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班级小学生的安全教育

来源 :中国教师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7770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由于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不强,往往受到来自多方面的事故伤害。近年来,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各种新情况、新变化、新矛盾不断出现,影响小学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受到交通、溺水、拐卖、人身侵害、打架斗殴、意外事件等事故伤害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社会稳定和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保障小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摆在我们班主任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所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如何切实做好班级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根据我多年的从教经验,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教师的职责,在教给他们文化知识的同时,思想、安全教育是不可少的重要的一部份,为了做好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每一个学期开学,第一节课就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从遵守小学生守则、防火、防溺水、不参加打架斗殴、自护自救、注意交通安全等方面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同时结合学生在校的实际,把安全教育渗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天天讲、时时讲,教育学生自己的物品不随意放,课间活动要讲文明,参加各种活动注意身边的人和物。组织开展防震、防火逃生等演练、使学生掌握自护自救的本领。并将安全工作列入学期工作计划,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观察,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教育纠正,真抓实练,不流于形式。让自护自救能力伴随孩子一生,让他们懂得:除了为正义不得已而献身外,任何时候都必须珍爱生命!我们不是在杞人忧天,而是防患于未然,让我们的孩子通过教育培训懂得灾害不可怕, 掌握正确的方法就可以避免或减少灾害的危害。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感染
  通过张贴安全标语、设置安全橱窗、出专题安全黑板报、布置安全科普画廊等方式,使小学生从多方面了解学习、掌握安全知识,在处处重视安全的浓郁氛围感染下培养重视安全的意识。利用生活中的小事、身边发生的事进行宣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如有的学生一遇到问题就去找老师,找家长,这是学生缺乏协调、解决问题及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表现。针对这一特点,班级里开展一些活动,教给学生方法,提倡大家自己能解决的小伤、小问题自己解决,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包扎方法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创设一些情境,教给学生当遇上突发状况该怎么处理,让学生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比如有一次我们班的一位学生削铅笔不小心弄破了手,她哭着跑来找我,我就这件事教育学生遇到类似情况自己应首先进行怎样的处理。如某个冬天,个别调皮的学生在班里烧纸取暖,搞得教室里烟雾很浓,我就趋势利用这个情境对学生进行了着火自救演练。同时告诉学生,遭遇意处险情与伤害时,需要冷静,要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学会拨打“110”、“119”“120”报警电话。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同其博斗;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万不得已,也要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利益。这对学生沉着应对突发事故,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很有成效。
  3.建立安全告知制度,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班主任的告知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把学校或班级进行的各种活动中有关安全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告知学生。如实践活动中的行走、乘车、具体的操作注意事项;体育运动中某些项目的危险性,练习设备、器材的安全性能等内容都应在活动之前告知学生。二是把校园及其周边的设施包括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告知学生。如校园内外维修改造,施工场所或临时搭建的设施,校园内外处所、场地、水电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都应及时告知学生。三是把学生的有关情况告知家长。如学生生病、学生请假离校或缺课、学生间发生纠纷或矛盾、学生的不良习气以及学生发生伤害或意外事故等,都要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四是把发现的班级内部、校园内部及校园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事故告知学校领导。班主任履行告知义务,可积极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导之以行,引导学生远离安全事故
  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形成安全行为,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远离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是未成年学生聚集的场所,是集体性生活、学习的地方安全隐患不可避免,我们要做好的就是防范于未然。重中之重是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引导学生以安全的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注重引导与规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规范学生不参与没有安全保障的、没有科学的活动,不到有安全隐患的区域活动;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远离安全事故。
  5.处处留心、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但千万不要忽视了那少部分的课余时间和课间活动。我们平时的工作就疏忽课余时间的教师值班管控,我们很多安全事故就是发生在课余时间和课间活动。认为学生该休息,我们也該休息,此时学生失控,最易出乱。因此,我们要善于空档的管理,细致入微的管理,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件的发生。
  学校安全无小事。班级安全是关键,只有社会、家长、学生、教师都树立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才能构建和谐学校、和谐社会,确保教育教学健康有序发展。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关爱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教育局资助中心的工作重点,我们应毫不犹豫的扛起这份重担。近年来,农村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很多南下务工家长把未成年的孩子寄养在亲友处,因此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来自中国儿童信息中心的报道:全国留守儿童的比例达到47.7%。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目前网上统计我们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年老体
期刊
【摘 要】汉字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开展书法教育有助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书写技能,培养审美趣味,陶冶情操修养。当下书法教育严重缺失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使传统的书法艺术教育回归到正常轨道。在语文教学渗透书法教育,把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传承给学生,是历史赋予语文教师的一项神圣使命。  【关键词】书法教育;窘迫现状;缺失原因;渗透对策  中国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
期刊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阐述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才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才能真正地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数字课堂;学生;主体地位;自主  数学新课程改革强调在教学中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知识构建的主体是学生,创新的主体还是学生,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期刊
【摘 要】当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这对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如何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从而达到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关键词】教育教学;课改;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在大力
期刊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确立自己课程教学吸引众多学生的教师。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一种好学精神。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动力,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因此学生对某一学科有无兴趣至关重要。除此以外,对以农村学生来说,大多数家庭都
期刊
【摘要】在职校体育课模块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法,即根据学生对项目的喜欢程度和学生的身体素质,建立升降级教学方法,解决体育教学中不同层次教与学的实质问题,使学生养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以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职校;体育教学;分层教学法;身体素质  In athletics lesson mold piece in the job school teaching practice o
期刊
[一般解法]图1所示:求阴影部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两个三角形的底已知,高未知,先求出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也就是梯形的高,通过三角形ABE的面积求高。高=三角形ABE的面积×2÷5=15×2÷5=6(cm)阴影部分的面积=三角形ADE的面积+三角形BEC的面积=4×6÷2+7×6÷2=33(cm2)或(5+11)×6÷2-15=48-15=33(cm2)還有一种方法:如图2所示,把E点向右平移和C
期刊
【摘 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要想创建一个有特色的班级,单凭班主任一个人去管理,那是很难实现的。要学会了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参与班级建设,让学生时刻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建设好班集体是自己的责任,主动去参与班中事务的管理。  【关键词】参与;引导;班级管理  班主任虽是班级的组织者、设计师,但班级管理千头万绪、繁杂琐碎。光靠班主任一个人不知疲倦地去管理,肯定不是好方
期刊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一学科理念的定位是语文改革进入到深层次发展的标志。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文
期刊
【摘 要】新课程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必须要有“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意识,全面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汲取最新的科学信息,以创新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做到“有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