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核心素养的认识误区与关键素养体系的中国化构建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h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核心素养的研究和实践领域中存在着种种认识误区。要澄清这些误区,应当用关键素养取代核心素养;正确全面地看待关键(核心)素养的价值,对其研究和实施不能脱离教育目的和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协调好稳定性和时代发展性的关系,及时增减关键(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构建富有弹性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关键素养体系。具有中国特色的关键素养体系包括两项关键性身心素养,三项关键性基础文化素养,四项应对当代竞争与挑战的可选择性关键文化素养。
其他文献
数字化不仅使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办学定位、运行模式、教育理念、质量评价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和冲击,还为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赋能教育模式深度变革、在助推产教融合中掌握改革主动权等方面带来了创新契机。黄河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探索数字技术引领的个性化教育实践,如优化顶层设计、构建数字化组织架构、数字技术赋能、推动课程革命和实施协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对六个影响力较高的高等教育类学术期刊40年来大数据的计量分析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学术研究的发展历经平稳初创期、激增发展期和调整重质期三个阶段,中国现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大国;研究质量不断提升,但学术相继性仍较弱,与国际相比有明显差距;研究的核心力量业已形成,呈占比小、分量重的特点;研究的合作协同性不断加强,学者合著已成主流,但跨机构合作较为薄弱;实证研究论文数量增长明显,但总量仍较少、占比小;研究知识团簇稳步增长且呈良好的聚焦性,既注重与国家方针政策相匹配,也注重学科的相对独立性。
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新中国社会转型的主线。新中国高校教师研究的话语流变深嵌于社会转型历程之中,并呈现出不同维度的变化轨迹:高校教师身份从“知识分子”走向“学术职业”,角色从“单位人”走向“社会人”,任用制度从“编制管理”走向“岗位聘任”,流动状况从“稳定”走向“流动”,职后教育从“教师进修”到“教师培训”再走向“教师发展”。新中国高校教师研究话语跟随社会转型而发生明显变化,整体上表现出更趋专业化、个体化和国际化的趋势,这也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话语流变的缩影。
工具性教育激励内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工具性关系之中。在横向分层的教育生态中,关怀式批评逻辑性地代表了工具性激励的内核特征。关怀式批评有一定积极价值,但也容易导致“不准确、不服气、污名化、同构化”等问题。正向教育激励是对工具性教育激励的反思与超越。正向教育激励以共在性审美为内核,通过发现并审美被教育者的优点和独特品质,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依性成长。正向教育激励内在地具有对激励主体自身存在缺点独特的审思机制和改进机制。优化正向教育激励实践方式需要从诚心正意地审美受教育者、饱含深情地审美受教育者、在具体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向苏联学习,推行副博士学位制度,这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上的一次有益探索。1955年中国科学院率先招收副博士研究生,为随后全国高校公开招收副博士研究生起了较好的示范作用。然而副博士学位制度试行未满两年,便因名称争议、学位确立、学位衔接等问题而废止。副博士学位制度的实施,为国家培养了一批科研人才,也为研究生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探析其中关于学位本质认识及时局冲突下的选择问题,有益于我们今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探索自主创新之路。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具有利益相关者属性的情境化概念。对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学生、教师和行政管理者的深度访谈发现,三类群体对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认知既存在差异,又有共同之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注重基于能力的教育,教师质量对教育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增值评价是测量教育质量的有效方法。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不仅是理论层面对元概念的回归,更决定了高等教育质量改进的深度和可持续性。随着我国社会日益关注和尊重多元化价值表达,高校应根据利益相关者的差异性期待建立差别化评估体系,以真正适应高等教育大众
大学自诞生以来,以人才培养作为基本目标从未改变,以高深学问作为服务产品从未改变,以办学经费作为第一资源从未改变,以社会需求作为办学起点从未改变。人才培养决定了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行业的学校属性,高深学问体现了大学区别于中小学的层次关系,办学经费是大学竞争到师资、生源、设备等最为基础与通用性的“酵母资源”,社会需求是一所大学在既定社会存在、发展乃至卓越的方向与使命。人才培养、高深学问、办学经费、社会需求四大要素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决定大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骨架,成为探寻高等教育规律的“四维”逻辑起点,其他要素由
潘懋元先生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奠基人,高等教育改革的推动者,青年学者的引路人,也是我的良师益友。潘先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后,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本《高等教育学》。他对高等教育从历史到现状,从中国到外国,从外部到内部,从宏观到微观,开展了全方位的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他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培养了大批人才。在鲐背之年,他仍然不离讲台,是教书育人的楷模。
宁波大学建于1986年,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双-流”建设高校,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综合办学实力现稳居全国百强高校行列。学校历米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改革,新世纪初在国内较早推行了地方综合性大学“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实施了“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并获得一批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为标志的教改成果.
一流的大学有一流的德行,一流的德行主要表现在如何对待学生、如何看待科研、如何立身处世等方面。一流大学的德行是其特殊性质和使命的内在要求,由大学成员内心的职业良知以及各种内外部约束因素的共同作用来保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道德重建是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