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积累素材策略的研究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lil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一提习作,学生就眉头紧锁,头脑中不停的闪现“写什么?”要解决这一难题,得看作者平时是否注意作文素材的积累,注意了“厚积”提起笔来就会“薄发”,反之,那真是“无米之炊”了。究竟如何才能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关注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无处不在,素材无处不有。正如中国大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入溪流,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我们要关注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世界,才能使它成为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宝库。”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人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性格特征,生活习惯;勤于发现身边景的千变万化,夏天的树与秋天的树的色彩有何变化,春天的雨与夏天的雨有何不同;善于思考身边物的来龙去脉,如班规班训的作用是什么?学校艺术长廊意义何在?教室里的名人名言有什么激励作用?伟人头像让你想到了发生在他身上的什么故事?弄清楚身边事的前因后果。沉淀自己的感情世界,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倾诉自己的真实感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大语文观”,让他们时时有作文,事事想作文,处处在作文。让学生把学校,社会,家庭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细心地描述下来。
  二、广泛阅读,积累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就要组织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要有机相融。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阅读中学到的好词、佳句、美段、文章层次结构、中心内涵及写作技能灵活运用到写作中来。可见,广泛阅读对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书中包含着生活,包含着社会,读书就是间接地观察生活,认识社会,体验情感。广泛阅读,从课外读物入手,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但学生不能盲目选择课外读物,教师必须有针对性的推荐相应的课外读物,如寓言童话、名人名言、中外名著、科普读物、儿童文学、唐诗宋词等书籍。让他们在书海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掌握写作技巧,获得从未有过的知识和间接地生活体验。广泛阅读是积累素材的捷径,教师应该组织好学生怎样去进行课外阅读,安排学生读书时,加以指导,先要求他们边读边思边摘录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如摘录好词,佳句,美段,并且把体材不同的:写人,叙事、记景,状物;描写手法不一样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分门别类。其次,要注意积累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内容,文章内涵。鼓励他们在这些读物中多看,多读、多思、多想、多记、多背。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储存写作素材。使他们在生活中完善自己,在阅读中陶冶自己,在写作中提高自己。
  三、体验活动,积累素材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作文教学创造性的最佳体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自体验,积累写作素材,写出的文章才会更真实,更深刻。教师要为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如语文实践活动:词语接龙,诗歌的背诵和朗诵比赛,定期班学习简报,讲故事比赛;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名胜古迹,游览风景区,探亲访友,了解民风民俗;文体活动:歌咏比赛,运动会;游戏活动,娱乐活动等。记得三年级有一单元作文要求写调查报告,究竟该如何下手给学生讲呢?我思来想去,与其给学生滔滔不绝,就算讲的口若悬河,他们不一定会写。我就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临大自然,把它们分成几个小组,去不同的地方观察水的污染情况,一个小组去江边取水,一个小组去小河里取水,一个小组去小沟渠里取水,然后让他们把水放在瓶子里,闻闻水的气味,看看水的透明度。过几个小时后,再去观察,看看水有什么变化。最后让学生通过访问,咨询,在网上查资料等方式来解决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学生亲自体验,亲身感悟,让他们明白,对身边的事物要处处留心,时刻要做到目中有人,眼中有物,多参与实践活动就会有写不完的素材。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也解决了学生积累素材的短板问题,写出来的文章既真实又生动,真可谓一举两得。
  四、漫游媒介,积累素材
  现代社会是科技飞速发展,信息量传播最丰富的时代。网络、影视、音像、杂志,图书这些媒介及快及慢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也走进了课堂。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信息储备量,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这些媒介中获取丰富的作文材料,利用网络媒体,让学生了解大千世界的奇人奇事,关注网络新闻,阅读“人物写真,”了解各地风俗民情,收集名人轶事。电视节目形象可感,生动更有魅力,它能强烈地吸引小学生的视觉,听觉,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我利用电视媒介这个学生的第二课堂,让他们必看“焦点访谈”“新闻点击”“东方时空”“探索与发现”“少儿节目”等优秀的栏目,了解外面精彩纷呈的世界,广泛涉猎,认真筛选和处理,促进学生对作文素材的储备.
  五、放眼文艺,积累素材
  文艺创作日新月异,文艺现象层出不穷,他以感性的,形象的方式反映现实。它不仅能表情达意,还能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感性体悟,运用丰富的想象思维以及理性的直觉,灵感,顿悟来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阅读美妙的文学作品,思考其中的思想内涵;静听舒缓的或者跌宕起伏的音乐,想象音乐中呈现的画面;欣赏优美的舞蹈,它诉说着怎样的故事;观赏精美绝伦的美术作品,写出画中人物的神情、体貌、动作,然后洞察其内心;观看具有代表性的影剧,了解当下。这些形形色色的文艺作品呈现在学生面前,无不在学生心中激起想象的涟漪,撞出思维的火花,对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大有帮助。
  总之,无论采取哪种吸收方式,都能加大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只要坚持不懈的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勤于思考,喜欢阅读,重视实践,定会捕捉到丰富的素材,学生提起笔来得心应手,不怕写不出真挚感人的文章来。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现代社会,知识不是单一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
期刊
孔子在《论语·述而》里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构建语文学习小组进行探究学习正是基于学生自身不完全相同的知识积累经验、不完全相同的思维方式、不完全相同的能力,通过相互学习,相互探究,从而达到课堂学习目标。这种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体验过程,所以,效果高效,经验持久,知识与能力固化持续。所以,这种学习方式值得推荐。下面就语文小组探究学习方式作一个简单介绍。 
期刊
语文作为技工学校基础课的主要组成部分,蕴藏着各种形象化的具体感性知识,承担着审美教育、道德教育、传承传统文化和为专业课程服务等多重任务,是培养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工具。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字、词、句的分析讲解的比重较大,突出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要保证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其职业发展平衡,语文教学中必须增加学生角色体验意识,丰富其体验的经历,使学习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更具情境性、更为多样化,促
期刊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这种“渔”在语文自读课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语文自读课的地位及作用  初中语文课本里有很多标有*号的自读课文,教师可以用一课时完成。这些课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自读课文在
期刊
情境创设从前期教材内容的导入,延续到课堂情绪全过程的感知体验,一直发展到学生主体性知识体系意义的构建,情境的创设贯穿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始终,它的运用给思想政治课注入了一股新的血液,带来了无限的活力。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期刊
要上好一堂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很重要。要改变政治课难上的现状,课堂语言艺术的运用尤为重要。我想我们教师应从课堂教学语言开始实施,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  我们国家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体制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给政治教师和学生带来许多困惑,这些困惑有来自理论方面的,也有来自实践方面的。政治课变化大,政治课难上,政治教师难当,已成为众人的共识。而我们教学的对象又比较特殊
期刊
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万丈高楼平地起”,它是学生进一步接受教育的基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从根基抓起,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这不仅关乎学生个人命运,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亡。“教育从娃娃抓起”,邓小平同志的这句话,点出了学前和小学教育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小学一年级教育教学实践出发,研究和分析了家校合作语文教育模式。  一、家校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剖析  当前,家校合
期刊
多媒体以其强劲、猛烈的势头走进了农村中学。作为农村青年教师,我们应该告别“一支粉笔走天下,只落得两袖清风一身粉笔末”的形象,应该适应教育媒体的现代化趋势,把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制作课件、运用网络,达到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所需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理想的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场所,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下面结合自己的在课堂教
期刊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反映。一旦学生对科学中涉及到的事物比较熟悉了解时,就会体验到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反过来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向往科学的积极性。小学生尤其需要培养这种情感。  一、从观察认识中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情感和认识过程紧密联系着。客观事物只有当它被认识了的时候,才有可能引起人的情感。遵循这一心理学观点,我就选定让全班同学都观察到的事物,指导学生观看中央电
期刊
朱光潜指出,美和美育是人生艺术化、人心净化的必由之路,因此,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教育界应该把审美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放在重要地位。我们应该针对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从如下几方面展开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一、培养健全的审美意识  在阅读和分析学生作文中发现学生对美的认识单薄而层次较浅,偏离美的本质。培养健全的审美意识,可以发掘社会生活中固有的美来启迪人性、启迪人心,培养高品位的生活情趣,提升人艺术化、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