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教学意义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limengwais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是指一切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有关乡土历史的课程与教学信息的素材和手段。其内容一般包括历史沿袭、风土民俗、文化传统、名胜古迹、革命遗址、重要人物和事件等[1]。近年来,受应试教育的支配,不少中学历史教师忽视了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中学历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利用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加强在这方面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本文拟以衡阳乡土历史为例,结合笔者从教十余年的教学经历,浅谈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对中学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
  乡土历史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内容,是历史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有着多方面的教育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乡土历史是生动的直观教材。中学生对于那些与故乡有关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古老传说、风俗习惯等,都有着特殊的、深厚的情感。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情感,充分挖掘乡土史料,从中汲取营养来创设情境,把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历史不再遥远和陌生,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比如,在讲《世界三大宗教》这一课时,笔者就展示了一些乡土历史的资料,如南岳大庙、雁峰寺的一些图片,有的甚至是学生在此处春游的照片,学生看到自己熟悉的家乡景点甚至是自己所摄的影像照片时非常激动,都表示出强烈的好奇心,这时笔者适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它们因为什么而名扬天下吗?佛教是如何诞生的?它为什么能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世界三大宗教》。”这样非常自然地把学生由对乡土历史的兴趣迁移到历史学科的学习上,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与兴趣,也很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情感价值观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光靠强调其重要性、高喊口号就能落实的,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落到实处。乡土历史教学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日益壮大和嚣张,他们否认侵略战争,否认南京大屠杀,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利用乡土材料,全面揭露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宣传抗日英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衡陽,一座英雄的城市,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发生过很多可歌可泣的事情。其中最伟大最让衡阳人自豪的莫过于衡阳保卫战!衡阳保卫战史称衡阳会战,是中国抗战史上最成功的战役之一,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毛泽东在1944年8月12日的《解放日报》上发表社论:“坚守衡阳的守军是英勇的,衡阳人民付出了重大牺牲”。国民政府授予衡阳“抗战纪念城”的称号。中国守军官兵同仇敌忾、前仆后继、共赴国难的忠勇壮举,铸就了中国正面战场衡阳保卫战艰苦抗日的悲壮战例,铸就了中国抗战名城衡阳的悲壮威名,而位于衡阳南岳山上的“忠烈祠”更是按南京中山陵规划设计,是我国大陆唯一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的大型烈士陵园。当笔者在历史课堂中将一幅幅珍贵的资料照片展示在学生的眼前时,当笔者带着学生来到“抗战纪念碑”、南岳“忠烈祠”敬献花篮时,当笔者带领学生来到“陆家新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聆听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时,分明看到孩子们眼里闪烁的泪花,感受到大家心灵的一次次洗礼,情感的一次次升华!乡土历史较之那些空洞的、概念化的说教更具体、更亲切,因而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更容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从中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热情
  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恰当穿插介绍乡土历史人物的事迹,以激发学生的爱乡热情,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时,笔者会很自豪地向学生介绍造纸术的发明人“千秋纸圣”衡阳人蔡伦,告诉学生蔡伦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同时展示学生熟悉的耒阳纸文化纪念馆、蔡伦园等家乡旅游文化景点图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讲述辽沈战役时,笔者穿插描述祖籍衡阳的罗荣桓元帅的生平事迹;在学习国共十年内战时期的史实时,笔者从衡阳的明翰公园入手导入,向学生介绍革命先烈衡阳人夏明翰的英雄事迹,带领学生齐声朗诵夏明翰烈士在英勇就义前写下的英雄诗篇“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在学习明清时期思想文化成就时,笔者重点向学生介绍被后世誉为“东方黑格尔”的衡阳人王船山。王船山作为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有如历史银河里一颗永恒的星辰,照亮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道路……通过对这些家乡历史英雄人物、文化名人的学习和感悟,认识自己的先辈对家乡、祖国的贡献,让学生自然而然产生对家乡、对祖国的情感认同感和心理归属感,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鼓舞和激励学生学习和发扬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活动和情感变化,往往是同知觉联系在一起的[2]。历史讲述的都是过去的事情,在学生看来非常遥远,有些历史知识不仅不易记住,甚至难以理解。教师如果能把学生已感知的乡土历史知识作为课程相关知识点的基础,引导学生在这些基础上去探索、研究、感悟,学生的脑海里就容易形成较为清晰的历史表象,再造出较为生动的历史形象,使一些书本上抽象的概念知识在头脑中有具体的感受和验证,从而加深对教材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学习《神奇的远古传说》时,笔者就会提出:“大家知道衡阳的‘耒阳’是因为什么命名的吗?与炎帝有什么关系呢?你们知道南岳山上的‘禹王碑’是纪念哪一位远古英雄吗?”学生感到特别惊讶,没有想到耒阳的命名、禹王碑景点这些他们熟悉的东西会与接下来的历史学习有联系。等到学习完本课后,学生知道了几千年前炎帝发明的耕种工具“耒耜”是耒阳命名的由来,禹王碑纪念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也深刻理解了炎帝作为华夏民族的祖先为中华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大禹为造福人类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高尚品质,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历史悠久与源远流长。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把乡土历史引入课堂后,每了解一个历史事件,学生们都急于知道这一历史事件与当地有无关系,对当地有无影响,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其他文献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教育部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课程的均衡设置非常重视。而音乐教育是当前任何一个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教育阶段,音乐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可以说中职音乐教育对中职生的成长具有更为重要的德育作用。但是,在当前中职的音乐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当前中职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音乐教学不受重视  中国古代提倡的“六艺说”就包含了“乐”,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 “精耕细作”的历史教学模式日益难以适应当今高中学生追求个性释放的需要。如何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变革传统历史教学设计,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每个历史教师所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为此,我校大胆改革,创造性地提出了“主体课堂”教学策略。  一、“主体课堂”教学策略概述  “主体课堂”教学策略的基本思路为明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预测与对策)、学生参与活动、体现设计意图
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针对不同的课例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对每堂课进行精心地准备和策划,通过具体的课堂目标实施,实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高考历史总复习是高三文科的学生和教师都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在高三复习课中既要避免肤浅的“炒旧饭”,又要突出学生的学习本质即思考和思维的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学校之魂。” 在他看来,一个好校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而杰出校长,是校长中的佼佼者,他们使学校从优秀到卓越,或引领卓越学校创造新的辉煌,可以说,杰出校长当属支撑卓越学校的第一要素。打开世界的教育窗口,认真研究新加坡杰出校长的治校方略,无疑会给我们许多启示。  一、学校发展的生长点:准确定位,特色立校  校长在学校中有一个角色是无人可取代的:学校发展的战略谋划者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当前语文课堂生态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理念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与实践。但是在不少语文课堂上,我们依然会发现这些现象: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表现活跃,有的却不感兴趣,默默地坐在一旁;教师提问时,学生的头压得低低的,生怕会叫到自己,更别说主动回答和质疑了;学生回答不上来时,面红耳赤,场面尴尬……这些现象表明学生的参与程度严重不够,热热闹闹的背后却是“消极参与”“无
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问题已成为广大教育同仁共同关注的话题。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课程要改革,课程要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课程要如何实施,课程要如何实施的重中之重是课堂教学如何开展,因此课堂教学开展有效性与否直接关系到课改的成效与否。本文旨在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有效性、新课改下教学中的误区、实施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的探析  有效教学即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
笔者积十五年高中历史一线教学之经验,以为对于刚刚大学毕业走上高中一线的青年历史教师而言,想尽快找到高中历史教学的感觉,早日向成熟型教师转型,以下方法也许比较可行和有效。  一、学会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知识和经验的课程资源,促进历史课程的生活化  课程发展的历史表明,课程的基本内容总是源于生活,并存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范围中。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时才是有效的。因此,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造就他
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和从事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除正文外还提供了大量史料,这些史料主要以文字史料、表格史料、图片史料等形式呈现。因此,笔者在实践中的教学思路是: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将其恰当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其次要适时精选教材之外的史料以服务于教学,以实现新课标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一、要了解清楚学生的文言文閱读能力  阅读史料离不开一定的文言文阅读理解水平。根据语文学
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和从事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除正文外还提供了大量史料,这些史料主要以文字史料、表格史料、图片史料等形式呈现。因此,笔者在实践中的教学思路是: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将其恰当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其次要适时精选教材之外的史料以服务于教学,以实现新课标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一、要了解清楚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阅读史料离不开一定的文言文阅读理解水平。根据语文学
农村(含乡镇、县城)高中相对城市高中而言,有其自身的生源特点和教育特色,教育资源相对落后,面向农村大环境,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这些学生知识基础薄弱,视野窄,学习动力不足,再加上其父母教育素质和管理能力较低,监管不到位等,农村高中后进生很容易产生。如何转化农村高中后进生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很沉重的问题,解决起来任重道远。  一、农村高中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1.渴望读书但意志不坚定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