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汉双语教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nchou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藏汉双语教育是我们藏民族语言教育中的一种类型,同时也是藏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命题早已在藏族教育界达成共识。众所周知,藏区教育的难点在于藏族教育,藏族教育的难点在于藏汉双语教育。所以发展藏汉双语教育不仅要客观、认真、科学地分析和总结经验,还要改进不足,更要从藏族教育的实际出发,使之不断完善。
  关键词:藏族;双语教学;必要性;思考
  1.引言
  语言是体现一个民族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国,语言种类繁多,在少数民族地区,多以本民族语言为主要。民族语言代表着民族自身的文化发展,民族语言是发展的基础,是知识的保障,是民族平等的具体表现。然而,由于民族地区学生以本民族语言为母语,对汉语言接触少,语言的差异性造成了各民族之间交流的障碍,开展双语教学是消除交流障碍的有效方法。双语教学是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它是一种文化的传递,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以藏汉双语教学为主,是在藏族聚居地区针对民族学生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以藏语为基础,在掌握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通过汉语学习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增进民族之间的交流,繁荣民族多元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开展藏汉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幼儿园开展藏汉双语教育教学,这是由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只有做到汉藏双语同步教学,才能够有效提高藏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其必要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2.1有利于提升藏区人民整体的汉语水平
  藏区人民最普遍的语言是藏语,因此他们对于汉语的学习时间和程度就相对有限。在幼儿园开展藏区双语教育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普及汉语普通话。更主要的是可以更好地提升藏族人民整体汉语水平。汉语是我国的母语,应该被广泛的普及。而藏语带有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民族宗教特点,但是和汉语的有机结合将大大促进藏区孩子学习汉语的能力。
  2.2有利于各民族的文化建设和共同繁荣
  文化的大发展和大融合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建设和共同繁荣。开幼儿园展双语教学,是实现藏语和汉语的双重教学的基础,更是促进各民族之间人民交流的保障。往大了说,藏区双语教学有利于实现我国各民族的文化融合,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发展。故而,展区双语教学实现了藏族和汉族之间的无障碍沟通,也大大促进了藏族地区的教育教学事业发展。
  3.藏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藏民族地区,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双语教育的政策支持,藏汉双语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学过程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3.1认识存在偏差。影响藏汉双语教育发展的认识偏差来自于家长、学生和社会。在藏民族地区,许多家长由于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偏差,对汉语言的认识肤浅,认为学习汉语言的意义不大,平时与孩子交流中使用藏语,有的家长根本不会说汉语。也有部分家长普遍认为,子女学藏语文,升学途径狭窄,将来就业找工作困难。学生注重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性,认为藏语文不是不好,而是现实中感觉不实用,学好汉语和英语,有利于个人长远发展。来自孩子家长认识上的偏差会阻碍藏汉双语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3.2基础教育薄弱。藏汉双语教育可以说是藏民族教育的奠基工程,其数量和质量决定着藏民族教育的发展和效益。在藏区,很多幼儿园还没有统一开设藏汉双语教学活动,各幼儿园之间发展不平衡,有的学校开展了双语教育活动,但是双语教育规模小,效益不明显,从数量到质量都难以达到国家的教育标准。种种原因导致了农牧地区藏汉双语教育总体水平偏低。
  3.3教学体系不全。在藏民族地区,藏汉双语教育教学还没有形成从学前教育―小学―中学―大学相互衔接和有序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教材发行渠道不畅,教研工作滞后,这给我们的藏汉双语教学带来较大的困难。
  3.4师资制约明显。造成藏汉双语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师资缺乏且不稳定是根本原因之一,表现在数量不高、质量不高、外流现象十分严重。双语教师的专业技能、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和总体素质有待提高。
  4.促进藏汉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4.1正确认识藏汉双语教育的作用。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而双语现象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藏族教育如果完全实行封闭的本民族母语的单语制教学,就很难适应当今世界和社会的大发展,很难适应西部大开发藏区大发展的需要。从长远来讲,也不利于藏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因此,藏族教育不仅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要坚持并加强藏汉双语教学工作,而且在双语教学的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就必须引起認真地思考和研究。其目的在于藏族教育努力做到“鱼和熊掌”兼得,培养千千万万个藏汉兼通乃至精通,还懂外语的“三语兼通”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双语人才,从而提高藏族的整体素质。
  4.2注重人文教育,营造文化氛围。汉语言的魅力在于传承,在于其千年不腐的文化精魂。在幼儿园中进行人文氛围的情景设置十分重要,人文氛围的设置可以依照以下标准进行设计:目标定向原则、生活化原则、游戏化原则、活动化原则、家园同步原则及师生同构原则。目标定向原则的意义在于对课程组织的深刻理解,人文教育是在课程组织中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幼儿的一种方式,体现在教师对何为文化的理解上。红原县是藏文化较为浓厚的地区,主要经济收益来源于放牧,当地居民对自然环境有着深深地依赖,从而受汉家的农耕文明影响较少,但这并不影响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传承,我们幼儿教师要明确文化广角的活动主题,进行详细分类,例如爱国主义情怀渲染的历史文化主题月、民族凝聚力促进的各地物产风俗月和民族认同感培养的华夏大川宣传月等。
  4.3坚持多渠道并举,解决双语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从藏汉双语教师队伍现状来看,加强藏汉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应当是多方面的,绝不能仅仅依靠一种形式。一是抓住培训环节,集中搞好在职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现有的双语教师依然是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二是抓住培养环节,努力提高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少数民族教育质量。从双语师资的源头抓起,严把“入口关”,为基层培养输送合格双语师资。三是抓住教师入口环节,不断拓宽幼儿藏汉双语教师的补充渠道。
  4.4选择合适的双语教学模式。选择合适的藏汉双语教学模式是开展藏区双语教学的重要要求和体现。这主要是因为藏区孩子的学习思维,认知规律、性格特点以及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都和汉族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我们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必须要选择符合藏区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便于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积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待不同情况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政策。例如对于一些汉语比较擅长的孩子,可以实行更高层次的教学,让其接受更多的汉语知识。对于那些不擅长汉语的学生则由浅入深。逐渐实现分层教学的双语教学模式。
  5.结束语:
  总之,藏汉双语教学的有效开展是一个关系到我国少数民族国家政策的教育大事,理应受到广大相关教育人士的重视,藏汉双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是语言交流和沟通是前提。藏民族地区的主要对象是藏族学生。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针对藏区的实际情况,采用藏汉双语教学法,否则,提高藏区学前教育质量只能是一种空谈。为了让藏族孩子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也只有运用藏汉双语教学法来促进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
  参考文献:
  [1]杨嘉铭.四川藏区藏汉双语教育教学概论[J].康定学刊,1996(03)
  [2]陆赵钧.幼儿园教学系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教育自人类音乐诞生之日就已经产生,并存在于人类劳动和社会生活中。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产生了许多经典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著名教育家。我国当代的声乐教育也是产生于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教育之上。然而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化的世界,应接不暇的外来文化不断地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在教育方面,西方的教育理论系统不断占据着中国教育界。在高校声乐教育方面,培养了越来越多热
期刊
【摘要】:“互联网+”是当代社会信息化与教育国际化发展对当代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教育教学方面,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体育教学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高校体育教育也将面临着新的改革。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辩证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对“互联网+”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可行性。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体育教育;可行性  1 “互联网+”与高校
期刊
【摘要】:应用文写作课程是大学语文课程中一门技能型课程。目前高職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效果不是特别理想,突出表现在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兴趣不高。本文拟从艺术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各项实践中发掘符合学生需求的项目任务,探讨利用项目驱动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实现教学初衷。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实践;综合素养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会写工
期刊
【摘要】:史料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基础材料,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载体。史料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历史教学方式,通过恰当的史料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精神、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历史、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历史学科;史料教學;重要性  “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所依据的材料,包括各种典籍、碑文、图表、绘画、壁画、刺绣图案等。史料是中学历史教学
期刊
【摘要】:自然拼读是国外说英语国家一种常用的语言学习方法,它利用发音与字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语感、拼读、拼写等能力,这对于中国小学生的英语教学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基于此,本文从自然拼读法的基本含义入手,接合其教学优势,对教学中的应用途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小学英语;应用优势;应用途径  一、自然拼读法的概述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单词记忆是语言学习的起点,也是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尤
期刊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高校大学生是就业的主力军之一,他们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学生个人成长成才和社会发展稳定的重要因素。而面对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部分学生产生的心理困境,给高校就业工作带来考验。因此,了解高校学生就业心理困境的预防和调适措施,建立全面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就业心理;困境 ;预防;调适  201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以及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不断被重视与提高,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对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成为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与重点。互动式教学模式不断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得到尝试与探索,本文试图通过寻找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模式,以提高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互动教学;意义  一、初中英语互动教学的意义  第一,初中英语实施互动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至关重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小学生的写话能力:多体验,诱发写话的兴趣;多阅读,学习写话的方法;多观察,拓宽写话的空间;多鼓励,激发写话的激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观察;阅读教学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
期刊
【摘要】:高中教师以及学生面对高考的压力,往往把注意力都着重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对于体育课往往抱着一种玩以及浪费时间的心态,基于此,高中生的体育素质也普遍偏低。在我国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高中体育已经被纳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体育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致使高中生的体育素质以及其综合素质未得到全面提高,本文就高中体育教学中仍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所采取的措施做了
期刊
【摘要】:在我国新一轮高等教育體制改革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引导、文化普及、政治教育成为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重要举措。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健全大学生的认知架构成为了当代教育者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以政治教育为导向、文化熏陶、价值观引导为手段可健全大学生的思想认知架构,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鉴于此,本文就新时代中如何深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展开详细探讨,并提出具体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