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国际汉语教师教学中纠错的思考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WANG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国际汉语教学课堂的纠错问题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关注,是否纠错、纠哪些错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讨论。我们最近就有关问题对来华留学生和国际汉语教师进行了一次调查,希望通过调查发现汉语课堂教学纠错的某些规律。
  调查发现,在选择是否纠正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次数时,教师与学生的看法完全不同:教师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并考虑到学生的感受进行纠错,而大部分学生希望他们所有的错误都能够得到纠正,对于纠错的次数并不在意,学生对于纠错的渴望度要远远高于教师的期望值。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学生渴望教师的纠错反馈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如果课堂教学没有纠错反馈的话,就如同在生活中与一个哑巴对话一样,其中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纠错反馈有两个重要功能:它既是一种纠错方式,也是一种语言输入;反馈可以弥补自然输入的不足。因为在外语课堂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更倾向于教师作为输入的唯一来源。
  2.由于反馈可以为建立正确的假设提供捷径,因而学生的学习速度将会加快,否则学生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努力才能得到相同的效果。
  3.最重要的一点是,正规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到他们的错误应当得到纠正。如果缺乏纠错反馈,就会对错误有一种加强作用,这样会给学生一个错误信号,他们的语言使用是正确的,而且会使其他学生感到困惑不解。当学生感到不知所措时,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肯定或否定自己对于目的语的猜测。如果教师保持沉默,他们就会将沉默看做是认同的意思。所谓“课堂洋泾浜”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教师的确认,因为如果课堂教学也像自然习得一样——只要其他学生理解自己的句子,这个句子就被视为正确的句子——那么,缺乏教师的确认就会导致僵化。
  二、教师存在的纠错误区
  1.错误类型
  如果按照Burt对错误的影响划分,我们把错误分为整体错误和部分错误:整体错误是指影响交际、妨碍对整篇文章理解的错误,部分错误是指一般的词汇错误。[1]教师对于前者的纠错态度是十分坚决的;而对于后者,教师的容忍度比较高。
  2.教学类型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更多的教师倾向于在语法课上纠错,因为语法课是以语言形式训练为主,对于语言的精确度比流利度要求高;而在口语课上,教师更重视学生语言流利度。因此,一些教师认为除了对交流有障碍的错误外,其他错误可以忽略不计。这与Thornbury的看法不谋而合。他认为纠错的标准应该是看错误是否具有可理解性,错误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或者干扰了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图。[2]比如,如果学生要表达lawyer的意思,却使用了lower,教师不可能明白学生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样的错误应该得到纠正。相反,如果学生说The bell rangs,尽管也有错误,但是对他要表达的意图不构成问题,教师就会忽略这个错误。我们发现这也是大部分口语教师心目中的纠错标准,即忽略对交流不产生障碍的错误。
  3.学生情况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在对于是否纠正学生错误的标准上,将学生的“面子”问题考虑在内。而在西方研究者的调查中,这似乎不是问题。这也许是与学习汉语的来华留学生以亚洲学生为主有关,以往的研究发现亚洲学生的课堂焦虑感要高于西方学生[3]。因此有些教师为了照顾学生的情感要求,调整自己的纠错频率和方式。
  三、教师应有选择地进行纠错
  研究者对于纠错反馈的调查显示,纠错反馈有诸多缺点,如含糊不清、迷惑不解、没有系统。由于这些缺点,就难免使人对反馈的效果产生怀疑,甚至,纠错反馈还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例如,纠错反馈违反了常见的谈话规则,转移学生对交际任务的注意力,强迫学生过多地注意语言信息传递中形式方面的问题。
  那么,到底是否需要纠正学生的错误呢?我们认为如果教师教学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正确地使用语言,那么一定要逢错必纠。如果不纠正的话,就会导致语言的错误运用,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也不会得到提高。与此同时,纠错过多和纠错过细也似乎不太恰当。笔者认为,由于认知条件诸如记忆容量、注意广度和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教师应当有选择地纠错,这样的教学效果才能更有效。相关研究发现,学生不喜欢过细地纠错,他们会觉得自己无论多努力,学习都不会有进步,因而产生抵触心理。其他一些研究则发现,严格频繁的纠错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如果以后不再有纠错反馈,那么这种学生的语言表现能力将会严重退化。因此,我们应当有选择地纠错。有选择地纠错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应当分清偏误(有规律,反应学生语言水平的错误)和失误(没规律,不反应学生语言水平的口误),两种错误应分别对待,教师应当纠正偏误,而不是纠正所有不正确的地方;第二,偏误的纠正需要直接纠错的方法,失误的纠正需要间接纠错的方法;第三,立即纠正由于错误知识导致的偏误,延时纠正由于缺乏知识导致的偏误,忽略缺乏加工能力导致的错误;第四,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调整自己的纠错对象、纠错时机和纠错方式。
  尽管如今交际教学占主导地位,人性化、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国际汉语教学的宗旨。然而,通过课堂教学的实际发现,目前仍然是学生适应教师而非教师调整自己去适应学生。从学生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教师就要求他们调整自己以适应教学。而如果教学是建立在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生需求缺乏了解的基础上,会导致教师所提供的与学生所需要的无法匹配,进而出现教师卖力地教、学生费力地学而教学效果却不理想的问题。总之,对于纠错反馈的分析,有助于教师在国际汉语教学中收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得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首都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项资助
  
  参考文献:
  [1]牟金江.语言错误分类及其纠错策略[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2).
  [2]Thornbury, Scott.How to teach grammar[M]. 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1999.
  [3]钱旭菁.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焦虑[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2).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学院)
  (责任编辑:刘全志)
  
其他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标准》还对学三或四年的初中英语提出了要求:能就课文内容进行问答,并能复述课文大意,能独立阅读生词量不超过3%的题材熟悉的文章,理解语篇大意,获取有关信息。  阅读教学具有多功能,即:使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词汇、语法、句型,并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逐步获
分析了110种国内医学院校学报的现况,发现92.7%为学术类,7.3%为综合类;季刊和双月刊分别占50.0%和43.6%;中位发行量为1000(100~5000)册;都有编委会,中位编委人数为40(10~105);
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0年中国科技论文的统计与分析的年度研究报告及引证报告,分析了我校在全国农业类高校期刊中的地位和在各计量指标上的差距,提出了我校科技期刊今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增加,对汉语教师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虽然现在全国已经有近200所大专院校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有些院校还开设了博士和硕士的课程,但由于情况各异,水平参差不齐,尽快培训大批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仍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要讨论对国际汉语教师的培训,首先要了解新教师与教学专家之间的差异,了解教师的成长过程、各个发展阶段,进而明确各发展阶段的培训目标、任务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国际汉语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正如刘珣教授所说:“经过近20年的学科建设,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已被国家学术机构和愈来愈多的学者们所承认。所谓‘专门’就是指它有自己的学科范围,有特定的学科研究对象,要完成别的学科所不能完成的学科任务,是任何别的学科所不能取代的。”[1]   国际汉语教师的进修工作作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和发展的时间并不长,
利用德国Zentralblatt MATH数据库,对其收录中国科技期刊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截止2003年5月下旬,已有160余种期刊被列为收录刊源,但有40余种期刊收录中断2年(2001~2002)以上,有1
期刊
#
期刊
对科技期刊脱期到馆现状进行了调查,指出了科技期刊脱期到馆的影响,并对提高准期到馆率提出了几点建议。 The dissertation investigates the status of sci-tech periodica
造成信息服务滞后的主要原因不是信息资源缺乏 ,而是信息生产资料的不合理利用。采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服务模式 ,会利于改善信息服务。从系统思想、共同目标思想、协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