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实施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英语教学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不仅应该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的教育。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确保学生在实际的交际中能够灵活地运用英语,并且确保交际的有效性,然而在实际的交际中,往往存在着各种障碍,这些障碍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交流的有效性。而课堂互动教学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种问题,保障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针对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互动教学方法,以保障高中学生交际能力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探析
  一、 引言
  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英语的发展,作为世界上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提升我国学生的英语水平对于交际能力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实际意义。随着外国人来中国的逐渐增多,我们与国外的接触也逐渐地增多,而在这种交际中,很多时候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体现在国与国之间文化的差异,也体现在我国高中生口语能力不足上,因此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就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针对性进行互动教学,进而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二、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增加互动教学,全面提升学生英语能力
  (一) 改变教学理念
  高中英语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是学生对知识不断积累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就要加强对学生的英语教学理念的正确认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教师、家长更多的时候更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是在意学生真正的英语水平。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的交际能力首先就要在教学理念上进行改变,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的交际能力,注重对英语文化、历史、背景、礼仪风俗、禁忌等方面的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实际应用为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工作。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尽可能多地进行互动教学。可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充分展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加强自主探究,善于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 提升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首先就要加强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一个对口语表达不是十分出色和正规的老师,即使英语的教学再生动,也很难对学生在口语交际上有很好的引领和辅助作用。因此学校就应该组织针对性地对教师進行相关的培训,并且教师自身也应该从实际出发,充分地了解外国的文化知识来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而来提升教学能力,以满足学生口语交际需求,从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
  (三) 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内容上,为了实现互动教学的目的,就要结合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适当地增加相关的英语历史、英语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还要对英语中的常用的对话语进行讲解,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教师在进行互动教学中,首先就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的沟通,确保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隔阂。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感情都存在着一定的阻碍,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畏惧的心理,在互动的过程中,从互动变成被动,这样就很不利互动教学的开展,同时也很难将互动教学的优势有所体现。在互动教学中有两个主体,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学生,很多时候教师的教学方法很难与学生产生有效的互动,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的阻碍,进而影响互动教学的实现。
  在新课程改革形式下,现代教学理念倡导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教师有一定的畏惧心理,不敢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新形势下,教师应当和学生建立感情基础,进行平等交流,利用高中生好奇心较强的心理特征,加强对学生英语教学知识的教育引导,防止学生在课堂中出现走神、注意力难以集中等情况,在教学意见产生差异时,教师应当使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认知,对学生的错误观点给予有效的纠正,使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观点,在互动教学过程中能够发表正确观点,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互动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
  为了尽可能地提升高中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在教学的方法上也应该实现转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时候都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听,这种机械式的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的教学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降低,因此为了实现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增设相应的英语游戏、英语情景来不断地增加互动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可以创造交际环境,让学生模拟交流,营造参与式的互动学习氛围。如开展演讲、讨论或模仿电影片段进行交际活动,有条件的可以请外教进行讲评,并由此来提高自信,增长兴趣。
  三、 结束语
  英语学习不是目的,目的是能恰当地运用英语。交际能力是对英语进行有效、得体运用的能力。中学英语教学对培养交际能力很重要,需要教育部门的正确引导,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乐于表达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小江.探析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6(20):22-23.
  [2]刘贵丽.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3(11):8.
  [3]杨艳飞.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5(23).
  [4]王丽.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6(7).
  作者简介:
  李振荣,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而数学的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就“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为主要探究内容,浅谈本人在日常教学中常使用的对策。  关键词:学习兴趣;新学习模式;小组教学  一、 引言  数学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依赖于日常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创造性,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擅长采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建立生动快乐的学习
教师从不同视角解读教材,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情考虑在内。让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教学就能举重若轻,事半功倍;反之,教学就可能事倍功半。文章以小学苏
摘 要:在学习全国各地优秀课改模式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借鉴适合教育、生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我县“学·导·用”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多年的课改实践,现已成为我县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张醒目的名片。随着越来越多的基层一线教师参与进来,对推动我县教研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调动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本文结合自身参与“学·导·用”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对其进行有益的思考,通过数学课堂探索与实验,探讨课堂实践的关
摘 要:数学问题自主解决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学生在教师创设最佳认知活动的条件下,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去实现知识的再创造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数学问题;分析;探索;解决  自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是新的,是对已有数学知识和方法的重新组合,构成一种更高级的规则和解题方法,下面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数学问题自主解决谈谈自己的体会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最为重要与关键的任务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之一,其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有效培養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无论是对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还是生活而言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大力倡导下,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也愈发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思想上跟进了,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还是有心无力,不
数字电视在美国已经开播一周年了,在用户数字缓慢增长的同时,关于其技术标准却仍然在争论不休,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上周,拥有58个电视台、美国24%家庭电视用户的 Sinclair
摘 要:初中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能力的关键时期,然而,在现阶段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说深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方法使用不到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不高,而且也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理念不断被强化,因此,在核心素养下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至关重要。本文就主要针对于此,从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如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在每一学科的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以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提高学生内在修养的目的。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是英语教学渗透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以内容丰富、完整的英语读物为基础,积累学生的情感经验与精神体验,唤醒潜藏在学生内心的人文情感,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人文需求,有目标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文精
摘 要:翻转课堂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充分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革命,因而受到广大学生的接受与喜爱。本文围绕如何实施翻转课堂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英语;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在这样的教
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首次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创新”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培养批创型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一个重要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