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算法多样化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sl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学科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以见教于同行。
  
  一、提倡算法多样化,并非纯粹要求算法越多越好
  
  新课标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算法,这就使得有些教师误以为学生得出的算法越多,这样的课就越好。因此,在课堂教学时,片面追求形式各异的算法,而教师在鼓励算法多样化时,给学生造成了算法“越多越好”的错觉,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愿望拼凑出了很多种算法,而一些算法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实质意义。如在“9加几”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想出了很多种9 5的算法:(1)把9根小棒和5根小棒放在一起,一根一根地数到14;(2)从9往后数,再数5个是14;(3)9 1=10,10 4=14;(4)把9分成5和4,5 5=10,10 4=14;(5)9 4=13,13 1=14;(6)9 2=11,11 3=14;等等。其中,方法(1)和(2)是通过数数来计算,(3)和(4)是利用“凑十法”来计算,但是运用算法(5)和(6)的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算法(3)、(4)中的“凑十法”的真正含义,只是在计算形式上简单模仿“拆数”和“凑数”,属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思维层面,没有培养发展思维能力的价值。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此类方法进行甄别,进而取精华推而广之,弃糟粕抑而避之。
  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师由于片面要求算法“多样”,学生的一些算法,虽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但因为思维难度太大,导致当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完成,并且一些思维能力欠缺的学生脑筋转不过来,直被说得云里雾里,教学效果得不偿失。所以,我认为,新课标要提倡算法多样化,并不是说,算法一定要多样化,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创设的情境,在宽松的氛围里积极思考,能多样化就多样化,并不一定要刻意追求多样化。算法的多样化应是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而不是生硬地套出多种算法。
  
  二、别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多种算法
  
  我们所说的算法多样化是指班级学生集体算法的多样化,而不是指学生个体算法的多样化。鉴于每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都有局限性,如果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掌握班级集体的多种甚至全部的计算方法,这无疑会增加学生个体的学习负担,是不切实际且无法达成的,也是与课改精神相违背的。在多种算法并存的情况下,我们提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以尊重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算法多样化不等同于“一题多解”。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把算法多样化等同于“一题多解”,要求所有学生尽可能地探索出几种方法,结果使一部分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产生畏惧情绪,也增加了学生不必要的负担。“一题多解”是面向学生个体,尤其是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遇到同一道题可有多种思路多种解法,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而“多样化”是面向学生群体的,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或能理解的算法,对学生个体来说,不要求每人都想出或掌握两种或更多种算法。
  
  三、算法优化之后,算法往往不是唯一的
  
  有些教师认为,在对学生的多样化算法进行优化之后,最后的算法总是唯一的,即最佳算法。其实,算法优化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和形成高效、统一的运算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某种算法,教师与其他学生可能都不以为然,但此法是某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探究得出的方法,符合其自己的思维习惯并合乎逻辑,其用起来得心应手,可谓之为其最佳算法;某种算法,在某个特定环境下由于思维能力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局限,学生只能掌握和运用这一方法,应谓之为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最佳算法,但当这些学生的思维水平、知识经验积累到一定高度、厚度时,这种算法可能就无人再用了。
  
  四、辨证处理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
  
  在多样化的算法中,部分学生的思维是凌乱无序的,有些方法并不高效,有些甚至是不合逻辑的。对于学生出现的多种算法,无论是从数学追求简便、实效的学科特点来考虑,还是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特点来考虑,都有一些比较科学、简便的算法,只有通过优化,学生才能在自己原有的思维及技能水平上得到发展。
  但算法多样化也有独立存在不需优化的时候。在一些特定学段、类型的计算题中,学生使用的多种计算方法,本身就无优劣之分,如在一年级上册“4 1”的教学中,学生们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算法:(1)用“点数”方法算出得数(1,2,3,4,5);(2)从前一个加数“4”开始用“接着数”方法,添上1个“1”得5;(3)根据数的组成(4和1组成5)算出得数。虽然算法(3)体现出了较高一个层次的思维水平,但三种算法也都体现了学生在特定的学段(一年级上册)、年龄(6、7岁)的普遍思维能力和心理特征,教师都应给予认可和肯定,不可过早地把各种方法进行优劣比较,甚至硬性地让学生择优,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
其他文献
美洲的土著人也发明了农业以及书写数字的各种方式。玛雅人甚至拥有比古埃及人更优越的数字体系。他们通过准确地记录日期,计算出了一年有365.242天。也许是玛雅人计数时脚趾
从事品德教学十几年,领略过特级教师纵横恣肆的潇洒风采,见识过德育名校敦厚昌明的文化积淀。但当我们拂去繁花,却不禁感叹:能把“家常课”上好,那才是真的不简单。 Engaged
古人云:“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与困难时常阻碍我们通向成功的彼岸。为了今后学生能正确地对待人生。作为
长沙华联大厦共26层,全高103.7m,建筑面积39000m。其中地下3层,埋深-15.7m,底板厚1m(局部2m),板下为 900-2200mm的人工挖孔灌注桩,桩长5-7m。地上2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板,屋顶标高88m。 Changsha Hu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这几年来,本人主要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
有效性教学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并获取有效知识的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英国的Bruntsfield小学很小,只有300多个同学,差不多就是我原先杭州小学里一个年级的学生总数。这里的学校房子最高只有三层,是以前我在《哈利·波特》电影里看见的那种魔法
目的探讨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对COPD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11月COPD稳定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2组,单日入院为观察组(医院-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全神贯注地积极思维;有了兴趣,就能克服重重障碍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有了兴趣,就不再把学习看作负担,而是乐此不疲的享受。  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天生,需要靠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培养。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创设最佳数学情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一、在形象情景中培养兴趣    利用电教手段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变枯燥为生
教学起点是教师教的出发点,也是学生学的出发点,它是建立在课前对学生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发展可能的预测之上的。选取的教学起点准确与否,对学生认知发展、探索热情的高低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