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中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教学

来源 :中国教师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imin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结合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及教材特点,阐述了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较为可行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文化背景知识教学;英语教学;文化意识
  1.必要性和可行性
  1.1英语教学语言和英语国家文化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有其“通行”的特点,而民族语言又体现着民族特点。不论从教学过程,还是交际功能讲,英语都和汉语言、汉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有较高的汉语言修养和汉文化修养。 初、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初中阶段是学英语年龄段的“学话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尽量摆脱汉语束缚,尽可能地创设英语环境,让学生感知、亲近英语。而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对外界的看法逐渐形成观点,他们从理论上把英语当作第二语言来学习,有探讨英语领域里更深层次的内容和规律的要求,如语法的复杂变化关系、使用英语国的文化历史、意识形态、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如果把一种语言比喻成一棵枝叶繁茂的太树,那么这棵语言大树上的任何一片绿叶都凝聚着这个民族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信仰等等文化因素所提供的养分。可以说没有一种脱离文化的语言,也没有一种脱离语言的文化。理解社会文化对语言使用的影响,也就是对文化背景知识的认知。我国著名外语教育家王佐良教授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国外许多语言学家对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亦有众多论述。如:R.Lado曾说:“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Goodenough(1964)则说:“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是部份与整体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份,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选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离开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因此,要学好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其社会文化背景。否则,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
  例如: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如我们常用“癞皮狗”、“走狗”、“狗头军师”、“哈巴狗”、“丧家之犬” 等来描绘所厌恶的人。
  但在英美两国,人们对狗的看法和我们截然不同。dog在英语中往往含有褒情善意。在英美两国的人们看来,丧家之犬(a lost dog)是应该善待的,值得怜悯的。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mot learn m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再比如:在中國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表示尊敬,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无多日,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不服“老”,有位导游讲述这样的经历:在她带队的一次旅游中,看到一位美国的老太太在艰难地爬山时,想上前搀扶却遭拒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因为在美国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不服老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 “elderly people”,在美国用“senior citizen”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所以,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我们用语言来学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影响着语言,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言本身。
  1.2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由于种种原因,历来只注重对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形式的讲解传授,而较少结合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特征进行语言教学。课堂上,教师也往往只注重学生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或使用是否流畅,而较少介绍语言使用的场合,较少结合语言的社会含义进行教学,割裂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造成了许多学生的语言结构是:英语单词+英语语法+中国文化背景。
  我们有许多学生学英语很刻苦,掌握的词汇量很大,语法知识也很好,但却缺乏在不同场合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经常用母语的交际习惯来套用外语以至闹出笑话。请看下列句子:
  小明:I am sorry!
  老外:I am sorry too!
  小明:I am sorry three!
  老外:What are you sorry for?
  小明:I am sorry five!
  I’ll 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我要给你点颜色看看)
  You don’t bird me, I don’t bird you ( 你不鸟我,我也不鸟你。)
  You give me stop!(你给我站住!)
  horse horse tiger tiger(马马虎虎)
  How are you ? How old are you? (怎么是你,怎么老是你?)
  再请看下列句子:
  What’s your income?
  Where are you living now?How much does the new house cost you?
  Who do you live with?
  Where are you going?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些看似正确的句子在实际交际运用中却往往让人尴尬不已。中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五千年的民族文化赋予人们广袤的思维。人们希望了解别人,同时也愿意被别人了解,所以与人交流时常会出现上述那些问题。   然而在西方,人们交往互存戒备,免谈隐私,对于婚恋、年龄、收入、生活状况等方面的问题,通常采取回避的态度。中国学生在与西方人交流时,如问上述类似的问题,则被认为是干涉了他们的私事,有时甚或遭到拒答。
  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时,教师有责任介绍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免学生机械地模仿所学内容,进而在实际运用中产生误解。
  1.3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
  目前, 我国高中英语教材的课文题材广泛,涉及西方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而且文章风格体裁形式多样,在思想内容方面也普遍具有一定深度。这就在客观上为传授文化背景知识提供了条件。
  再者,高中生们已基本具备了一定的语法知识和一定的词汇量。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能够通过查阅各种工具书籍来获得同课文有关的一些文化背景知识,也有能力及时领会老师对某些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况且,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对学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传授文化背景知识是完全可行的。
  2.重要性
  在教学中引入文化背景知识,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扩大知识视野,增长见识;更重要的是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从以往的字,词、句的侠面层次中跳出来,从文章宏观的角度整体去把握分析语篇,从而达到阅读——理解的目的。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每一位英语老师首先考虑的问题。可是长期以来,学生阅读的目标仅仅局限在字、词、句以及语法这些语言知识方面,而忽略了文章里的语言信息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可以引导学生从以语言知识为目标逐渐过渡到以语篇信息为目标上来,进而对语篇进行整体的把握,提高阅读能力。
  此外,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高中英语教材涵盖了中西方社会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多方面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把这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作一定的介绍,学生就会准确深刻地理解教材的内容;只有对文化背景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快更准确地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也才能更准确地学习和运用英语。
  例如,高三unit 6《Going West》这课,由于这篇故事涉及美国的西部开发,又是正面讴歌西进人群坚忍不拔的精神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走向西部移民的那种艰苦卓绝、顽强拼搏的精神。正是这种依靠这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最终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胜利达到了目的地。
  3.具体措施
  下面,本文就英语教学中关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试提几个方面,仅供交流:
  3.1文史类
  一度称霸于西方的英国,在其强势时期曾四处扩张侵略,伴随其扩张侵略的文化和语言便也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包括现在的世界头号超级大国美国,在二百多年前也是英国殖民地。英语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为流行的语言确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根源。人教版高中教材中,大篇幅地涉及到了英美国家的地理历史知识,就是最好的体现。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课文帮学生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如《The British Isles》、《The American South》、《Going West》等。
  3.2词汇类
  词汇是文化信息的缩影。在英语学习中,学生除了多记词汇外,还必须熟悉英语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尤其需要掌握其不同的文化内涵。
  例如:“a white lie”不是“白色的谎言” 而是“不怀恶意的谎言”;“black coffee”不是“黑咖啡”, 而是指不加牛奶的“浓咖啡”,而White cofee也并非“白色咖啡”, 而是指加了奶的咖啡。
  这是由于中西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导致的理解不同。再比如,“adult books”,从字面上看为“成年人用书”,但此词实际上是西方对大量存在的淫秽书刊的一种委婉表达,意为“色情书刊”。
  在讲到“floor”一詞时,应告诉学生,它除了当“地板”讲,还可以当“楼层”讲,但在英美两国的表达方式又不一样,美国和中国说法一样,而英国把二楼看作一楼“first floor.”,四楼叫做三楼“third floor”一楼叫做“ground floor”。而且在英美等国,人们不喜欢13这个数字(宗教原因),认为它不吉利。
  因此,在一些高层建筑和宾馆里不设13层楼,12之后就是14。
  3.3信仰类
  西方许多节日如圣诞节、母亲节、感恩节、愚人节、情人节等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这些“洋节日”大多数具有深厚的宗教渊源。
  人教版高一第14单元《Festivals》中学到了西方节日,通过这一单元,教师可以把英美国家的主要节日,及其起源、意义以及它们的庆祝方式等进行较深入的归纳和总结,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还可以通过同中国的节日对比进行记忆。
  3.4习俗类
  文化习俗在跨文化交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不熟悉英语语言的文化习俗,在相互交流中可能就会产生理解不准确、误解,甚至发生冲突的严重后果。中、西文化习俗存在很大差异,比如面对别人的夸奖,我们常常是心里高兴,但嘴上还是要谦虚几句,而西方人则会真心实意地接受并表示感谢。
  加强文化习俗和礼仪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外交往中更好地把握尺度,做到有礼、有节。人教版高一第6单元《Table Manners》中提到了西方的餐饮礼仪,通过这一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在西方宴会中如何做到文明举止,礼貌就餐。教师也可以通过和中国餐饮礼仪的对比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除了课堂上介绍补充西方文化知识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课下多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审美标准,较直观地了解外国艺术、雕刻、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利用电影和电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各阶层人们的生活,工作,交友,娱乐等情况。
  如果有条件,也可以邀请有关专家以及曾经留学或访问过英语国家的人士作这方面的专题报告、系列讲座等。 由于文学作品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文化背景又导致了不同的文学现象的发生,因此,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对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4.结束语
  语言学习离不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辅助学生解决语法上的困难,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扫除文化上的障碍。文化意识的培养非一朝之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这需要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扩展跨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一定要营造交流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意识,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最终实现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Hudson, R . A . 1980. Sociolinguistics.London: CUP.
  [2] Widdowson. H. 1989. “Knowledge of Language and Ability for Use .” Applied Linguistics.Vo1. 10, NO. 2.
  [3]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4] 顾日国.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 钟乐平,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报,1999,第四期
  [6] 潘红霞,英语与文化背景学习,甘肃日报,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这对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如何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从而达到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关键词】教育教学;课改;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在大力
期刊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确立自己课程教学吸引众多学生的教师。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一种好学精神。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动力,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因此学生对某一学科有无兴趣至关重要。除此以外,对以农村学生来说,大多数家庭都
期刊
【摘要】在职校体育课模块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法,即根据学生对项目的喜欢程度和学生的身体素质,建立升降级教学方法,解决体育教学中不同层次教与学的实质问题,使学生养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以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职校;体育教学;分层教学法;身体素质  In athletics lesson mold piece in the job school teaching practice o
期刊
[一般解法]图1所示:求阴影部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两个三角形的底已知,高未知,先求出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也就是梯形的高,通过三角形ABE的面积求高。高=三角形ABE的面积×2÷5=15×2÷5=6(cm)阴影部分的面积=三角形ADE的面积+三角形BEC的面积=4×6÷2+7×6÷2=33(cm2)或(5+11)×6÷2-15=48-15=33(cm2)還有一种方法:如图2所示,把E点向右平移和C
期刊
【摘 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要想创建一个有特色的班级,单凭班主任一个人去管理,那是很难实现的。要学会了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参与班级建设,让学生时刻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建设好班集体是自己的责任,主动去参与班中事务的管理。  【关键词】参与;引导;班级管理  班主任虽是班级的组织者、设计师,但班级管理千头万绪、繁杂琐碎。光靠班主任一个人不知疲倦地去管理,肯定不是好方
期刊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一学科理念的定位是语文改革进入到深层次发展的标志。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文
期刊
【摘 要】新课程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必须要有“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意识,全面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汲取最新的科学信息,以创新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做到“有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
期刊
小学生由于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不强,往往受到来自多方面的事故伤害。近年来,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各种新情况、新变化、新矛盾不断出现,影响小学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受到交通、溺水、拐卖、人身侵害、打架斗殴、意外事件等事故伤害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社会稳定和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保障小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促
期刊
【摘 要】《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就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就是这种新型的活动课程,为低学段学生提供了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从而使学生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学会交流,学会认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坚实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体验
期刊
【摘 要】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开展好礼仪教育实践活动。  【关键词】礼仪;社会文明;规矩;生活教育理论  礼仪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