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

来源 :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ichao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贴近生活,真实反映社会的课程.教学不再拘泥于课堂上的40分钟,而是把教学内容拓展到课前,延伸到课后.因此,安排课外实践活动成为了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课外有无机会将自己从各种渠道获得知识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生活环境.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实践活动,把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从“知”到“行”,从而提高品德课的实效呢?
其他文献
一、联系生活,巧作衔接由于学生家庭背景、生活环境、认识能力的不同,他们的生活经验也存在着差异.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要用心去了解,并把要学习的语言文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考察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一提作文皆“谈作色变”——怕教或怕写,越到高年级此现
教育家维果斯基说过:“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词语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文章中的
过去存在的那种把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学生过于依赖老师,思维趋同、单一,好奇心、创造欲日益淡薄的状况,是与那种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的,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讲授、灌输为主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语)新课程也要求我们,“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
在小学阶段,音标教学是否应该实施;如果实施,该如何展开、教到什么程度等,这些问题,对很多小学教师来说,着实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在十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也一直被这些问题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直接从老师或书本那儿被动地、不假思索地接受过来的知识,可能很快
几年前,“教与学方式转变”的种子被几位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老师们播撒进了我们的校园;今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了.在学校领导、同事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展现出了顽强的
一、问题的提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一种新的“经历”和“体验”.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很多并非“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是“旧知识
目的 使用Tivatrainer软件拟合芬太尼靶浓度变化评估其应用于妇科手术术后靶控镇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妇科全麻下行择期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