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开始的数学教学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engfei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国家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把问题解决作数学学习能力的目标之一以来,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在教育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提问是学习的发端,优质的课堂提问必须留给学生可发展的空间,有一定的启发性和牵引力,能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如何在数学课堂中进行优质提问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问题;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实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受到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并成为当下数学教师研究的关注点。“以问题导学来开展对话式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主动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主动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主动对话,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的教学活动。
  一、设计什么样的问题
  1.1 开启思维——问题要有探究性
  所谓探究性问题,就是通过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方法,达到深入了解和认知数学概念、性质,发现数学规律等问题。通过探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索精神,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建立自信心,这对于培养学生形成完整的独立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1.2 级而上——问题具有梯度性
  问题的梯度性,常常是数学教学分散难点。突破重点的引线。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仅像一根链条,每个问题都是链条上的一环,环环相扣,而且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呈现梯度性。通过教师的提问,既让学生懂得是什么,又要弄清为什么,从而加深理解。问题设计的梯度性,就是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小学数学问题的设计要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层次、循序渐进的规律,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不断获得成功,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勇于探索、敢于攀登的精神。根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策略提出问题,逐步展开问题的探究,不仅可以把学生的探究活动步步引向深入,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3 展思维——问题具有开放性
  开放性问题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敏捷性和变通性,这是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的蘑要内容。问题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一是问题的条件常常是不完备的,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补充。二是问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具有层次性,多元性。问题答案的开放性,可以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有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三是问题解决的策略具有非常规性,发散性及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开放性,使学生问题解决思路不只是复制教材和教师的思路,冲破了思路封闭性和单一,形成了具有丰富个性化和创见性的问题解决方法,大大利于
  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1.4系生活——问题具有应用性
  随着数学的发展,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世界各国的数学教育也越来越强调数学的应用。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走出象牙塔,走进生活,让数学同归生活,能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注重从生活实际和学生知识背景中提出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尝试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寻求解析问题的途径,这是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问题设计的必然要求。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在拓展训练中,笔者设计了一个探究性问题:我们教室的窗户框架是铝合金做成的一个长方形,高2米,宽1,5米。它的周长与面积各是多少?如果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变化了没有?面积呢?你有什么新的发现?让学生在解决蚓题中形成一些策略。在迁移训练中巧妙分解教学难点,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还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二、问题教学的实施策略
  2.1把握真实学情,关注问题聚焦
  美国的著名学者哈尔莫斯说过,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学生在学习新知前,原有的知识经验和问题解决的经驗会对新课的学习产生重要的迁移作用。课前预习或者课前测试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真实情况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自我阅读的过程就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中心,又是一种特殊的对话活动,是学生凭借教材,在有限的空间里进行的。因此课前预习有助于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生活体验、问题解决的经验,与文本意义发生碰撞,搜集处理信息并把握意义(即读懂了什么)。当学生借助原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遇到阻碍时,新的问题也就随机产生了。
  2.2 注重对话交流,关注问题解决
  现代哲学把对话视为存在本身,人在对话中存在,意义在对话中生成,“对话本身不只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目的,对话不仅要成为一种教学艺术,而且要成为一种教学精神或教学原则。”巴西教育家保罗·弗雷德认为,对话教学首先要解放学生,把学生从被压迫中解放出来;学生解放带来的必然是民主、尊重、分享、开放、创造。这既是精神原则,也是教学的目的。聚焦问题后,要让学生亲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在主动探究、对话交流中形成问题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2.3 注重课后反思,重视问题创生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会质疑,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那么在学生亲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后,全课总结环节,教师不妨让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梳理,进行自我反思。反思有两个方面:一是检查课前提出问
  题的解决程度,二是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新问题。此环节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对话,生生交流,围绕预习活动中提出的“三个主要问题”,通过师生的共同梳理,对方程的意义、方程与等式之间的联系、方程的建模思想进行巩固、深化和延伸,最后提出了“课堂学习中,你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的后续研究问题,让学生自觉提高问题意识。
  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围绕问题所展开的教学活动,都要在钻研教材和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学习的自主探索,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从而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作为主线,以学生探索学习作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时机、方式、方法等都值得重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一个庞大而重要的课题,本身就需要教师有创新精神去开拓、去探索。
  参考文献:
  [1]钱兆坤,小学数学“应用性问题的解决”初探[A],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江苏省教育学会[c],2005,
  [2]宋冬兰,让数学在“问题”中生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
  [3]樊邦军,把身边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教学[J],新课程:上,201l(4),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论述了“以学生为中心” student-centered教改的必要性,展示了以大学学为课堂的中心,设计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向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 student-centered课堂活动 培养语言学习兴趣  一、引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ick Allwr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师生党员如何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又如何通过社会服务来促进专业成长、提升专业建设?这是党支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依托学前教育专业每周五下幼儿园的“走
《后宫·甄嬛传》为我们展现出来自于清宫深处的情爱故事与斗争,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缩影,虽然《甄嬛传》并未将善与美放在主要的位置,但是却为我们揭示出世界的规则以及潜规则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人们在虚幻的空间中寻找自己,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教育是一种社会责任,教育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教育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当教育和信息技术联系起来,教育的新模式出现了,借助多媒体技术,教育正向着更高更远的空间发展。物理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快速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物理是中学阶段锻炼学生思维模式的有效
大学生就业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后一环,就业率、就业质量及学生对就业的满意程度在根本上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如何,是衡量学校品牌的重要标准之一。技术本科院校以培养
摘要: 本文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出发,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在公示语翻译中如何在译语中体现源语的交际策略。笔者认为在翻译公示语时,译者应该熟知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及其功能意义。  关键词: 公示语; 交际翻译  随着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与国际的接触越来越频繁,而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成为了中国与国际的文化接轨方面最直接的因素,在对外宣传中的作用也愈发重要。越来越多的大中型
摘 要:分析了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符合合肥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的创新型工程实践教育——“三元式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了新模式的特点,闡述了新模式实施的保障条件、具体途径和评价标准。  关键词:三元式对接; 创新教育; 工程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早已被高等教育提上日
就我们教师而言,要让学生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并使学习在学生身上产生最佳的效益,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三个注重”是十分必要的。  一、注重师生关系要融洽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前提。新的教学理念追求的是愉悦、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思维才会被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灵性才会得以自由地放射,学生的情感才会无拘束地得到喷薄……  在课堂上,常常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阅读量与篇目有了很具体的规定,对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宏观而言,阅读和写作一样是没有“定法”的,但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也和作文起步一样,又确实有“法”可依,笔者以为优化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紧扣教材,把握特点,指导方法,强化训练。下面就利用有效途径,提高阅读能力,结合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摘要】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心理社会、临床表现、治疗、护理等各方面均与成人有许多不同之处,且各年龄期的小儿之间也存在差异,如何合理安排儿科护理课程,在有限的课时里,让护理、助产专业学生掌握常见儿科常见病的知识,并使儿科护理理论与实践二者有机结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儿科护理 教学方法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