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吃面饼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guoxian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句俗话叫“冒死吃河豚”,我没有这个体验,但在下乡插队时,我们与队里的知青却有过一次“冒险吃面饼”的难忘经历。
  1968年,我下乡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中和公社中和大队的姜家沟村。转年开春以后,天气真是风调雨顺,地里的庄稼长得格外好。看着那一片片金色的麦田,村里的老乡和知青们都十分高兴,老乡们说,这样的好年景有几年没看见了。我们也特别兴奋,麦收后可以多吃几顿白面馒头和白面饼了。自从去年下乡到村里,虽然第一年吃供应粮,但以粗粮为主,吃过几顿白面都数得过来。
  转眼,麦收季节到了,全村老少齐上阵挥镰割麦,干活时都不约而同地精心多了,生怕把麦穗落在地里,只有颗粒归仓才能颗粒进肚啊!几天工夫,麦收就结束了,一捆捆麦子整齐地堆在田里,等着往场院里脱粒入仓。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全村上下因丰收而喜气洋洋时,连续不断的阴雨天开始了。满天的乌云好像都聚集到中和公社的上空,堆在田间的麦子没处躲没地搬,天天被雨淋着。知青们的心都凉了,再下几天,麦子在又热又潮的环境里,就该发霉长芽了。
  连绵而又讨厌的阴雨下了十多天后终于停了,可许多麦堆也遭“秧”了,滋生出白生生的麦芽,盼了一年的白面梦破灭了。
  那年,每人只分了2斤香灰一样颜色的“白面”,知青们吃白面的顿数间隔越来越长。直到天已秋凉,我们才改善了一次伙食包饺子,那天知青宿舍像过年一样,大家用天津老家的手法调馅揉面,包的包,煮的煮,欢天喜地齐上阵,吃完热气腾腾的饺子,知青们又唱又跳真是高兴啊!饺子包完后,剩了一块和好的面,大家计划明早一起烙几张饼,可以再解解馋。
  谁知,半夜里做饭的堂屋出事了。我们知青宿舍一连三间,两头分别是男女生宿舍,中间是堂屋,炕灶在这里,做饭用的盆盆罐罐菜板水缸都放在这里,那块剩下的宝贝白面团也在这里。那时,村里还没通电,夜里漆黑得不见五指。夜到三更时,大家睡得正香,忽然隐约从堂屋传来异常的响动。我们女生互相推醒了一起听,果然有动静,好像有人又像是活物在翻腾。凡个人壮胆敲门想吓唬一下,谁知那堂屋全然没反应,还在叮当作响着,吓得我们不敢出屋,只好喊对门的男生,可他们睡得像猪一样,隔着屋子根本没听见。
  过了好一阵子,在用上敲盆、尖叫等各种解数后,堂屋里终于没动静了,我们点上油灯壮胆出去,只见堂屋一片凌乱,锄头铁锨倒在地上,烧火的柴草扒拉得乱糟糟,我们最关心面板上和好的面,只见面团上有许多印痕,像是什么动物的爪印。这时男生也起来了,见到此场面,有人担心了:别是有坏人给我们下毒药吧?一个男知青拿出一双银制筷子,将筷子放到水缸里,说是看变不变颜色,能分辨出缸里的水是否有毒,可在昏暗的油灯下什么也看不清。大家在黑夜里正七嘴八舌猜测着、议论着,过了一会儿,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别琢磨了,黑灯瞎火也看不见,爱咋样咋样,有事天亮了再说。”于是,大家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又回屋睡觉了。
  天亮了,折腾了半夜的知青们都不约而同盯上那块和好的面,望着留着印迹沾了土的白面,大家犯了愁:接着烙饼吃,万一粘上细菌怎么办?万一有人下毒了怎么办?不吃,就这么扔掉,又太可惜,万一都没事,岂不是白白错过了一顿好饭?就在几个人犹豫时,一个男生出个“好主意”:“这面还得烙成饼,不能浪费了,但为了保护你们女生,由我们男生来吃,万一有毒也先毒我们。我们如果出事了,你们女生就把我们行李寄回家,有个交待。万一没中毒没出事呢,就算我们占了个便宜。”听他一说,大家都默认了。
  一张张香喷喷的白面饼烙出来了,男生们大口小口地吃起来,女生们在一旁又担心又犯馋地看着他们。
  半个小时过去了,没事。
  一个小时过去了,还没事。
  男生们“冒死”吃烙饼,比我们女生多吃了一顿好饭,他们像占了大便宜一样乐了起来。
  那时,我们村的知青就是这样苦中有乐,艰苦而和谐地生活着。
其他文献
我参加工作半年了,有了自己的收入,便打算春节回老家时买些礼物送给父亲(我入大学不久母亲就去世了)。逛街时,渐冷的天气提醒我,该买套衣服带回去给父亲了。  将衣服递给父亲后我就上床休息了。躺下不一会儿,就听见轻轻的哭泣声,哭声是从父亲房间传出来的。我感觉不妙,一骨碌爬起推开父亲房门,见他穿着我送的衣服坐在床边哭泣。  “什么事让您这么伤心呀?”我着急地问。  父亲哽咽着说:“不是伤心,是你的孝顺……
期刊
远古奇石成雕塑    漫步在“建筑师郑文箴木化石奇石艺术雕刻展”的展厅,91件展品件件特色纷呈、格外诱人:树的皮、干、桩、节彰显年轮的沧桑,然而它们又是实实在在的玉石;《大师》寥寥几刀便勾勒出齐白石老人的仙风道骨,嶙峋层叠的木纹化做齐白石大师的,胡须、衣褶;《练》将木纹石壁化为舞台,上面玛瑙石化成芭蕾舞者的纱裙、晶莹的肌肤……展厅里,无论是罕见的黑色木化石、来自东北的玛瑙木化石、黄色的钟乳石和绿色
期刊
那年,我终于鼓足勇气离开,那家要死不活的企业,运用几年积攒起来的客户资源,办起了一家营销公司。  创业伊始,在各方面我能省则省。对外叫公司,实际上包括我、以前的三名同事和招来的一名太学生就五个人。我管全盘,其他的人都身兼数职,做财会的还要负责上门收款。人手不够时,我亲自开面包车接客户。  做了几个月,可能嫌待遇低、工作条件差,原来管送货的大郭不辞而别。为了不耽误客户不时之需,我在报纸上打出词条广告
期刊
女儿因工作需要,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便把原来的那一台多媒体电脑让给了我,说是叫我“扫一扫新科技的盲”,这可难为了我这个老太婆。别看我好歹也算个知识分子,可是对电脑却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呢。  正在我为难之时,小外孙女来了,她说:“外婆,您不是常教导我们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吗?电脑没什么了不起的,别害怕,我跟您一起学。”于是在外孙女的带领下,我开始向高科技“进军”了。  从简单的开机
期刊
退休后,我参加了由镇江市退教协组织的京剧研习组,每次活动,我都沉浸于京剧的剧情中,邀游在精彩的韵律天地里。中央电视台11频道京剧栏目,我每天必看,且百看不烦,百听不厌,百唱不累。我从京剧的演唱中,逐渐理解了它的内涵;从音与琴的交响中,听懂了它的韵律,感悟了它的风流。这就是京剧历经几百年而不衰的真谛。  《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等书我都读过,电视剧也看过,但总觉得“味道”不够,而只有置身
期刊
“儿孙绕膝”、“四世同堂”曾经是老年人认定的晚年生活幸福的一种标准,但随着儿女独立组建家庭的比例增加以及人才外流的兴起,“空巢”老人一下子多了起来,“空巢”似乎已成为孤苦、寂寞的代名词。  然而近年来,有一些老年人开始主动选择独享“空巢”,乐于享受自己的“二人世界”。更有随着独生子女外出上学或工作,“空巢”呈现低龄化趋势,这些中年人不甘于忍受寂寞,正在努力营造自己的多彩人生。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
期刊
缘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最近透露: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  针对何平的说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称,他们对此事尚不知情,目前没有收到相关征求意见通知,更没有相关文件出台,可能是专家正在做相关课题研究后提出的方案而已。可是
期刊
1956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阳光明媚,暖风习习,我独自漫步在中山路上,注视着人来车往的繁忙景象。突然发现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服务部的橱窗中摆着几台收音机。这可是稀罕玩意儿,出于好奇我步入室内,只见几个人在柜台里面围在一张大案子旁忙着制作收音机。我仔细观看,收音机外壳是木质的,黄黑色搭配,造型还算美观。有一位年长的工作人员接待了我,待我问明价格后,他主动告诉我,如果想买的话,必须单位开证明,证明家庭成员
期刊
校庆,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是最特殊的节日。不久前,我们南华大学迎来50周年华诞,我作为一名老教师与新老校友欢聚一堂,如临盛典。50年来,南华大学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7万余名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已成为湖南高等教育的“航空母舰”。  校庆期间,校园里鲜花盛开、彩旗飘扬,处处是欢声笑语,人人摄影留念。一位50年前入校的学生,他已70多岁了,人们都争着与他合影;1958年进校工作的柳学水副教授已94岁,她是革命
期刊
人生中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诸如: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约会,第一次领到工资等等,总会使人难以忘怀。而我的第一次过枪瘾,让我这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每每回想起来,不禁暗自捧腹。  1 994年是我退休的前一年,电厂武装部组织基干民兵打靶,我也应邀参加。老伴听说后劝说:“天气太热,你身体又不太好。算了算了!”可儿子、儿媳却一致主张:“爸爸胆子小,应该去锻炼锻炼。”少数服从多数,我去了。  打靶这天,我身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