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做数学实验”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自然科学的物理、化学、生物都需要做实验,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语文学科,需要学生走出课堂深入观察,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数学学科没有实验!那么,学数学是不是就不需要做实验了呢?事实当然并非如此。对此,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从学科本身特点看,学数学需要操作实验
  
  数学是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发展中得来的,从《几何原本》到《九章算术》,通过前人的努力,如今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学科体系。然而在许多人(包括我们教育者)看来,学数学更重要的是多做题目,认为熟能生巧。事实上,数学中许多定理的得出往往是先观察,猜想,再经过多次的加以验证,最后才是证明。因而,猜想、实验和验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缺少这一环节,数学家们就发现不了那么多的性质、定理。
  我们知道数学的一大特点是抽象、逻辑性强。倘若在教学中缺少了必要的操作实验,学生一味地被动地听课,那么他们所接受的是别人的数学经验和没有发现过程的结论,当然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逻辑。因此对于比较复杂或抽象的数学知识,就更加需要学生去反复观察、探索和发现,以自觉的建立自己的经验体系,否则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甚至于会因为学习数学的枯燥而使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埋没了一大批本应在数学领域很有成就的人才。因而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讲授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时,需要安排一些操作实验,让抽象的内容在直观中明了,化枯燥为有趣。
  另外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最终也是为了实际服务的,仅仅死板地掌握知识而缺乏对知识的操作及应用,
  势必导致“高分低能”,不利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从学科的本身特点来看,学数学需要操作实验。
  
  二、 从学习角度看,学生喜欢做数学实验
  
  对于很大一部分基础不是太好的学生来说,单纯地解数学题目无疑是一种枯燥无味的工作,一味地强制要求他们去解,必将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任务观。学好数学的前提是必须让学生喜欢数学,教师可以采用活跃气氛和以情动人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达不到最满意的效果。然而做数学实验,比如说利用“几何画板”做几何实验,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因为电脑本身就能极大地吸引好奇心强的学生,而被誉为“几何老师的电子粉笔”的“几何画板”又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数学软件,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做数学实验的环境。在简单介绍“几何画板”的功能和各种作图工具的应用之后,就能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在电脑中操作。从简单的画点、线、圆到较复杂的尺规作图,从对简单的定理的验证到对复杂题目的探索论证,都可以在“几何画板”里实现。这样不仅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和热情,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数学知识的渴望,通过“几何画板”做数学实验,大部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因此从学习的角度看,学生是喜欢做实验的。
  
  三、 从学生能力的培养来看,学数学必须做实验
  
  1995年7月中旬,在教师的指导下,正是用“几何画板”做实验,才使美国的两位中学生发现了一种“自古以来第二种构造等分的方法”——任意等分已知线段。同时,在解决这个问题中提出的一个问题还发现了构造Fibonacci序列的方法。这两个发现让美国教育界引以为豪,同时也震惊了中国数学教育者:我们的数学教育怎么了?我们是让学生成为学习机器,还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因此,数学实验是数学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
  
  四、 从数学知识掌握和应用来看,数学应该做实验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纲要》提出,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能解决带有实际意义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既然如此,我们的数学课就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堂,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把书本的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做一些必要的实验。
  如学校每年要举行运动会,运动会场地可组织学生来画。跑道的线宽、道宽的尺寸一般都有规定的标准,这些应用到的数学知识虽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并不简单。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领悟到跑道上也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像这样通过实验让学生得以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真正地体现了知识是为实际服务的。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确实要重视操作实验。学生在实验情境中的“做”中学,对知识形成过程,对问题发现、解决、引申、变换等过程的实验模拟和探索,可激发学习动力,有助于深刻理解知识,有助于形成证明的基础平台和对逻辑演绎证明的本质把握。而且,通过实验式的教和学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使他们的思维更有深刻性和批判性。同时,它不仅仅关心学习者“知道了多少”,更关心学习者“知道了什么”、“怎样知道的”。它追求的不仅仅是最终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发现和创造,是解决问题的数学精神和乐趣。(苍南县灵溪九中)
其他文献
从培养目标上看,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取决于教学任务和目的,教学目的的确定依赖于培养目标。新时代的培养目标是要造就追求新知,不断进取,独立思考,勇于
校园文化建设是县级职教中心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从理论上宏观统筹,更需要从微观上探索实践。在对于校园文化的理论学习和具体实践中,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九小”工作,对于校园文化建设从微观起步,在打造氛围,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小竞赛    就是改变过去那种学校组织大竞赛的做法,把大竞赛化整为零,变成生动活泼的小竞赛,有班级自己组织设计,有学生自发组织设计,学校只起宏观引导和
提出了一种固定摄像头下自适应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改进的混合高斯背景模型,通过在线更新模型学习率,实现背景模型更新。最后用背景差分法检测出运动目标。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混合高斯模型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有较好的自适应性,能快速适应场景的变化。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不但关系企业的利润,切和工人的生命安全联系紧密,近些年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的严格要求程度的提高,安全生产的情况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安全生产的形势依然严峻,需
一、 让学生自主建构    研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进行自主建构,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面对问题,每个学生依据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任何其他人都无法替代。无论哪个学生,凡是以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特点,以自己的步调,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的,都是有效的。师过“勤”,生必“惰”。教师在课堂上讲深讲透了,学生不用动脑筋就听明白了,这
目前在普通机床经济型数控化改造中,改造后主轴的精度、刚度以及可靠性都直接影响机床的使用性能。为使改造后主轴达到预期控制功能,保证主轴运转的可靠性,文章阐述了一种采用变
在中职教学中,传统教学法制约着学生能力的发展,而采用项目化教学法,不但能让学生真正习得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让学生带着任务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合作能
一、 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养成经常设疑的习惯    1. 应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  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即当学生的思想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执已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演示氢氧化铝分别和盐酸、氢氧化钠反应
银行在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肩负着我国市场资金融通的重任,同时又提供多种金融业务,是整个社会资金链的关键环节,是社会发展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学的一切环节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进行。本论文就如何在客房服务与管理学科的教学方法中,尝试按对学科的实操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讨生本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