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未来中国生命线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e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钟摆教育下岌岌可危的生存,究竟何方才有光亮?放眼世界,世界教育革命的崛起,课程的改革机制,掀起的浪潮盖过经济发展的呼声。我国也不例外,教育体制、教育方法、教育意识成功地拖拽与制衡着综合国力的发展。改革的浪潮将教育推向何处?将师资寄予何等的厚望与希冀?将学生的发展看待得怎样是非曲直?行政决策要求教育改革,改革反过来促进科学社会的发展,这是社会对教育深度与广度的迫切要求。无可厚非的是,在而前的课程实践中,我们寸步难行,要想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就必须考虑和激发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去引领、去分享、去创造,这是课程改革的发育温床。
  一、推进教育领导融积模式的建立
  学校是课程的标签,是课程改革的土壤,课程依托于学校,学校凝聚教育工作者的力量。让学校颇得社会、家长、学生、社区的普遍认可,最核心的是领导班子。有人说:有经验的校长抓课堂,缺经验的校长抓门房。把主要精力放到课堂,将教育的眼光投向课程改革,狠抓课堂教学,践行课堂改革理念,将教研组进行切实有效地资源整合,通过各级各类培训学习,为原有的教育缺口“补足养分”,给优质的标榜课堂“添砖加瓦”。
  二、“垂钓式”的教育
  教育有模式,但并没有程式化,在教育模式的定位中,我们始终在寻找一个可行的的资源整合模式,去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是生搬硬套地圈定于这样的模具之中。课程需要程式,但绝不是绝对的膜拜。在制度下的创新与改革,以课程为中心的思想还在不断延展。
  垂钓,顾名思义愿者上钩,将课程改革的任务中心定位在一个历史的高度,在当下的教育模式下还相形见绌,把只追前一名作为教育心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变革中找到切实可行的转变方法。也许,有这样一种老师,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就已经抱着追寻的心态来学习,那么,也应该有一种教学模式是师生所共同祈盼的。把外在的推动力变为内在的向心力,在反复检验、摈弃与创新的制度下建构一个具有学习号召力般的“磁场”。
  三、重视生命教育
  教育可以恢复人性完整、建构和谐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从而达到科学与人文的和谐统一、理性观念与艺术精神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和谐统一。但教育又是人文化的,它所辐射出来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以它为范本,作为这些教法成功与否的参考,始终以人为本,重视生命的教育,幸福的教育,课程改革也必须站在人文科学的领域,获得人文情感的交流,让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辅相成。
  四、教师——课程改革的奠基者
  教师是承载改革灵魂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强化课程意识,是每个一线工作者的改革保障,通过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生学习的专业标准的硬性要求,将教师打造成课程资源的决策者,课程目标的建立者,课程方法的开拓者,课程实施的引导者,课程价值的拥享者,以研促教,从微观上把握课程实践,把课堂教育纳入课程变革之中。
  透析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把繁复的、拘泥于形式化的教育内容可操作化、可持续发展化,本着“一切为了孩子”原则,将课堂变身为活动的场所,思考与体验相结合的基地。那么就课堂本身而言,凭借教育者的智慧经验,以西学为范本,融汇评价,颠覆狭隘的的教育思想,撬动常规的课堂形式,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高举“练能”旗帜
  站在“教育要面向未来”的视角,慎思“知识为先”的发展观念,让“能力为重”登上历史教育的舞台,抓体验,重过程,轻成效,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线教育工作者深知课堂不改不行,捆绑教材的思路和方法早已行不通了,从“生命课堂”的意义来看,孩子在课堂上不是收音机,而是知识的建构者,将“说——动——思”贯穿于课堂学习的始终,践行于课堂改革的学科学习,提高孩子们参与知识构建的能力、践行社会活动的能力。一堂好课,一堂孩子们主动参与的练能课,是教师有意识地将练能意识内化到课堂改革之中。
  (二)将合作学习“形象化”
  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通过自主构建、合作探讨、集体发言等形式展开,学生的主体作用能较大发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孩子们在健康、互助的环境中尽情成长,其实合作学习仅仅是一个载体,目的是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与人合作的轻松愉悦,树立互助和小小能手意识,并无限延伸了人性美的光辉。
  (三)使和谐共生渗入课堂教学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的比拟如同教育教学发展史中的学生与课堂,在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谐共生理念中,我们仿佛也找到了课堂改革的新契机。
  师生关系在课堂改革中的地位已发生变革,以学生为中心轴,教育教学的一切手段理应服务于学生,注重情感交流、态度和价值体系的维度发展。李镇西老师说: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离开了感情,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在他的随想录中,我们也随处可见他的点点童心,只有教育者俯下身子,与孩子们和谐地交流、活动,共同地去参与课堂改革,才能真正地去预见改革的蓝图。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小宇宙,让小宇宙爆发需要导火索,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激发和从善如流,更需要孩子之间的情感迸发,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寻找一个情感“着火点”,让教学设计给予价值观展示的平台。
  五、勤于笔耕——艺术人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反思教育不仅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是整个社会体系承载的必要任务。以陈述性的方式呈现教育亮点,以自省式反思的目的揭示教学的策略方法,自我生成。将潜伏在教育环节里的潜法则、潜理论潜意识地“耕种”出来,并不断利用“种子”反作用于教育实践。
  课程实践不断生成问题,只有俯下身子做教育,以学生之名发展教育,用行动改革教育,在教育体制一体化的进程中倾注思想,超越课程意识,从而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形态的发展。
其他文献
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万丈高楼平地起”,它是学生进一步接受教育的基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从根基抓起,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这不仅关乎学生个人命运,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亡。“教育从娃娃抓起”,邓小平同志的这句话,点出了学前和小学教育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小学一年级教育教学实践出发,研究和分析了家校合作语文教育模式。  一、家校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剖析  当前,家校合
期刊
多媒体以其强劲、猛烈的势头走进了农村中学。作为农村青年教师,我们应该告别“一支粉笔走天下,只落得两袖清风一身粉笔末”的形象,应该适应教育媒体的现代化趋势,把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制作课件、运用网络,达到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所需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理想的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场所,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下面结合自己的在课堂教
期刊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反映。一旦学生对科学中涉及到的事物比较熟悉了解时,就会体验到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反过来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向往科学的积极性。小学生尤其需要培养这种情感。  一、从观察认识中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情感和认识过程紧密联系着。客观事物只有当它被认识了的时候,才有可能引起人的情感。遵循这一心理学观点,我就选定让全班同学都观察到的事物,指导学生观看中央电
期刊
朱光潜指出,美和美育是人生艺术化、人心净化的必由之路,因此,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教育界应该把审美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放在重要地位。我们应该针对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从如下几方面展开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一、培养健全的审美意识  在阅读和分析学生作文中发现学生对美的认识单薄而层次较浅,偏离美的本质。培养健全的审美意识,可以发掘社会生活中固有的美来启迪人性、启迪人心,培养高品位的生活情趣,提升人艺术化、美
期刊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一提习作,学生就眉头紧锁,头脑中不停的闪现“写什么?”要解决这一难题,得看作者平时是否注意作文素材的积累,注意了“厚积”提起笔来就会“薄发”,反之,那真是“无米之炊”了。究竟如何才能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关注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无处不在,素材无处不有。正如中国大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生活如源泉
期刊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的日益恶化,已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初中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社会经验少,可塑性较强,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地理教学在这方面起着别的学科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教材中渗透的环境教育内容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环节。  一、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环境教育内容  (一)环境认知教育 
期刊
一、当前中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  斯霞有著名的“三品之说”,即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当前中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是不尊重父母和老师、不关心他人、以自我为中心;二是懒惰、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三是盲目攀比、贪图享受;四是社会责任感不强、爱国情感淡化。  二、对中学生开展德育的必要性  2004年,中央接连颁布8号文件和16号文件,就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出
期刊
2014年9月4日,千呼万唤的高考改革方案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讨论。众多声音中,有肯定,也有质疑;有高兴,也有哀叹……每一条细则的变化,必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的。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要任务自然是详细解读高考改革方案,领会精神,思考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该如何开展,以促进学生在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笔者认为应该把握以下三点。  一、认清社会形势,把握育人基本原则  《国务院关于
期刊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发出这样的感言:“不学礼,无以立”。良好的交往礼仪不仅代表一个人的综合素养,还直接影响交往的效果。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从小对幼儿进行礼仪的培养,有助于她们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化生活。如何进行幼儿礼仪的培养呢?现在作出以下几方面探索。  一、为孩子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时期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点还没有形成,不论受到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还
期刊
一、形势分析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倡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运用能力。  众所周知,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都与词汇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动用各种器官来记词汇,尽量做到眼看、耳听、口说、手写共同作用。学好外语其实并没有什么捷径好走,只能多看、多听、多读、多写,但却可利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情感来帮助我们来记忆单词,最终达到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