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释放学生的潜能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mh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让学生积累起丰富的活动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实践,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学习热情,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一、例子,让学生自己举
  自主探究的关键是,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从而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的认知水平与已有经验联系起来,实现知识与生活的高度融合.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的感悟出发,举出贴近自己生活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的真谛.例子让学生举,就是要实现学生认知的内化,用自己的生活引领数学学习,帮助学生自主创设学习情境,发现数学的本质,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
  例如,在讲“正数和负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找出身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从而加深对正负数的认识与掌握.有的学生举例:在银行对账单中的收入与支出,存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有的学生举例:在温度计上有零上和零下之分,可以分别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它们;还有的学生举例:当向东走用正数表示时,向西走就可以用负数来表示,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从而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问题,让学生自己提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使学生从新的角度来看待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相交线与平行线”时,有的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平行线的概念中,为什么要加上“在同一平面内”这几个字,能去掉吗?这样的疑惑,可能很多学生都会有,真正提出这个问题,说明学生进行了思考,而还没有得到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教室内的墙角线为素材进行观察与思考,从而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在空间范围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也不一定平行.由此,帮助学生认识了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的不同,也帮助学生领会到数学的严谨性,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操作,让学生自己做
  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重大飞跃.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但是它们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不能以此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经历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做中观察、思考和发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多边形及其内角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四边形着手,动手操作将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的方法,从而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有的学生沿四边形的对角线剪开得出两个三角形;有的学生在四边形一边上取一个点,再与另两个顶点连线并剪开;有的学生在四边形内取一点,与四个顶点连线并剪开,都可以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以此思路为指导,在探究更多边数的多边形时,学生就可以顺利完成操作,将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并总结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感悟了其中的转化思想,提升了学习能力.
  四、方法,让学生自己说
  自主探究的过程就是学生呈现自己思维的过程,将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展示的过程.在教学中,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说出自己的思路与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动口表达能力,实现数学语言的相互转化.在自主探究数学方法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获得了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感悟了数学的思想与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总之,自主探究,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丰富了课堂活动.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感悟到其中的思想与方法,这是教学的根本.
其他文献
圣诞节快到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可开心了.它们在家门口放上了漂亮的圣诞树,在房子内挂满了彩带,准备过个快乐的圣诞节.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旨在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对于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靠单纯地讲授,不利于学生掌握技术、体验设计,课程的特色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如何更好地完成通用技术课标提出的教学任务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探索出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技术实践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即通过确立制作任务,让学生在教学中思考制作任务,在制作中思考教学内容,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制作任务驱动
一、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探究光在水流中的传播情况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狡猾的狼在寻找食物时,被捕兽器夹断了尾巴.rn狡猾的狼被夹断尾巴以后,感到没脸出门,就想出了一个坏主意:如果所有的狼都没有尾巴,那我的缺点不就不成
摘要:顿悟是灵光一现,是创造性思维与化学问题相结合,创造性地重构图景实现在原有认知上的突破与飞跃,对于高中化学学习而言其本质是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那么,帮助学生产生顿悟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发展学生的化学素养,发展学生的化学思维.  关键词:顿悟 化学素养 思维 问题表征  很多教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化学问题摆在面前,苦苦思索了好久,在没有进展时,忽然“灵感”不期而至,所有的思路全部理顺了,恍然大悟
自从乌鸦用扔石子的方法,从瓶子里喝到水后,其他的乌鸦都学着用扔石子的方法来取水喝.rn一只乌鸦从一个荒凉的地方飞过,它累得口干舌燥,就下去找水喝.找了好半天,它终于找到
一、现阶段高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现状  从小学到高中,数学应用题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难点、重点内容,也是数学考试的必考题.然而在高中阶段,部分学生已经对高中数学应用题失去信心,甚至出现弃考的现象.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且灵活运用高中数学应用题,这是摆在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1.排除学生对应用题的心理障碍.很多学生看到文字偏长的应用题,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其实,这个时候已经考验着学生的心理素质,教
狗熊大叔是一家娱乐城的老板,他可有钱啦,什么电视机、电脑、空调、DVD等家电应有尽有.他的冰箱里放满了易拉罐,有可乐、雪碧、芬达、椰子汁……好多好多种饮料.下班回家,不
摘要:本文就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进行分析,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化学,帮助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习得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化学 生活化教学  “生活即教育”.生活化教学是改革的大势所趋.下面就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谈点笔者的思考.  一、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强调知识的完整度和系统化,而问题的设置是否合理?教学环节与学生的生活
1、以下关于电话交换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