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诉求: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情境化认知——基于对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调查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具有利益相关者属性的情境化概念。对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学生、教师和行政管理者的深度访谈发现,三类群体对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认知既存在差异,又有共同之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注重基于能力的教育,教师质量对教育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增值评价是测量教育质量的有效方法。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不仅是理论层面对元概念的回归,更决定了高等教育质量改进的深度和可持续性。随着我国社会日益关注和尊重多元化价值表达,高校应根据利益相关者的差异性期待建立差别化评估体系,以真正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多元质量需求。
其他文献
时代的变革及其对人的能力的需求使教育转型迫在眉睫。首先,教育目标亟须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其次,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拥有能够立足未来社会且健康发展的心智。第三,社会对人的能力需求从原有相对稳定环境下的传统心智模式升级为复杂不确定环境下的复杂心智。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和谐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复杂心智模式——和谐心智。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办学实践表明,融合教育是孕育复杂心智的有效途径。
人类具有元人性。元人性作为原初本质,赋予人成为人的潜能,赋予人尊严,赋予教育培育人性的可能性。人在成为人的生活行动中理解元人性,反抗非人性,实现元人性,成为个人主体。元人性本身蕴含成长的方向。成长就是去拥有元人性、实现主体化。学与教贯通自然、文化、他者与人性绽放的关系,是人获得人性理解、成长为人的根本方式。学与教是相互合作的人文实践。每一个人只有参与到学与教的实践中,才能实现元人性,也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主体性。
“双一流”政策的实施对在大学组织运行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些惯常组织行为和机制产生了影响:在微观层面造成脱耦机制失效,在中观层面造成组织边界丧失,在宏观层面强化规范模仿机制。机制异化将导致大学办学自主权得不到落实,大学内部基层学术单位活动空间被压缩,高等教育系统内的公平竞争受到影响。对此,应涵养理性独立的现代大学,划清大学与政府的边界,真正落实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减少具体评价,将评价与利益脱钩;把“双一流”建设从行政建设发展为法制建设,营造有利于竞争的法治环境。
高考法律治理是高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基础和重要依托。高考法律治理的价值目标是保障实现高考的核心功能,兼顾高考的科学性与公平性,协调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目前高考法律治理在治理依据、治理主体、治理工具、治理程序等方面面临困境。为了保障和发挥高考法律治理的作用,应健全高考法律制度体系,构建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强化标准管理和质量控制,完善高考改革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程序等制度安排和实现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与地方城市双促的新型办学模式,一流大学异地办学活动备受社会关注。异地办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发展空间受限的困局,也部分满足了一些地方城市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并赋予所在城市以特定的创新气质和文化禀赋。但作为大学母体的衍生组织和新创空间,异地校区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多元主体间的利益不一致、学科资源享用不均以及空间区隔等问题。大学异地办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利益调适和结构调整过程,应关注各利益主体间的共生点,完善大学制度整体设计,以真正实现多主体的增值效应。
数字化不仅使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办学定位、运行模式、教育理念、质量评价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和冲击,还为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赋能教育模式深度变革、在助推产教融合中掌握改革主动权等方面带来了创新契机。黄河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探索数字技术引领的个性化教育实践,如优化顶层设计、构建数字化组织架构、数字技术赋能、推动课程革命和实施协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对六个影响力较高的高等教育类学术期刊40年来大数据的计量分析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学术研究的发展历经平稳初创期、激增发展期和调整重质期三个阶段,中国现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大国;研究质量不断提升,但学术相继性仍较弱,与国际相比有明显差距;研究的核心力量业已形成,呈占比小、分量重的特点;研究的合作协同性不断加强,学者合著已成主流,但跨机构合作较为薄弱;实证研究论文数量增长明显,但总量仍较少、占比小;研究知识团簇稳步增长且呈良好的聚焦性,既注重与国家方针政策相匹配,也注重学科的相对独立性。
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新中国社会转型的主线。新中国高校教师研究的话语流变深嵌于社会转型历程之中,并呈现出不同维度的变化轨迹:高校教师身份从“知识分子”走向“学术职业”,角色从“单位人”走向“社会人”,任用制度从“编制管理”走向“岗位聘任”,流动状况从“稳定”走向“流动”,职后教育从“教师进修”到“教师培训”再走向“教师发展”。新中国高校教师研究话语跟随社会转型而发生明显变化,整体上表现出更趋专业化、个体化和国际化的趋势,这也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话语流变的缩影。
工具性教育激励内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工具性关系之中。在横向分层的教育生态中,关怀式批评逻辑性地代表了工具性激励的内核特征。关怀式批评有一定积极价值,但也容易导致“不准确、不服气、污名化、同构化”等问题。正向教育激励是对工具性教育激励的反思与超越。正向教育激励以共在性审美为内核,通过发现并审美被教育者的优点和独特品质,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依性成长。正向教育激励内在地具有对激励主体自身存在缺点独特的审思机制和改进机制。优化正向教育激励实践方式需要从诚心正意地审美受教育者、饱含深情地审美受教育者、在具体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向苏联学习,推行副博士学位制度,这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上的一次有益探索。1955年中国科学院率先招收副博士研究生,为随后全国高校公开招收副博士研究生起了较好的示范作用。然而副博士学位制度试行未满两年,便因名称争议、学位确立、学位衔接等问题而废止。副博士学位制度的实施,为国家培养了一批科研人才,也为研究生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探析其中关于学位本质认识及时局冲突下的选择问题,有益于我们今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探索自主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