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本教材意图把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整本书阅读已成为语文课的“正规军”,走上了“课程化”的道路。但是,整本书阅读现状堪忧,很多学生只停留在浏览内容上,缺乏深入理解。近几年,笔者尝试运用“阅读探究单”,让整本书阅读更高效、更有趣。
阅读探究单是指教师围绕整本书阅读,设计出有目标的探究性话题,并伴随学生的整个阅读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质量。
一、整本书阅读的目标
整本书阅读进入课堂,要让学生读有所得、学有所获,就要有教学目标的指引。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给阅读教学提出具体建议,依托课标的阐述,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这一目标设计理念,笔者认为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研究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宏观目标是喜欢阅读,增强主动阅读整本书的意识;提高阅读质量,培养读好书的意识。微观目标是能厘清整本书的大概内容,能说或写全书的梗概提要,这是基础性目标,也是阅读探究单设计的重要部分;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读整本书,阅读方法有朗读、诵读、默读、概读、略读和精读等;阅读策略有预测、提问、批注、图像化等;能对整本书的人物、细节、表达、风格等进行评价;积累整本书中的精彩片段,通过背诵、仿写发展语言;能利用整本书的信息或思想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问题设计的目的类型
阅读探究单中问题的设计,要以整本书阅读的目标为核心,逐步推进、激发和维持学生阅读的兴趣。笔者依据目标,总结经验,认为阅读探究单的问题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1.指导式问题
在教学中,大部分的课堂时间是用于阅读单篇文章的,整本书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个新挑战,可能遇到的问题有阅读时间的分配、厘清书本的大概内容等。因此,阅读探究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探究单中,笔者首先设计了“阅读计划表”,指导学生安排每天读多长时间,多长时间读完这本书,用哪些方法阅读这本书,这本书读几遍等,以此,保证阅读整本书顺利进行。此外,考虑到中年级学生长篇科幻小说阅读经验不丰富,要厘清全书脉络是个难点,笔者设计了“在地图上用箭头画出‘鹦鹉螺’号的航海路线图”的任务,指导学生梳理航海路线,整体感知这一本小说的框架。
再如,《猫头鹰王国1
阅读探究单是指教师围绕整本书阅读,设计出有目标的探究性话题,并伴随学生的整个阅读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质量。
一、整本书阅读的目标
整本书阅读进入课堂,要让学生读有所得、学有所获,就要有教学目标的指引。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给阅读教学提出具体建议,依托课标的阐述,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这一目标设计理念,笔者认为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研究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宏观目标是喜欢阅读,增强主动阅读整本书的意识;提高阅读质量,培养读好书的意识。微观目标是能厘清整本书的大概内容,能说或写全书的梗概提要,这是基础性目标,也是阅读探究单设计的重要部分;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读整本书,阅读方法有朗读、诵读、默读、概读、略读和精读等;阅读策略有预测、提问、批注、图像化等;能对整本书的人物、细节、表达、风格等进行评价;积累整本书中的精彩片段,通过背诵、仿写发展语言;能利用整本书的信息或思想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问题设计的目的类型
阅读探究单中问题的设计,要以整本书阅读的目标为核心,逐步推进、激发和维持学生阅读的兴趣。笔者依据目标,总结经验,认为阅读探究单的问题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1.指导式问题
在教学中,大部分的课堂时间是用于阅读单篇文章的,整本书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个新挑战,可能遇到的问题有阅读时间的分配、厘清书本的大概内容等。因此,阅读探究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探究单中,笔者首先设计了“阅读计划表”,指导学生安排每天读多长时间,多长时间读完这本书,用哪些方法阅读这本书,这本书读几遍等,以此,保证阅读整本书顺利进行。此外,考虑到中年级学生长篇科幻小说阅读经验不丰富,要厘清全书脉络是个难点,笔者设计了“在地图上用箭头画出‘鹦鹉螺’号的航海路线图”的任务,指导学生梳理航海路线,整体感知这一本小说的框架。
再如,《猫头鹰王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