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退休传言引发争论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jxw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缘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最近透露: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
  针对何平的说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称,他们对此事尚不知情,目前没有收到相关征求意见通知,更没有相关文件出台,可能是专家正在做相关课题研究后提出的方案而已。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延迟退休年龄虽然目前还只是一个设想,但由于关系到每位劳动者个体的权益和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因而引发众多关注。
  
  赞同:解决老龄化的必要措施
  新浪网网友①:推迟退休年龄是一种客观趋势。目前,虽然某些城市表面上还有很多剩余劳动力,实际上我国已经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预计再过10多年,就会比较明显地显现劳动力供给下降的情况,因此,即使不考虑养老金缺口的问题,现在考虑推迟退休年龄也确有必要。从全世界范围看,延迟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随着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可工作的时间也大大提高,退休年龄延后势在必然。
  
  支持:让老年人老有所为
  新浪网网友②: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似乎人到了60岁就老了,就成了社会的负担,可实际上,70多岁仍在发挥余热的也大有人在。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年人都在发挥余热,继续为社会创造价值,那就不存在老龄化的问题了。
  
  反对:延迟退休也是一把双刃剑
  新华网网友①:延迟退休是一把双刃剑,最大的负面效应可能是导致本来就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目前劳动力市场仍是供过于求,私企又有极大的用工自主权,如果贸然延迟退休,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一方面,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不得不严格遵守,结果可能造成工作人员老龄化,影响活力;另一方面,私营企业只用年轻的,大量大龄劳动力未到60岁就被“炒鱿鱼”,这部分人没有工作,又要苦等多年才有养老金,将造成诸多社会问题。
其他文献
周末,我带着儿子回乡下。儿子一跨进小院,就惊奇地大叫:“爷爷家怎么变样了?”原先的小院只有几只鸡鸭,空荡荡的,现在,墙沿上攀爬着绿油油的藤蔓,西红柿青青的果粒挂在枝头,小白菜娇娇嫩嫩的,好一幅农家乐的美景!  父亲闻声而来,乐呵呵地说:“我种了菜,就等着小华回来一起吃呢。屋角还留着一块荒地,想送给小华,种菜很好玩的。”儿子一听就乐了,跳着说:“我要种菜!我要种菜!”  爷爷和孙子,一老一少,蹲在了
期刊
方教授今年已经95岁了,她还是那么优雅。每次学校组织活动,我总能看见她穿着时尚化着淡妆,笑盈盈地站在大门口等候大家聚齐出发,而身边紧紧搀扶她的是一位容颜慈祥的老先生,他衣着整洁、腰背挺拔、反应敏捷,时不时地凑到方教授耳畔细声地说着什么。遇到熟人致意问候,方教授总是点头笑答:“哦,你好啊,我很好,现在我什么也不用自己操心,多亏他照应。”说完,她侧过头望望身旁的老先生,脸上浮起一片红霞。  在方教授8
期刊
得知爸爸妈妈编辑出版了自己的文集,我为他们感到高兴的同时,作为女儿更是思绪万千,儿时的情景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的童年是和已年过古稀的姥姥姥爷、父母一起生活在北京礼士胡同。那时几乎是伴着父母不断地出差、开会、加班和午夜亮着的台灯度过的。当年,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生活的重担都挑在肩上。那时候没有洗衣机,全家人衣被洗涮都要靠妈妈的双手完成。我们住的是平房,天冷了我和爸爸一起往木窗格上糊
期刊
为纪念改革开放3 0周年,由求是杂志社、光明日报社共同举办的“新天地·阳光之星一一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离退休干部才艺展示活动”于10月底圆满结束。41家部委的300余名离退休干部报名参加,一千多人前来观摩。他们离退休后的新学之作,彰显着长者的气韵风骨,也映射出改革开放的时代风华和历史的光辉。此为颁奖演出现场。  正如光明日报总编辑苟天林在颁奖仪式上说的:从这次活动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老同志所
期刊
我参加工作半年了,有了自己的收入,便打算春节回老家时买些礼物送给父亲(我入大学不久母亲就去世了)。逛街时,渐冷的天气提醒我,该买套衣服带回去给父亲了。  将衣服递给父亲后我就上床休息了。躺下不一会儿,就听见轻轻的哭泣声,哭声是从父亲房间传出来的。我感觉不妙,一骨碌爬起推开父亲房门,见他穿着我送的衣服坐在床边哭泣。  “什么事让您这么伤心呀?”我着急地问。  父亲哽咽着说:“不是伤心,是你的孝顺……
期刊
远古奇石成雕塑    漫步在“建筑师郑文箴木化石奇石艺术雕刻展”的展厅,91件展品件件特色纷呈、格外诱人:树的皮、干、桩、节彰显年轮的沧桑,然而它们又是实实在在的玉石;《大师》寥寥几刀便勾勒出齐白石老人的仙风道骨,嶙峋层叠的木纹化做齐白石大师的,胡须、衣褶;《练》将木纹石壁化为舞台,上面玛瑙石化成芭蕾舞者的纱裙、晶莹的肌肤……展厅里,无论是罕见的黑色木化石、来自东北的玛瑙木化石、黄色的钟乳石和绿色
期刊
那年,我终于鼓足勇气离开,那家要死不活的企业,运用几年积攒起来的客户资源,办起了一家营销公司。  创业伊始,在各方面我能省则省。对外叫公司,实际上包括我、以前的三名同事和招来的一名太学生就五个人。我管全盘,其他的人都身兼数职,做财会的还要负责上门收款。人手不够时,我亲自开面包车接客户。  做了几个月,可能嫌待遇低、工作条件差,原来管送货的大郭不辞而别。为了不耽误客户不时之需,我在报纸上打出词条广告
期刊
女儿因工作需要,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便把原来的那一台多媒体电脑让给了我,说是叫我“扫一扫新科技的盲”,这可难为了我这个老太婆。别看我好歹也算个知识分子,可是对电脑却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呢。  正在我为难之时,小外孙女来了,她说:“外婆,您不是常教导我们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吗?电脑没什么了不起的,别害怕,我跟您一起学。”于是在外孙女的带领下,我开始向高科技“进军”了。  从简单的开机
期刊
退休后,我参加了由镇江市退教协组织的京剧研习组,每次活动,我都沉浸于京剧的剧情中,邀游在精彩的韵律天地里。中央电视台11频道京剧栏目,我每天必看,且百看不烦,百听不厌,百唱不累。我从京剧的演唱中,逐渐理解了它的内涵;从音与琴的交响中,听懂了它的韵律,感悟了它的风流。这就是京剧历经几百年而不衰的真谛。  《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等书我都读过,电视剧也看过,但总觉得“味道”不够,而只有置身
期刊
“儿孙绕膝”、“四世同堂”曾经是老年人认定的晚年生活幸福的一种标准,但随着儿女独立组建家庭的比例增加以及人才外流的兴起,“空巢”老人一下子多了起来,“空巢”似乎已成为孤苦、寂寞的代名词。  然而近年来,有一些老年人开始主动选择独享“空巢”,乐于享受自己的“二人世界”。更有随着独生子女外出上学或工作,“空巢”呈现低龄化趋势,这些中年人不甘于忍受寂寞,正在努力营造自己的多彩人生。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