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ene_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完整地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并对之进行了界定。面临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高中英语教师也要转变观念,在教学设计中通过整合课程内容和转变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核心素养;思维品质;文化意识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完整地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并对之进行了界定: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阅读理解题型分为判断题、句子还原题、段落与信息匹配题、简答题、信息匹配题。
  不论是核心素养的出台,还是阅读理解新题型的出现,均对高中英语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相互关联、共同发展的。但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文本,培养核心素养应有所侧重。在深入分析阅读文本之后,应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和学习需求,合理确定核心素养培养的侧重点。在区教研室举办的一次高中英语优质课比赛中,6位来自于不同学校的高中英语骨干教师以无生上课的方式,展现了自己对课文阅读教学的独特理解。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优质课评比活动。现以自己的设计为例,谈谈围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如何进行阅读教学设计。
  本次赛课类型是阅读课,语篇文本标题为“Finding a balance: my t’ai chi experience”,取材于2017年新课标配套的新教材M2U3中的一篇“extended reading”。这篇记叙文讲述了一位高中生在学校太极俱乐部里面练习太极的经历。起初,作者对于太极拳抱有偏见,认为是老年人的专利,然而,加入俱乐部一年后,他不仅身心受益,而且还自发地去探索太极背后的中国文化。这篇课文在第一段开门见山、开宗明义;2~5段开始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作者在各个阶段练习太极的经历、感受以及他对太极的新认识;作者在最后一段画龙点睛,归纳性概述了作者在这一年中的太极体验,与第一段首尾呼应。
  二、高中英語阅读教学设计
  (一)多维度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1.抓文眼,巧设文本语境
  贯穿这篇文章的是标题中的t’ai chi experience,因此,笔者打算抓住这两个词来导入。2017年,微电影《功守道》上映,马云导演并担任主角,而且众多著名的武术演员加盟。由此,笔者通过设问“What makes them so fascinated and devoted”引出“太极”这个话题。因为这篇文章讲的是高中生在学校俱乐部学习太极的经历,于是笔者又抛出一个问题:“Well, as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can you have access to t’ai chi?”其实绝大部分高中生是没有太极经历的,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这是老年人的运动。学生如果回答“No”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学完后,能像文本中的作者一样,对太极有新的认识。
  2.设疑问,打破固有思维
  文本第一段概括了整篇文章大意,语言通俗,浅显易懂,所以不妨设置点悬念。先用彩纸盖住整个第一段,随着步骤的推进,最后再给学生呈现挖空的第一段原文,让学生根据前面文本的学习,填上体现作者俱乐部学习太极前后的情感变化的词。揭开彩纸,核对正确答案之后,让学生思考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关系——首尾呼应。这样既打破了学生固有的阅读思维,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也会让学生在学完文章后能和文本作者产生共鸣。
  3.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结构化知识
  一篇篇幅比较长的文体,要在短时间内理清思路,引导阅读感知全文,采用阅读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笔者设计了3个思维导图。
  导图1:主线、暗线示意图
  笔者紧紧扣住标题中的“experience”, 串成了一条清晰明朗的主线,将作者在不同时期练习太极的经历作为明线,将他在这些时期所经历的情感态度的变化作为暗线。基于这两条线路(见鱼骨图1)来梳理文本内容,将内容和语言结合起来,构建结构化知识。
  4.聚焦思维品质的高中英语深度阅读
  字面阅读是最浅显层次的阅读,是读者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处理,通过记忆文本的字面意思来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字面阅读为开展促进思维发展、培养思维品质的深度阅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根据故事的发展脉络实施串联式设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记忆、理解文本内容,实现阅读目标。
  [教学片断1]
  笔者针对文本作者加入太极俱乐部前和后的具体信息,提出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问题链,指导学生扫读课文,层层递进地记忆和理解相关信息。展示型问题如下:
  Q1:Can you divide the author’s experience into different time periods?
  Q2: What did the author learn in this period of time?
  Q3: Can you find out the sentences describing the author’s feelings?   Q4: What are the literal meanings of yin and yang?
  Q5: Can you find out some examples of yin and yang in paragraph 5?
  这些展示型问题的答案在文中都可以直接找到,任务比较轻松,为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调动其非认知因素,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就感。
  在对文本的浅层阅读处理完毕后,笔者在解读文本时,要求学生不能仅仅“read within the lines”,而是需要“read between the lines”和“read beyond the lines”。仔细品读文章后,深挖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态度倾向与通过语言投射的言外之意。深度教学是触及学科教材本质的教学,是触及学生心灵深处的教学,是触及学习过程本质的教学。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就是能把握阅读教学的本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深度思考的教学。在深度阅读的课堂中,学生需要在理解作者所表达内容的基础上动用概括、设疑、解疑、推断、检验等高级思维能力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评论。教师除了可以引领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梳理文本结构外,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分析细节信息、建构信息间的关联等认知活动来推断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此外,在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的基础上,教师应多设置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深度问题供学生思考作答。
  [教学片断2]
  作者在太极俱乐部前几节课中学习到了一些basic moves,如white crane spreading its wings和golden rooster standing on one leg。笔者引导学生透过表象,深入挖掘并思考:Why are these basic moves named after animals?学生继续阅读后,在第3段找到答案:Because Chinese martial arts have a long tradition of imitating animals.
  [教学片断3]
  作者在后几节太极课后有所感悟,在第5段有这样一句:“In time, I began to look into th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behind t’ai chi.”作者为什么要用“in time”这个短语?笔者针对文本的写作意图设问,让学生思考“What is the implied meaning of ‘in time’?”要求学生依托篇章结构,领悟隐藏在文本字里行间的深层含意,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能得出结论:By using “in time”, the author wants to show she is willing to explore t’ai chi by herself.
  [教学片断4]
  作者在探索太极背后的中国古代文化后,发现太极深深植根于中国阴阳哲学。除了让学生明白阴阳哲学的字面意思和让学生找文本中的阴阳例子外,笔者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What are the hidden meanings of yin and yang?文本第5段,太极又被称为“moving meditation”。學生对于“meditation”这个词不熟悉,笔者展示了一幅僧人禅坐图和一幅瑜伽冥想图,让学生能从图片更加直观地理解,然后让学生通过填词的方法对“meditation”进行定义:Meditation is the practice of thinking deeply in silence, esp. for religious reasons or in order to make your mind calm. 除此之外,笔者还引导学生思索:How can the name “moving meditation” embody the yin and yang philosophy? 其实学生在理解meditation意思之后,就不难发现:Moving meditation involves movement and meditation. Movement means physical balance while meditation means mental peace. They are the opposite forces of yin and yang.作者进一步追问: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hinese philosophy of yin and yang? 学生得出:The world is made up of equal and opposite forces, which are interdependent on each other. We should find a balance just like what the title “Finding a balance: my t’ai chi experience”tells us. 这一步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再次回归到文本标题的深度理解上来。
  (二)全方位提升学生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1.创建文化为主题的情境教学模式
  新课标规定高中英语教材内容一般围绕三大主题语境: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所有主题语境都应包含中外文化的范畴。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找到切入点,就其所包含的文化知识、文化习惯或文化行为收集相关信息,并通过恰当的教学设计融合到教学活动中,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文化知识。   该文本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太极”,中国元素渗透了整篇文本,笔者带着学生一起梳理。文本作者在俱乐部里面学到了一些basic moves,如white crane spreading its wings和golden rooster standing on one leg,笔者让学生在中文中找到相对应的翻译(白鹤亮翅和金鸡独立)。同时,笔者又拓展了一个基本动作:wild horses parting its manes on both sides,让学生根据意境翻译成中文(野马分鬃)。作者从教练那里也学到了“太极”的历史、不同版本的创始人和不同的风格。在自己探索“太极”背后的中国古代文化后,作者又学到了阴阳哲学的知识。笔者让学生找文本第5段阴阳哲学的例子,基于此,更好地体会“太极”的另外一个名字“moving meditation”。
  2.提供协作学习的文化环境
  教师一般是让学生个体先独立思考,产生对问题的理解,然后组员交流和协作来构建共同意义,最后在更大的班级群体中建构共享的集体意义。在协作学习中,学生以讨论、辩论、交流和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文化主题的情境教学,教师协助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观点和态度,让不同观点得以交锋,补偿、修正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在处理完文本内容后,笔者以首尾呼应的“What’s Jack Ma’s real purpose in shooting the micro film ‘Gong Shoudao’”引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但是,英语学习者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普遍较弱,在跨文化交际中时常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更为严重的是,笔者在搜索2018年4月18日的China Daily时发现了一篇标题为“Eliminating the cultural deficit”的文章,里面有段话实在让人震惊:China has a big surplus in commercial trade with the United States but a deficit in cultural exports. The Chinese know more about the US than Americans know about China.标题中的“cultural deficit”就是“文化逆差”,指中国文化贸易出口少于进口,这一现象更加体现了向全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笔者以问题开启学生讨论模式:To promot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hat has our government done?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头脑风暴、整理加工,用英文表達出: 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有很多中国元素,2010年上海世博会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馆;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为激发各国青年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增进世界对中国语言与中华文化的理解,自2002年起开始举办“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等等。这些无不体现了中国政府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所做出的努力。那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馨香呢?(As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how can you carry forwar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该问题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并富有弹性,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开展“协作”和“会话”活动,小组可以有多种途径探讨出多种答案。这样,教师帮助学生形成文化自觉,回归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价值观,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使命感,利用英语优势将璀璨的中华文化推向世界。
  三、结语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体现核心素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英语教师应坚持以提升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为核心,提高英语课堂效率。一方面,教师要仔细揣摩每个语篇的文本结构和语言特点,真正了解作者所持的态度、想传递给读者的思想和教育意义,使得学生在理解书籍内容、完成阅读行为的前提下,实现读者思维与作者思维的碰撞;另一方面,因为文化无处不在,所以,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拥有一双“文化眼”,随时随地收集和教学有契合点的文化元素,善于挖掘和文本相关的课内外资源中的文化价值。核心素养的养成必须要靠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英语教师任重道远,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要坚持将核心素养的各个要素渗透于日常教学的每一节课中,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张文华,张丽红.绘本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5(7).
  [3]李松林.回归课堂原点的深度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符 洁)
其他文献
[摘 要]  有效运用图像系统教学,展现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揭示地理规律,简化和丰富地理教材相关的文字叙述,能有效发挥学科本质魅力和独特的育人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区域认知和地理思维能力,促进地理素养的落实。  [关键词]  图像系统;核心素养;教学启示  运用地理图像系统教学,最能体现地理教学的“地理性”,侧重于地图能力的培养训练,是提高学生地理素质的重要方面。在此,笔者尝试在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71~7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无痕对接,收集数据  师:
[摘 要]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有利于促进孩子的自主学习,更加灵活地掌握学习时间,并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可以反复地进行记忆和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习的互动交流,从而提升更有效的教学质量。通过翻转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分析其实行的可行性。  [关键词]翻转课堂;自主学习;问题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都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叫作
[摘 要] 物质观与能量观是变化的两大主题,基于进阶理论,从学生已有基础出发,逐步开展科学、真实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形成定量的能量观,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关键词]能量观;学科核心素养;焓变;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  一、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是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单元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阶段中学化学课程的三个主要阶段为:
2014年,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和钣金技术项目两个中国集训基地先后落户杭州技师学院。2015年8月,杨金龙夺得汽车喷漆项目金牌,让落户在杭州技师学院的世赛汽车喷漆项目集训基地成为焦点。而就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11月,杭州技师学院再次被定为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与汽车技术两个项目的集训基地。  “通过建设运行集训基地和积极参与世界技能大赛,教师、学生们的视野开阔了,观念也更新了,”杭
[摘 要]  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具备跳出教案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课程的延伸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学空间的拓展是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教学机智;课程延伸;教学空间拓展  一、教学案例呈现  记得有一次,在给初中学生讲两栖动物的时候,笔者根据当时教学大纲的要求,循着教案中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地把两栖动物的身体结
摘 要 语文要素是解读统编语文教材时一个高频率出现的词,也是使用统编语文教材时必须紧扣的关键点、核心点。语言是语文的基础,学习语言是阅读教学的重点。针对一线教师该如何内化处理“语言”,落实语文要素。可从以下三个层次展开探索:“解读要素,整体观照,找准教学基点”“围绕要素,明确序列,实现有效训练”“紧扣要素,反复斟酌,精准教学目标”,以求更好精准制定教学目标,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安排了略读课文,从三年级开始随着年级的增高,略读课文的比重也逐渐加重。与精读课文相比,略读课文需要更多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技能。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略读课文《藏戏》一课的略读课文的教学,笔者是这样展开的。    一、抓住提示语,解决课文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方面的评价建议指出: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这点指出了略读课文的一
[摘 要]  基于新时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选择“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中热力学、动力学相关知识为切入点,以“解密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为项目学习主题,以认识反应机理和解决实际工业生产问题等为项目学习活动,呈现了真实情境下项目式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实践过程,概括了项目主题的论证与确定、学习活动的规划与设计、情境素材的选取与呈现等方面的思路和策略,总结出此类教学模式。  [关键词]  高中化学;项目
作业作为数学课程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发展革新对于保障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发现作业设计中可以改进和创新的地方,让数学作业成为学生丰富知识的向导,为其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实战平台,为数学教学的有效进步筑起坚实的防护。  一、根据学生不同层次,进行作业差异化设计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作业情况反馈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个体学习特点存有较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