力的一种学习,但它又与学生之后要学习的血液循环途径有密切的联系。人从生物圈中获取食物和氧气,营养物质和氧气被人体吸收后怎样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又怎样远离细胞?这就是血液循环所解决的问题。
  三、 了解学生
  学生是带着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走进课堂的,将后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不是一张白纸任由教师在上面涂写。因此,从事有效教学,开启高校课堂的起点就是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了解应当包括他们的思维水平、认知特征,对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所需具备的知识与方法,这些群体差异都是合理设计该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现有状况,我们才知道教学活动从哪开始,又该往哪走,在哪儿该多停留一会儿。
  四、设计教学活动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接下来就要设计教学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主任,因此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观察发现、动手实验、猜想推理、表达与交流,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获取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首先让学生看一段视频资料,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血液循环的大致过程。看完视频后,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血液循环模式图,然后让学生上台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述血液循环的途径,这样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就不是一种被动的灌输而是亲身实践观察得出的结论,不容易将信将疑和遗忘。
  五、教学结果评价
  最后还需要评价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否达到。评价又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目的在于检查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从而更好的改进教学。通过运用与评价目标一致的素材进行课堂检测来作为评价的手段,但要注意考查内容不能仅考察概念性的知识,一定是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分析的过程中亲自观察思考才能回答出来的。不管怎样,任何一种评价方式都有其局限性,所以只有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运用才能全面准确的评价教学设计是否达标。
  对于生物学知识的教学,不能仅停留于生物学名词术语的记忆,一定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与意义,所以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必须做好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即确立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活动、认真评价教学结果,这样教师才能从概念学习的层面设计跨越到组织生物学知识的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儿童诗是小学语文教育框架下重要的课程资源。阅读教学应做到: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以养成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为主;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应用准确的评价语,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诗;阅读;兴趣;素养;激励  中图分类号:G610  儿童文学是一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它包括童话、小说、诗歌、故事、寓言等不同品种。在我们低段的语文书中,选编了大量的
摘要 本文内容主要是对巩固案的一些新的认识和在新想法下形成的巩固案模式,经过了不断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91  一、在教学困惑中,开发拓展巩固案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渐渐的意识到课下留给学生的课后作业和练习册上的作业,学生要么根本不做,要么只做选择题,而且是蒙答案,第三种情况是题量太大,没做完,真正能认真做完的寥寥无几,学习效果就这样被大
文言诗文的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里所说的文言诗文的教学,主要指的是文言散文与文言诗词的教学。从课标要求来看,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有两个层面的目标要求:  一
由于外伤、肿瘤、炎症、老龄化等原因造成的人体硬组织缺损修复,是目前口腔医学及临床医学急待解决的难题。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的应用为解决这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两个生字“角”“趣”,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读通对话。能根据提示理清文脉。  3、初
【摘要】本文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角度提出导练法的概念,结合具体课文的教学实践作具体阐述,归纳出导练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好处。导练法的运用,尤其是长篇课文短教效果明显。  【关键词】导练法;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B  《多收了三五斗》一文中运用了导练法。所谓导练法,就是教者依据教学目标,为突破教学与重难点而设计有层次递度的练
本文对早期婴幼儿龋危险评估的生命历程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目的:探讨2岁儿童早期婴幼儿龋发病相关的危险指标。   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
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上颌后牙缺失后垂直向骨量不足的种植修复难题,其中骨凿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有些文献中使用经牙槽嵴顶入路的上颌窦底提升术,目前没有标
《荷塘月色》一文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字里行间显露出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
基于湿位涡(MPV)诊断分析和倾斜涡度发展(SVD)理论,研究了2007年11月一次孟加拉湾热带风暴北上造成青藏高原暴雪的天气事件。结果表明:热带风暴螺旋云系移动至高原东南部受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