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6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注重立足本校的实际教学能力,为了促进本校教学能力提升,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并注重具体实施的自主性以及选择性,真正让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并获得较为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那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强调建立三级课程,也就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而从实际的角度来看,教师执行的往往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更多的是提供补充,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校本课程只具形式而没有实质性内容.在这样的实际背景之下,对于高中数学学科一线教师而言,最为现实的选择是在自己的教学中,形成科学的课程理解,并在科学的课程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了课程资源的支撑,那么课程的理解与实施就会变得更加顺利.这就是有研究者所强调的:课程标准是贯彻国家意志、实施素质教育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因而,学习、解读并结合教材开发和建设数学课程资源便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正处于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作为教育教学的远景目标,核心素养以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正成为引领高中数学学科教学发展的一面旗帜。因此基于核心素養的培育,去理解与实施高中数学课程,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一)增强高中生的综合素质
  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是以人为本。通过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在尊重学生的数学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更为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以及创造性,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认识到个人在数学学习中思维的局限性,并在与他人协作的过程中,更为全面地认知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协作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双重提升;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让他们充分运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将学习看成是一种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打造具有特色的高中学校
  中学校可以构建多样性的主体课本授课模式,即可以结合具体教学情况,让学生、家长参与到相应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并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以及方式调整,构建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模式。与此同时,校本课程的构建应具有一定的弹性。教师可以构建具有评价性的校本课程体系,即构建“实践,评价,再实践”的校本课程体系,从实际的教学角度入手,进行相应课程的构建,从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促进校本课程的完善,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二、形成“统一教材+校本教材”形式,形成教师特有的教学特点
  仅依靠统一教材,能力再强的教师也难以真正做到全面教育,只有融合专家力量形成校本教材,才能让高中数学教学更系统、更全面。例如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教学里,可以通过银行复利、环境保护、放射物蜕变、药物吸收规律等形成校本教材,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用在哪些领域,有什么作用,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能力,而这也是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在校本教材当中允许存在视频、音频等信息载体,这样才能保证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之内,而且教师要给予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得素材,利用信息技术活化课堂的机会,也要鼓励学生通过慕课形式扩宽知识领域。
  三、倡导问题驱动团队协作操作模式,发挥教师全程参与引导的主导性
  数学建模教学涉及的操作模式有:讲述启发式、操作引导式、交流探讨—实践活动式、专题作业/报告式、自主课题式。问题驱动是建模教学的动力源泉,所以尽管建模教学的模式较多,但是其核心是问题驱动下的学生体验式教学,因此下面就这种主要教学模式进行简要的分析.教师在建模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多种角色,而在具体的建模活动开展中则扮演着教学指导者的身份.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思路和想法,在其恰当时去验证,不恰当时进行辅助改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勤于在教室里踱步,认真聆听小组间学生的讨论,及时记录并在恰当时机评估每个组的进程.当听到某个小组的方案已经走向偏离状态时,教师需要注意方式妥善地处理这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度,这时可以采取给予学生正面引导的方式,比如添加一些学生未考虑到位的因素,让学生检验自己的模型是否存在问题,这样的引导对学生而言是积极的,学生也容易接受并采纳,当然也可以将问题抛给其他小组,并让其他小组评估模型的可行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应从不同的角度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凝结各方面的力量,如,运用网络,寻求校方的支持,并与同事共同参与到校本课程的问题探究中,真正构建符合学校实际、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校本课程,激发他们的学习能动性,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谢雪晶.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J].试题与研究,2019(28):137-138.
  [2]吴福周,王伟.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9(97):67-68.
  [3]李德平.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46+48.
其他文献
指导老师 / 孙冬梅  我家的大黄狗名字叫可可,今年五岁了,我非常喜欢它。  可可长得十分漂亮,它身上淡黄色的柔顺毛发,像是披了一件侠士的披风,威风凛凛;它的四肢是白色的,仿佛穿着两双笔挺的战靴,潇洒利落。  虽然相貌堂堂,但可可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安静吧,它确实很乖。它会找个舒服的地方,站在那里歪着脑袋看着我们,一看就是半天。可是,当它想出去玩耍时,它就会在小路上、院子里欢快地跑来跑去,連饭
指導老师 / 于 娜
期刊
供稿 /《小老鼠西比琳》(中國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摘要:县域高职院校由于其天然的优势,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职能的发挥能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因此,需要通过顶层系统设计,全方位服务社会需要;政产学研合作,全方面对接产业需求;政策支持引导,全过程保障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县域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背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就其本质而言,
摘要:目前我国有实施相关标准,对于学生语言素养提出要求,這表明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社会的发展,国家教育的进步都有帮助。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阅读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一大重要部分,这就要求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是和教学策略对小学生进行培养,为了实现更高效的教学,教师可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阅读  中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模式已发生了变化, 对教育的空间与时间影响最为重要。为此,班主任应改变教育制度,可通过多种方式查询教育专家的管理制度,以便筛选出适用的方案,创设出新颖的教育方案。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发现,自主管理制度是最适用高中群体的,能够弥补传统的不足,便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关键词:自主管理;高中班主任;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高中是人生转折点,对学
摘要: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主要侧重师生之间的高效互动,并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引导和学习引导。初中数学在学科理论内容上已经具备较强的思维逻辑特点,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基础性公式理论,还要在思维上具备灵活性与缜密的逻辑性。在现代学科综合素养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与创新,使学生可以较好的互动课堂上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本文根据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特性与开展方式展开不同角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教学中,我们常谈的“三线”指问题引领线、合作探究线和评价反馈线。“四环节”指学情诊断,组内对学,班内群学,建构生成。“三线四环节”教学方式是以此为主要设计思路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此,笔者主要就“问题引领线”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的方式。这样,整堂课上,学生一直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思维被束缚在教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信息化技术渐渐的走进学校的校园。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了很多教师的教学工具。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声音、画面与文字结合,展示出一定的声像效果。利用多媒体助力小学数学教学有着很明显的优势。多媒体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形式,给教师授课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除此之外,多媒体引入教学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篇文章从多媒体角度入手,分析了多媒体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关键
摘要:小学数学中,应用题占比很多,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可以加强应用题的训练,让学生们学会分析应用题的关键信息,把握解题思路,使学生们突破应用难点。假设法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应用属于常见类型,也帮助学生们在解题上有了顺向思维的方法,减轻了数学分析的难度。因此,在数学应用题中,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掌握好假设法解题的方法,提高学生们对数学分析和解题的能力。  关键词:假设法;小学数学;应用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