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自主学习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ss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2095-3089 (2012)02-0151-01
  学生是教学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客体 ,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如果主体地位不能充分体现,主人不能真正的自主,新的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更无从谈起。鉴于此,我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良久的思考,认为学生仅靠接受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古训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也经常听人说:教师只是引路人。由此,我认为教师的作用应是“导”、“领”、“引”。
  然而再到课堂上去看看,有些教师仍是领衔主演,坚守着“我是主人”的底线,有些教师仍然滔滔不绝地讲,口若悬河地讲,酣畅淋漓地讲,神采飞扬地讲,苦口婆心地讲,口干舌燥地讲,自始至终地讲,分秒必争地讲。再看看听者(课堂的真正主人),有的装腔作势地听、有的昏昏欲睡地听。在教师舌枪唇剑的强大攻势下,在密织的火力网面前,学生只能被动地被牵着鼻子走。
  要实现从接受学习到自主学习的转变,就必须从教师观念、学生习惯、课堂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如果说,学生是千里马,而自己不主动发挥才能,只是在等待伯乐的发现和器重,那将会困于马厩而不得志。
  近年来,在国内出现了许多教改成功的典范,比如江苏的洋思中学、山东的杜郎口中学,他们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全国学习的楷模。他们成功的真谛就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潜力,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别像杜郎口中学响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我是课堂的主人”,“我参与、我快乐、我学习、我进步”的口号,这些都充分表明:只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只有学生的内因起了作用,一切才皆有可能。
  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个性张扬的过程,将打破封闭,走向开放,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千里马就要“才美外现”。自主学习使学生具有自主性,能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自身的潜力,锻炼创新、实践的能力,提高分析、总结的水平,对其合作精神、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些素养的具备,肯定会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只有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体验、品尝、感悟,才能对所获得的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并能牢固的掌握,灵活的运用。除此而外,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对学生“人”的发展,自主学习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而是一种能力,自主学习浅层理解是学生高效的完成了学习任务,掌握了知识,深层理解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有益于学生的发展。
  那么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哪?我谈一点浅显的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1 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师生的情感极大地影响着教学过程,如果教师能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课堂气氛就融洽、民主,就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感知更敏感,记忆更牢固,想象更丰富。所以,为了减少学生的心理障碍,课堂教学必须体现民主。
  1.1 尊重学生。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实实在在地爱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与学生共同学习、平等交流,让学生消除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教师高高在上,无论教师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正确的。当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一旦消除后,他们的思想工作便会活跃起来,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便会油然而生。
  1.2 培养个性。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个性发展。个性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心理品质,为了不使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遭到无情的“裁剪”,我们必须帮助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枯燥的学习生活中解放出来,还给孩子一片湛蓝的天空,为他们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欲望,为每个人提供最大限度“自主学习”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中,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 为学生主动参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的智慧和创造在于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深度挖掘每个人的个性潜能,积极促进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和指导。
  2.1 精引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活动动机、兴趣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对从事的各种活动具有吸引力。吸引力从何而来呢?这就靠教师有形和无形的力量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精妙的引入,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从而带着良好的状态进入学习。
  2.2 自主探究。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学会知识,学会求知,学会自主发展,教师必须采取开放性教学,只要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自主探求掌握的内容和方法,教师不要再讲解。质疑问难,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创新潜能的舞台。这样,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获取新知识,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其观察能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50-01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为目标,而学习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一堂成功的复习课,应该让学生自始至终掌握主动权,教师只是充当“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咨询者”、“参与者”、“引导者”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48-02  信息化时代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又是在运用知识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要在课堂中为学生构造一种主动探求知识、独立和合作解决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
【摘要】课堂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很多,教师讲授是传统的、最主要的方式;但讲练结合却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本文拟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教学中实行讲练相结合进行了论述和探索。  【关键词】课堂教学; 讲练结合  【中图分类号】G2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52-02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讲练结合却是最根本、最有
【摘要】通过实验比较的方法,旨在体育课内通过模块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克服学生硬着头皮学,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分,课上根据不同组别的教学对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发展学生身体机能,提高学生运动素质,增强困难生对上体育课的自信心有着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学; 模块教学;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
【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标准下,广泛要求中学语文教学重视课程的教育性和人文性。但就当前而言,很多中学语文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这样的语文教学必定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利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中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情感激发; 中学语文;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对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巨大的功能.运用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51-02  探究學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地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学习。探究学习是一种与传统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相对应的主动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接受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发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