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内而外,引导学生深度阅读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an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阅读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高中生认知与素养的高低。然而,目前的高中阅读教学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已经趋于应试化,课堂容量大、节奏快,学生思考少、质疑少。这种浅层的阅读、单一的解读看似超额完成了教学任务,实则大大降低了课堂实效,甚者导致无效。深度阅读由是走进了课程标准,进入了语文教师的视野。如何由内而外,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深度阅读呢?
  一、圈点批注——深思
  深思让高中生自主走进文本,探疑解惑,而圈点批注则是锁定高中生注意力的最佳方式。我们要引导高中生学会圈点关键字词、优美的句子、重点语段,一边涵咏咀嚼,一边即兴记录所感,使其由外而内漫溯深度阅读的海域,实现抽象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变。
  在教苏教版《相信未来》时,笔者为学生营造了宽松愉悦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圈点,自由展示批注内容。“我圈点的词语有‘无情的’‘叹息着’‘失望的’,作者用这些词来修饰‘蜘蛛网’‘余烟’‘灰烬’,批注为拟人。”“我圈点的句子是‘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作者以浪漫的笔调书写着乐观与自信。”
  “我勾画的还有‘炉台’,它为我们带来温暖,却被蜘蛛网查封,了无生气。”……笔者相机介绍背景资料,学生继续完善批注,由诗中意象直抵文本深度,深思品读,读懂了作者的百折不回与满怀的自信。
  圈点批注,让学生于无声处深思、砥砺文本丰富的意蕴。教师要学会等待学生自主阅读批注文本,等待学生交流用多彩的符号标注的独特阅读感受,等待学生深度探究阅读中的疑难,耐心迎来课堂盛开多角度创意解读之花。
  二、多元对话——深悟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实现多元对话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拓展多元对话的舞台,引导学生潜心会文,与文本展开对话;漫溯文本深处,深悟文本,与作者对话;交流探索成果,分享个性体验,与同学、老师对话;由外而内实现自我知识的建构,提升思维的高度,与自我对话。
  在学习苏教版《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时,笔者为学生创设了民主平等的对话空间,鼓励学生体悟文本,畅所欲言。学生初次与文本对话了解了小说的情节、人物和环境。接着,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走进文本,与人物对话,自由交流探究成果。“初次见到贝尔曼,他‘暴躁’‘ 唠唠叨叨’‘ 六十开外’‘ 喝酒总过量’‘ 认为自己是看家恶狗’,是失意的老人。”“得知琼珊得病了,‘连讽带刺地咆哮’‘愿意替你效劳’,他是富有同情心的善良人。” “他在怒号的北风与倾泻的雨中爬到高处画了一片叶子,因肺炎去世,他是有爱心、无私助人的伟大画家。”……学生由内而外个性阅读,多元对话让学生漫溯文本深处,被贝尔曼与朋友相濡以沫的真情打动,深悟到信念是战胜死神的法宝,博爱是产生信念的源泉,深度阅读让学生如坐春风,沐浴着人性的光辉。
  多元对话,让高中生于质疑处深悟、挖掘文本潜藏的宝藏。我们要学会放慢甚至停下匆匆的教学步伐,倾听学生的对话内容,捕捉学生时时迸发的思维之花,让学生在赏识中畅游深度阅读,摘取认知升华的璀璨之花。
  三、课外拓展——深知
  “语文教师要学会活用教材,打造开放性的语文课程,不断拓宽高中生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空间,使其视野开阔,积极性高涨。”课程标準为教师指引了一条向课外延伸的小路,我们要立足文本,结合学情,为学生架设课内与课外的沟通之桥,相机适度、适量地向多角度延伸,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深知善用。
  在苏教版《老王》的学习中,笔者引导学生立足课内文本,走上通向课外阅读《乞丐》之桥,鼓励学生交流阅读收获。有的学生展示:“从担心他摔倒,因没请他坐下喝茶抱歉,心上下不安,我感受到了作者心地善良。”有的学生说:“《乞丐》中的‘我’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从动作描写‘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 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的手’,神态描写‘惘然无措,惶惑不安’,以及语言描写‘请原谅,兄弟’,可以传达出作者的善良。”还有的说:“‘我’从‘乞丐老人’那里得到了理解,更得到了坚持生活信念的无穷动力”……学生得法于《老王》,将阅读技巧迁移于《乞丐》,学生不仅认识并归纳了描写之于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还体会到了两位作者对生活不幸者的关切,学会了理解、帮助他人。
  课外拓展,让高中生于阅读迁移中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我们要引进课外的清泉,为课内注入不竭的活力。激发学生自主聆听字里行间的心语,享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于畅游深度阅读之中品尝着知识内化的喜悦。
  总之,阅读教学没有定法,无论是圈点批注,还是多元对话,亦或是课外拓展,只要适合学情,行之有效,皆可大胆尝试。我们要继续寻求由内而外引导深度阅读的良策,让学生快乐学习,乐于探究,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绽放生命之花,收获个性之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江海中学(226251)
其他文献
苏教版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将《陈情表》《项脊轩志》《长亭送别》依次选入,并以“此情可待”名之。让人不由去思考一个问题:何情可待成追忆?《陈情表》之孝情,《项脊轩志》之亲情,《长亭送别》之爱情?前两篇中的情感,是否有交叉重复之嫌?《陈情表》究竟想陈何情,想表何意?他陈的情真的是他的真实感情吗?表的意又是否是他内心深埋的真实之意?  南宋文学家谢枋得《文章轨范》引安子顺的言论,对古代三篇抒情散
有机蔬菜是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标准生产出来的,经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允许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蔬菜。有机蔬菜又叫生态蔬菜,它是以土
一、基地选择宜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疏松、理化性状良好,近2—3年未种植生姜、茄科作物的壤土地块。基地应远离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区域,连
《念奴娇· 赤壁怀古》以其俊逸豪放之语,洒脱超旷之情感染了无数人. 为了让学生理解该词丰富的情感内涵,笔者在说课中以诵读法串领课堂,回归诗词教学本质,引导学生进行
笔者是江苏省一所重点高中的语文教师,非常有幸被选派到新疆一所高中工作三年,成为一名国家援疆战略实践者。在高中担任副校长,分管学校教研、科技等工作,还分管一个年级,有机缘能
文章对影响真空断路器状态的几种重要机械特性参数进行了分析,通过采集真空断路器运行时的电压电流等信号参数,运用Vi sual studiO 2005软件开发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Vc++对
正如婴儿出生后离不开母乳一样,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母语”的浸润。一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界定了他的民族语言和一生的精神格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人语言的涵养就是他的文化素养。所谓母语就是妈妈说的话。进而言之,母语是每个孩子最初听到的人声,每一个孩子在母亲身体中孕育的时候,从他有听觉起,每天都聆听着母亲的声音。所以,孩子离开母体后,在他们焦躁不安的时候,最亲切,最温暖的声音就是母亲的呼唤。  近年来,我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略了知识的双面性,严重制约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基于此,笔者就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谈谈看法。  一、大胆质疑,追求真理  大胆质疑是彰显批判性思维的方式之一,学生积极发现问题也是学生有问题意识的重要表现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文本,挖掘文本内涵,鼓励学生交互探讨、大胆质疑,在交流讨论中深化对
【正】 今年,教育部贯彻国务院的指示,对高等院校的专业划分、设置和调整问题作了深入调查研究,即将制订高等院校工科通用专业目录。此项工作意义重大,要使高等教育事业适应
伴随着新课标的推行,高中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新时代,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高中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高中阶段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有序的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学教学一直都在提倡创新思维,怎样才算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