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旅游英语翻译中的文化意识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t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进一步扩大,旅游英语翻译应该充分考虑到文化的差异性,本篇文章主要对于目前旅游英语翻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文化意识在旅游英语翻译中的可操作性,希望可以为相关的从业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旅游英语翻译;文化意识
  【作者简介】马珏琪,江苏科技大学。
  引言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是国与国之间主要的交际用语,随着世界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促使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力和影响力提升。旅游业作为我国目前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政府与当地人民通过打造特色旅游景点,来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参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旅游英语翻译也就成为了其中各国文化之间交流的媒介。
  一、旅游英语翻译的现状
  1.中式语法。在目前众多的旅游英语翻译过程中,中式英语是比较常见的。它主要指的是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汉语表达习惯和思维的影响,翻译出来的内容不符合英语语法,例如,怎么是你,怎么老是你“how are you?how old are you?”;你给我站住“you give me stop”;还有生鱼块“chop the strange fish”等,无论是國外游客还是国内游客,都会在听到后忍俊不禁。旅游英语翻译中中式语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其主要是翻译者按照汉语语法的思维翻译,这种表达习惯和语法顺序的表达会让国外游客不知所措,不但不能将原本的意识表达清楚,还可能会因此产生一定的误会和困扰。
  2.文化误解。在旅游翻译中文化误解主要指的是,翻译者对于本民族文化或者其他的民族文化存在一定的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导致翻译错误。例如,在国外的文化中,狗是人类最忠诚的培养,在形容一个人的时候有时候也会用狗来形容,像狗一样幸运、像狗一样能干,“he is a lucky dog”。但是在本国的文化中,通常狗都是带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等,如果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误解,甚至产生隔阂。
  3.词义重复。翻译者由于受到汉语使用习惯的影响,通常会在翻译的过程中加上一些修饰语,而这些虽然在汉语表达的过程中比较常见,但是在英语表达中会比较啰嗦,不够准确,导致翻译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例如,在翻译者向国外游客介绍相关的景点时,最后会让他们提出宝贵的意见,汉语表达就是:“请给我们多提一点宝贵意见”,如果还是根据这种形式翻译就会显得比较啰嗦,词义重复的现象会比较多,因此翻译者应该需要结合实际语境进行翻译。
  二、文化意识在旅游英语翻译中的可行性
  旅游英语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向国外游客介绍当地的风俗习惯、人文地理、特色建筑以及风味美食等文化特征,是旅游战略中的重要内容。所以,在旅游英语翻译中融入文化意识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但是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中西方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不可避免会出现在旅游英语翻译的过程中,所以翻译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国外游客了解我国旅游景观的区域特征和文化内涵。
  1.保留特色词汇。区域文化中的特色词汇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翻译者来说,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如果让这些特色词汇可以保留下来,并且保持鲜活的生命力走向国际。所以,翻译者应该在翻译是尽可能保留区域特有和固有的词汇,这样有利于在翻译中向游客宣传传统文化的。例如,春节“Spring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这种我国传统的节日,还有具有我国特色的词汇,如铁饭碗“iron rice bowl”等。
  2.注意思维差异。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表达的习惯,很大程度与社会发展进程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紧密的联系,所以翻译者应该注意在翻译过程中中西方文化的习惯差异和思维方式差异。如,我国在表达方位的时候,比较常用西北nortwest、东北northeast、西南southwest、东南southeast等,将东西作为轴线,而在西方的文化中通常是将南北作为轴线。除此之外,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上比较理性抽象,所以在表达的过程中会用词简明、行文的逻辑性比较强,而汉语则讲究对仗工整和声律对齐。所以,翻译者应该注意思维的差异。
  3.衔接区域文化。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游客也越来越看重和关注景区的地域特色、风土人情以及民族文化等区域文化的呈现,而这就需要旅游英语的翻译人员能够走在前面。例如,翻译者需要对当地的地域特色、风土人情以及民族文化等具有充分的了解,同时还可以借助图像影音资料将这些内容进行衔接,只有将旅游英语翻译与区域文化相融合,才可以加深翻译者对于本土文化的认知,有助于他们有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可以更加准确向游客表达本土文化。
  三、结束语
  语言交际成功的重要部分就是语言习得与文化意识,培养文化意识可以帮助翻译者将海外旅游的日常生活模式与自身文化的相应内容进行比较,不急你可以有效地进行沟通与交流,也能促使彼此之间文化的了解。因此,加强旅游英语翻译中文化意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助于翻译者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和国外文化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杨帆.基于跨文化意识下的旅游英语翻译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2(6):132-133.
  [2]陆垠杼.旅游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J].文教资料,2016(26): 45-46.
  [3]王欣媛.跨文化意识在旅游景点英语翻译中的运用[J].校园英语, 2016(5):194-195.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是高中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并且高中英语课程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写作是英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对于我们而言,写作是英语课程体系中难度较大的内容,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写作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词汇量,同时还应该掌握足够的语法知识,能将心中所想到的内容用英语表达出来。分析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摘要】英语是我们在高中阶段必然要学习到的一个科目,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是,虽然英语是外国文化,但是在学习外国文化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本,要知道自己的文化根源在哪里。我们作为中国人,必须要在学习任何一门知识的时候,都融合进自身的文化内容,让两种文化相互交融,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发展自身,利用好各科的知识。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生,在本文中来探讨如何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现百善孝为先的传统文化
江苏省淮安市南马厂小学  【摘要】有效课堂的构建,教学的有效性、学习的有效性一直是探讨的主题。文章从提高听说读写的有效性方面入手,谈谈引导学生会听、敢说等几个方面,探讨小学英语有效课堂的创建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英语 有效课堂 听 说  鲁迅先生曾经对文学创作做了形象贴切的比喻:创作如同采蜜,只有先采花,才能酿出蜜。英语学习也是这样。指导学生多从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以多听、多读,促多说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们的课堂出现了很多可喜的变化,老师采用多种手段使课堂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这些课堂表面上是动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但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我们的老师生怕教学中出现了冷场,似乎冷场就意味着教学的失败。殊不知,适时的“冷场”却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恰恰是高效课堂不可缺少的环节。  【关键词】中职英语;高效课堂;方法  【作者简介】陆春亚,江阴市商业中等专业
【摘要】提升师生对话有效性有利于初中英语课堂的开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及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先是简单阐述了初中英语课堂中师生对话的现状,后详细介绍了提升师生对话有效性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实践。  【关键词】师生对话;有效性;初中英语  【作者简介】高亚光,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对初中英语教学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培养时代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师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在英语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也对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情境教学法的深入研究工作,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情境创设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因此,本文就从儿歌情境、图片情境、表演情境、故事情境等几种日常教学中常创设的情境入手进行论述,以确保学生在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
【摘要】作为我国高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课时和质量,更重要的是注重教学方法。而词块教学法在近年的英语写作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越来越被广大高校英语教师青睐,并逐渐成为了多个高校英语教学中训练英文写作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词块教学法;高校;英语写作  【作者简介】李慧芳,四川美术学院。  一、前言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现状下,全面性强,综合素质高的全能性人才愈加抢手,人才在英
【摘要】英语课程的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开展更多的互动性学习,给学生更多利用英语进行互动交流的机会、空间。对此,英语教师需要结合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加强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增强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互动与合作中实现英语语言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赵娜,女,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中教一级,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认为,多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与外语学习相似的情境,帮助他们在主动深入思考和积极交流中,丰富思维,升华情感。由此可见,以语言的交流互动为基础,突出情趣性和开放化,鼓励学生在自由合作、和谐交流中展示自我,一方面,能有效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在深化理解的基础上,获得更多深度的体验,掌握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在高中英语课
【摘要】对ESP的概念进行梳理,并对市面上已出版的民航英语类进行分类,对教材适用的课程进行分析,确定了《民航法规(英语)》教材的ESAP属性,并总结了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四项原则,即符合学校整体人才培养定位、符合课程群整体规划、强调语言与内容并重、体现教材的时代性,同时还提出了教材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ESAP;民航学术英语教材;《民航法规(英语)》  【作者简介】白辉,山西临汾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