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aj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山中学虽地处偏辟,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相对较差,但近几年来,教育教学质量年年攀升,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量优秀学生,办出了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肯定的教育。回顾过去的历程,作为校长,我有以下几点深刻的感受:
  首先,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的成效,是引领教师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驱动力。因此,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工作既要分工明确,更要强调合作,小事勤沟通,大事多商量,要吃得苦,更要吃得亏,胸怀坦荡,在学校工作中要处处率先垂范,尤为重要的是要深入教学第一线,以优异的成绩引领全体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如此教师心悦诚服了,学校教学“战斗力”也就增强了。
  其次,学校管理制度不可朝令夕改,不能因人而异,更不能独断专行,而是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符合绝大多教师利益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在制度实施上,既要规范化,更要人性化,注重制度“刚性”和“柔性”的统一,涉及到原则性、根本性问题在执行时要贯彻到底、决不动摇,另一方面要积极兑现制度中作出的承诺,如此才能取信于师,凝聚师心,提高学校管理的威信。
  再次,抓好学生的养成,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是我校近几年来一直高度重视的工作。抓学生养成教育不是短期行为就能奏效的,而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从细节着手、从小事着眼,力促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做到:穿好衣、走好路、站好队、做好操、唱好歌、扫好地、写好字、说好话等。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了,自觉性增强了,教师教学也轻松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能够得到提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脚踏实地地工作,就一定能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责任编辑 许雅健
  E-mail: xuyajian@126.com
  
其他文献
课堂是一个具有时间、空间、人际间多向维度的立体系统,教学中的互动是教学信息在这一系统中赖以流通的载体。在教学互动发生之时,课堂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所有的人都在思考、辨析、给予、收获。如何丰富我们对课堂鲜活而全面的认识,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对话,使学生在有效的互动中得到全面发展呢?本刊策划专题刊发相关文章,希望读者能从中获得启示。    课堂教学互动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之间口头或非口头的交流
留白原是绘画中的一种术语,是指画家在作品中留有一定的空白,给予欣赏者信马由缰的想象空间。在想象的过程中,欣赏者将自己的主观感受以及生活经验融入作品之中,从而完成真正属于自己的意象构建。它往往能取到以无胜有的效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其实,课堂教学也需要留白。在不同的时间段适当留白,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我建构,可以有效生成交往互动的资源,提高针对性、指导性和发展性,最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课堂描述】  “认识乘法”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的意义。为达到这个目标,一位老师精心设计安排了3个层次组织教学:第一个层次,让学生感知相同的加数;第二个层次,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第三个层次,在学生有了充分的体验感悟之后,切实体会到乘法计算所带来的简便。围绕这三个层次,老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通过课件展示、动手操作、
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的互动,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新精神、实现课程标准理念的基础。新课改以来,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已经成了一种常态。课堂中的有效互动让每个师生个体的生命价值、特殊才能、个性差异都获得了肯定和尊重。  然而,虽然广大一线教师对教学互动的必要性普遍达成了共识,在教学实践也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但互动的实际操作效果却常常不容乐观。其突出表现在一些互动徒具外在形
课题研究因其作用大而一直被学校所重视,但是不少的课题研究却走入误区,流于形式,影响了研究的实效性,阻碍了研究的顺利实施。针对现状,笔者提出几点看法:其一,课题研究非高不可攀。说起课题研究,许多教师望而却步,认为这是专家的事情,普通教师无缘也不敢涉足,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其实,课题研究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高深莫测、高不可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研究者。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活动,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