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建模视野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lo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60页例1,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出示教材例1的场景图)谈话: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为了迎接国庆,渲染气氛,人们摆出了鲜花、张挂了彩灯、树起了彩旗。
  提问:大家请看,这些物品的摆放有规律吗?那今天这节课咱们就先来找一找这些物体的摆放规律。(板书:找规律)
  2.观察分析。(1)说盆花的排列规律。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盆花,从左往右盆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指名2—3人说一说)简单地说就是:盆花2盆一组,依次是红花、蓝花。谁也能像这样说一说吗?
  (2)说彩灯的排列规律。提问1:彩灯是怎样排列,你也能简单地说一说吗?
  提问2:像这样摆下去,第4组的第一盏是什么颜色?第9组的第一盏呢?加大难度:第85组第二盏是什么颜色?第109组的第三盏是什么颜色?
  追问:你们也没数没画。究竟怎么知道的?说明:不管哪一组,排列的顺序都是一样的。
  (3)说彩旗的排列规律。提问:彩旗又是怎样排列的?指出:像这样,事物每几个一组,并按顺序依次重复出现,数学上称为周期现象。(板书:周期现象)
  二、自主探究周期规律,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揭题:接下来,让我们深入观察与研究,继续探索周期现象中的规律。
  (1)独立思考。图中摆了几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把自己的想法在作业纸上表示出来。
  (2)小组交流。大家有辦法了吗?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3)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学生的方法:方法一:○●○●○●○●○●○●○●○(○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采用其他图形的、字母、文字都行)总结并板书:列举。
  方法二:奇数为蓝花,偶数为红花,15是奇数→蓝花,总结并板书:分类。
  方法三:15÷2=7(组)……1(盆)→蓝花,板书:算式15÷2=7(组)……1(盆)→蓝花。
  指名讲解:算式中的四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具体怎么想的?
  结合媒体演示验证,并总结板书:计算。
  小结:表扬学生能用画图、列举、计算的方法都找到答案,了不起。
  三、独立尝试,在体验中优化解法
  1.出示“试一试”第1题。
  提问:现在我们再把目光转向彩灯,你们能找出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吗?自己试一试。
  (1)学生汇报想法,并自主解说。板书:17÷3=5(组)……2(盏)
  (2)引导学生质疑思考:你是怎么想的?刚才除以2,为什么这次除以3?
  追问:余2是什么意思?第17盏彩灯是第几组的第几盏?
  了解:这次用计算法解决的请举手,为什么?
  提问:你能计算找出第21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吗?(口答)板书:21÷3=7(组)——紫色
  追问:得数没有余数,怎样确定彩灯的颜色呢?
  2.出示“试一试”第2题。
  (1)谈话:最后再把目光看向彩旗。这两个问题,你们能独自解决吗?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追问:余数是几的时候是红旗?当什么情况下是黄旗呢?
  (3)小结:回顾刚才我们解决的这几个问题,大家想一想,我们都是先做什么,然后怎样思考的?
  学生交流汇报时相机板书:余数是几,对应每组的第几个;没有余数,对应每组最后一个。
  四、巩固练习,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1.练一练第3题。
  组织: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60页,完成练一练的第3题。独立完成后学生汇报方法“先圈一圈,找到规律,再算一算,最后画出每组第32个图形”。
  2.出示场景:小红在手工课上穿珠子,一起来看,她用红、黄两种珠子,按黄、黄、红这样的顺序穿。
  (1)第18颗珠子是什么颜色的?(口答)
  (2)还是3颗为一组,为确保第18颗是红色,还可以怎样穿?引导:要保证第18颗是红色,就得先保证哪一颗是红色?
  (3)还是3颗为一组,为确保第22颗是红色,可以怎样穿?你会怎样想?
  3.练习十第1题。
  组织:老师今年31岁属猪,你知道属猪的人还可能是多少岁吗?(学生推算43岁、55岁等)
  提问:老师的女儿也属猪,猜猜她今年多少岁?
  小结:看来,属相相同的人还可以相差几个12,解决问题时我们要注意联系实际想一想。
  4.智力大冲浪。课件出示问题,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想法。
  五、总结延伸
  1.总结:说到这,咱们一节课也将接近尾声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延伸:今天我们一共挂了200盏彩灯,其中有多少盏红灯?这就是下节课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六、设计说明
  数学是一种模型的科学,建模是构建数学与生活应用的桥梁。所谓数学模型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为了达某个目的,在作了必要的简化和假设之后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并通过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而数学建模思想就是把现实世界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通过转化,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并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求得解决的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
  本堂课,教者旨在突出学生自主建模的全过程,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了建模准备、自主建模、模型应用再到模型拓展的数学学习模式。
  首先,建模学习也是需要准备的,得有相应的学习基础。为保证学生自主建模活动的高效开展,教者先引领学生建构现象模型,在轻松的观察与分析过程中,认识周期现象,感知周期现象的外在特点。期间设计了三次观察,观察盆花学会数学的表达;观察彩灯,感知周期现象的特征;观察彩旗,认识周期现象的意义。从而为接下来的自主探究做好了充分准备。
  第二,建模过程也是学生自主的,老师是活动的组织者。课堂教学进入学生自主建模阶段时,教者只是向学生呈现了实际问题原型,而对问题的探索与解决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我们看到,学生从画图探索逐步向计算探索的优化过程;我们听到,学生自我阐述解答思路清晰而且简约;我们感受到,学生完成题组学习时在自觉对比并提炼模型。这一系列的数学化历程都是学生自主建模的过程。
  第三,模型应用是对建模的检验,关键在于用模型思辨。学生通过上述数学活动,自主建构数学模型之后,教者及时引导学生,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当学生看到“按规律画出每组第32个图形时”,不再茫然,更不是拿笔就画,而是变得冷静与理性。他们在思辨,他们不自觉地在观察并找出周期,通过计算关注结果,结合模型,最终找到问题答案。而这组问题的解决进一步验证了前面的建模是否成功,同时也再一次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
  第四,模型拓展实现分层的教学,让不同人各自有发展。如果说“按规律画图”是针对全体学生检验建模效果的话,那后面的“小芳串珠、生肖问题和国庆快乐”就是为提高学的生数学思维能力而设计的。小芳串珠问题的解决,让我们看到部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生肖问题的解决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国庆快乐”问题让部分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从一维视角走向了二维视角。在此过程中,前面所建模型始终得以应用,但方式有所不同,思维的层次有所提升,从而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最后,模型探究延向课外,让数学学习不因下课而终止。全课结束时再次回到“彩灯问题”,与课堂的开始交相呼应。但最后问题的提出又再一次打破了学生对周期问题模型的认知结构。这样,课虽结束,但学生对周期模型的探索之情还将延续。学生所建模型的层次也将不断上升。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经历完整的建模过程,使学生充分地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建立模型,由此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从而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其他文献
和谐课堂作为一种理想的课堂状态,应该是一种教学氛围融洽、教学过程流畅和教学效果显著的课堂,是一种体现学科特色,课堂诸要素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动态生成的课堂状态。和谐的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是每个初中语文教师都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  1.教师观念的转变。人们都认为“严师出高徒”,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应在有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之
陈鹤琴先生说:“教师是最伟大而又最辛勤的雕塑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直被教师铭记的一句名言。如何才能做到像陈鹤琴先生所说的这样无比伟大呢?这值得每个幼教工作者认真思考。  一直以来,为人师表至少有“经师”和“人师”两方面的传统要求。“经师”是向孩子们传授知识技能,“人师”是教孩子们如何做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两者之中,我们首先应当成为“人师”。幼儿好似一张白纸,教师如同画笔,要在这张
摘 要: 本文是“基于学生充分预习和自主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成果之一。通过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况视频系列中一次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描述了该项目的创新之处,以及此次课堂活动的准备和开展情况,分析了此案例中课堂教学的特色,以及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情感及态度。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充分预习 自主学习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沿袭“老师讲,学生听;教师主,学生
美术老师在上色彩课时时常提醒学生要注意色调的把握,只有控制好了色调,画面才有了方向,才有了基调,画面才会有和谐之美。  那什么是色调呢?简单地讲就是一幅画整体的色彩倾向,或者说是整体的色彩面貌。色调是一幅作品色彩的总指挥,它制约着每一个局部色彩的冷暖、明度、纯度。色调是作者通过色彩表现情感的重要手段和宣泄方式。色调虽然可被我们感知,但它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们可根据色调的特点加以分类。  按画面色
摘 要: 教师的成长是离不开公开教学的,因为在公开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历了从备课到说课到磨课到向学生、同行、领导、家长展示这一过程,不仅要进行多次教案设计与修改,进行多次的说课,而且要考虑到教学具的制作、孩子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更要克服紧张心理,坦然面对领导、同行、家长等,应该说是对老师综合素质的全方位考验。作者通过分析青年教师首次公开教学的一些突出的不足,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帮助
摘 要: 秦末农民战争的杰出领袖——刘邦与项羽,都有称帝的雄心壮志,但由于性格不同,最后以刘邦“威加海内”、项羽兵败垓下乌江自刎收场。本文重点对比分析刘、项两人不同的性格及其对命运的影响。  关键词: 《鸿门宴》 性格 命运 成败  《鸿门宴》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人物形象更是在对比映衬下栩栩如生,个性鲜明。本文试从《鸿门宴》中对比分析刘、项两人不同的性格及其对命运的影响。  一、不同在胸
摘 要: 沈从文的根在湘西,湘西文化孕育了从文散文中独特的文化氛围。沈从文生长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对之充满了不可言说的温爱,同时他凌驾于湘西文化之上,在散文创作中表现出这样的文化意象:一方面对湘西自然之子的生命形态大加赞美,另一方面对湘西历史与现实中的悲剧性命运感到“无言的哀戚”。这种“又痛苦又快乐"的情绪,使他的散文具备永恒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沈从文 湘西系列 散文创作 文化意象  沈从文
摘 要: 本文研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的小说和戏剧代表作《灵山》和《野人》,力图从创作时间、小说情节、主人公、主题思想及艺术表现形式等五个层面发掘这两部作品的相似之处,指出这种相似性的出现乃是作者同一文学意图双重变奏的结果,并结合中国当代作家中较普遍的“重复写作”现象,诊断高行健文学成就为人诟病的症候及其对作家创作生命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高行健 文学意图 《灵山》 《野人》 “重复写作” 
摘 要: 本文以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指导为论述重点,旨在阐述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有效的思维感知策略。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在课程资源使用、语言交际、调控等方面形成一定的策略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探讨学生学习策略指导,能在增强学生学习认知感悟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灵活性和综合性,满足学习发展需要。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谁是最容易被遗忘的?优秀生?他们出色的成绩早已吸引了老师赞赏的目光。后进生?想想平时的教育教学,我觉得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够多了,可以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细细想来,我们最容易忽略的是他们——中等生,那是一群易被人遗忘的学生。  他们不会像调皮蛋那样给老师带来烦恼,也不会像优异的学生那样能吸引大家的目光。通常他们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表达,也不爱表现。在家长的心目中,他们是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