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孙女带我“攻克”高科技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un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因工作需要,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便把原来的那一台多媒体电脑让给了我,说是叫我“扫一扫新科技的盲”,这可难为了我这个老太婆。别看我好歹也算个知识分子,可是对电脑却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呢。
  正在我为难之时,小外孙女来了,她说:“外婆,您不是常教导我们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吗?电脑没什么了不起的,别害怕,我跟您一起学。”于是在外孙女的带领下,我开始向高科技“进军”了。
  从简单的开机、关机到打字的手法,外孙女都手把手地教我,慢慢地我学会了打字,虽然打得很慢,但毕竟能写些小文章了,非常高兴。写得多了,就想有自己的一块园地。如何建立园地?外孙女说她也不会。于是我们两个便一起向电脑求助,经过反复查找,终于在鼠标的右键中找到了建立新的文件夹和重新命名的方法。于是,我便先后建立了“写作栏”、“知识栏”、“健身档案”等小栏目。从此,电脑里便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经常写一写、读一读,自我欣赏,疏理情绪,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小孙女也有了她的领地,比如小制作、小游戏、美文欣赏等栏目。
  后来,外孙女又和我一起学会了上网。网上有免费的书店,可以尽情地阅读;网上有美好的音乐,可以尽情地欣赏;‘网上有许多游戏,可以尽情地玩耍……这样我们的电脑操作又上了一个台阶。每当节假日,外孙女做完作业,就一定来到我这里,和我一起上网听听音乐、看看书、玩玩游戏、进行网上旅游等等。外孙女高兴地说:“外婆,网络真好,她给了我们翱翔的翅膀,使我们大开眼界!”诚如斯言,我真的感到年轻了许多。
  网络既是一个游乐场,而且还是一位好老师,遇到疑难问题可以上网求解答。比如诸葛亮的茅庐究竟是在南阳还是在襄阳?观音菩萨究竟是男还是女?李白诗中的“兰陵”又在何处……祖孙俩遇到这些疑难问题就一起上网发求助帖,请网友们相析疑义,有些问题虽然得不到满意的答案,但却增长了知识,增添了乐趣。
  有一天,侄女从广州回来,给我带回一盆名贵花卉,其状如菠萝,叶子丛生状,向上辐射发散,叶片成带状,浅绿色,背后微红,薄而光亮,边缘无刺,淡雅素静、婀娜多姿,十分耐看。我把这盆花卉摆在客厅里,给居室增添了一道风景。
  这是一种什么花卉呢?侄女说,她只知道它的学名叫“凤梨”。但凤梨有50多个属1000多个品种,它究竟是何属何种,不得而知。外孙女说,我们有电脑这位老师,何不求助请教它呢?于是我们用相机拍下了这盆花卉,然后找到了一家植物论坛注了册,接着便上传照片,发了求助帖。这一下,便引来了不少热心的网友,大家纷纷发表见解。网友们经过反复辨认和鉴定,最后一致确定这确是一盆名贵花卉,应为果子曼属中的“垂花果子曼”,是一种观叶赏花的优良室内盆花品种……
  我和外孙女高兴地为花卉挂上了名片,而且还根据网友们的建议,学会了凤梨的栽培管理技术,使果子曼开出了鲜红的花朵。
  聪明的小外孙女带我“攻克”了电脑这一高科技工作学习工具,也把我带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晚年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新潮流,成了地球村一员。我们之间的感情也因之而越来越深。“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一老一少,亲情加友情,每天乐颠颠的,我和外孙女真的成了一对忘年之交的好朋友。
其他文献
我从小就有一个理想——当作家。当作家自然要掌握文字技巧,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善于思索的头脑……总之,那是不容易的事。那时,学校组织兴趣小组,我参加的是文学小组。小组的活动主要是请老师讲写作知识,同学们一起交流写作体会,还办了一个油印小报——《萌芽》,刊登大家的习作。我的文章也经常被《萌芽》选登。  后来我把大家认可的文章投寄给报刊,没想到在初中三年级时,竟有几篇被报刊选用。后来,在上高中、大学以及参
期刊
退休是人生重要的转折,是上班族回归自我的一个温馨驿站,也是告别昨天迎来全新生活的开始。这个十字路口不可徘徊。这时候,我选择了读书。  读书即是静止地交流,能解脱忧思。  常言道:钢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就落后。当退下来后,一定要真心理解这是自然规律,切不可乱了方寸,徒增忧伤,给健康埋下伏笔。要告诫自己,虽不再冲刺上班了,也不能懒散下去。要培养自制能力,增强独立学习的能力。  每年我自费订阅8种报刊
期刊
2008年8月22日,重庆市南滨路美心金色大厅里,正在进行一场精彩演出。  台下2000多个座位爆满,台上飘起点点“雪花”,“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轻柔、凄美的歌声在剧场回荡,面对东家杨白劳的逼债,身着红袄青裤的喜儿,踮着脚尖旋转、跳跃、劈叉,舞姿时而舒缓缠绵,时而热烈奔放,把内心的情绪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踮起足尖跳芭蕾的人既不是专业演员,更不是妙龄女子,
期刊
周末,我带着儿子回乡下。儿子一跨进小院,就惊奇地大叫:“爷爷家怎么变样了?”原先的小院只有几只鸡鸭,空荡荡的,现在,墙沿上攀爬着绿油油的藤蔓,西红柿青青的果粒挂在枝头,小白菜娇娇嫩嫩的,好一幅农家乐的美景!  父亲闻声而来,乐呵呵地说:“我种了菜,就等着小华回来一起吃呢。屋角还留着一块荒地,想送给小华,种菜很好玩的。”儿子一听就乐了,跳着说:“我要种菜!我要种菜!”  爷爷和孙子,一老一少,蹲在了
期刊
方教授今年已经95岁了,她还是那么优雅。每次学校组织活动,我总能看见她穿着时尚化着淡妆,笑盈盈地站在大门口等候大家聚齐出发,而身边紧紧搀扶她的是一位容颜慈祥的老先生,他衣着整洁、腰背挺拔、反应敏捷,时不时地凑到方教授耳畔细声地说着什么。遇到熟人致意问候,方教授总是点头笑答:“哦,你好啊,我很好,现在我什么也不用自己操心,多亏他照应。”说完,她侧过头望望身旁的老先生,脸上浮起一片红霞。  在方教授8
期刊
得知爸爸妈妈编辑出版了自己的文集,我为他们感到高兴的同时,作为女儿更是思绪万千,儿时的情景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的童年是和已年过古稀的姥姥姥爷、父母一起生活在北京礼士胡同。那时几乎是伴着父母不断地出差、开会、加班和午夜亮着的台灯度过的。当年,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生活的重担都挑在肩上。那时候没有洗衣机,全家人衣被洗涮都要靠妈妈的双手完成。我们住的是平房,天冷了我和爸爸一起往木窗格上糊
期刊
为纪念改革开放3 0周年,由求是杂志社、光明日报社共同举办的“新天地·阳光之星一一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离退休干部才艺展示活动”于10月底圆满结束。41家部委的300余名离退休干部报名参加,一千多人前来观摩。他们离退休后的新学之作,彰显着长者的气韵风骨,也映射出改革开放的时代风华和历史的光辉。此为颁奖演出现场。  正如光明日报总编辑苟天林在颁奖仪式上说的:从这次活动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老同志所
期刊
我参加工作半年了,有了自己的收入,便打算春节回老家时买些礼物送给父亲(我入大学不久母亲就去世了)。逛街时,渐冷的天气提醒我,该买套衣服带回去给父亲了。  将衣服递给父亲后我就上床休息了。躺下不一会儿,就听见轻轻的哭泣声,哭声是从父亲房间传出来的。我感觉不妙,一骨碌爬起推开父亲房门,见他穿着我送的衣服坐在床边哭泣。  “什么事让您这么伤心呀?”我着急地问。  父亲哽咽着说:“不是伤心,是你的孝顺……
期刊
远古奇石成雕塑    漫步在“建筑师郑文箴木化石奇石艺术雕刻展”的展厅,91件展品件件特色纷呈、格外诱人:树的皮、干、桩、节彰显年轮的沧桑,然而它们又是实实在在的玉石;《大师》寥寥几刀便勾勒出齐白石老人的仙风道骨,嶙峋层叠的木纹化做齐白石大师的,胡须、衣褶;《练》将木纹石壁化为舞台,上面玛瑙石化成芭蕾舞者的纱裙、晶莹的肌肤……展厅里,无论是罕见的黑色木化石、来自东北的玛瑙木化石、黄色的钟乳石和绿色
期刊
那年,我终于鼓足勇气离开,那家要死不活的企业,运用几年积攒起来的客户资源,办起了一家营销公司。  创业伊始,在各方面我能省则省。对外叫公司,实际上包括我、以前的三名同事和招来的一名太学生就五个人。我管全盘,其他的人都身兼数职,做财会的还要负责上门收款。人手不够时,我亲自开面包车接客户。  做了几个月,可能嫌待遇低、工作条件差,原来管送货的大郭不辞而别。为了不耽误客户不时之需,我在报纸上打出词条广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