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标扣本 导教导学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l982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书面考试是教学质量评价中十分重要的子系统。为让命题更加贴合统编语文教科书的编排意图和特点,充分发挥其语文学习评价和教学指导作用,我们不仅对试题的类型进行创新,而且注重对教材语文要素的全面考察,从汉字书写、语言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综合实践、习作等五个方面进行检测。这样,使命题考试成为教师教学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考试试题;命题分析;试题原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13-0013-04
  我们知道,书面考试是教学质量评价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子系统。2019年秋,统编小學语文教科书的全面使用对新时期的书面考试命题提出了挑战。怎样让命题更加贴合统编语文教科书的编排意图和特点,充分发挥其语文学习评价和教学指导作用呢?下面以我市2019年秋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为例,谈谈我们所做的一些探索。
  第一部分:试题原貌
  (说明: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学汉字书写(本大题5分)
  1.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书写作品。请你分析一下他的书写有什么特点?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每小题1分)
  (1)他的书写行款______ ,布局合理。
  (2)他的书写很正确,没有出现______和不规范的字。
  (3)我们要向他学习,养成______ 的习惯,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2.请你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用钢笔做本卷,力求书写工整规范,行款整齐,文面清洁美观。(2分)
  二、学语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20分)
  3.根据要求进行选择。(10分,每题2分)
  (1)选出没有错别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
  A.绿毯拘束状烈跌跌撞撞汹涌澎拜
  B.次序慷慨基地一望无际居高临下
  C.谚语磁场猜测别出心栽排山倒海
  D.斑点淘醉沮丧威风凛凛暴露无遗
  (2)判断下面四组词语,选出分类不正确的一项( )
  A.古代五彩指的是:黄绿赤白黑
  B.古代五行说的是:金木水火土
  C.与戏曲有关的词语:亮相行头唱白脸粉墨登场
  D.表示声音美的词语:天籁之音余音绕梁字正腔圆黄钟大吕
  (3)读下面句子,注意对加点词语的分析,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A.《狼牙山五壮士》:“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热血沸腾”表现了五位壮士做好了牺牲准备的英雄气概。
  B.《桥》:“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里加点的词语写出了水的凶猛,表明情况极其危险,更衬托出了老汉沉着和冷静。
  C.《开国大典》:“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两个“只听见”用在一句话中,显得很重复了。
  D.《少年闰土》:“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素不知道”写出了文中“我”感到自己见识太少、十分羡慕钦佩闰土的内心世界。
  (4)读下面的句子,选出分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B.我盼着春天快来,因为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因为春天是生命力旺盛的季节。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C.地球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不能过渡开发资源;否则就会遭到地球的报复。
  D.盲姑娘说,您弹得多好啊;贝多芬说,我再给您弹一曲吧。
  (5)下面这段文字表达了什么观点?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爆竹声声辞旧岁,银花朵朵贺新年。噼里啪啦的爆竹、五彩缤纷的烟花,给人们带来浓浓的年味和喜庆氛围,但也在环保、安全等方面带来很多问题。
  A.爆竹声声辞旧岁,银花朵朵贺新年。
  B.烟花爆竹能带来年味和喜庆氛围。
  C.过年燃放烟花爆竹是不允许的。
  D.过年燃放烟花爆竹虽好,但也存在问题。
  4.根据要求进行文字表达。(10分,每题2分)
  (1)根据给出的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pao xiao(
  ) da bu liu xlng(
  )
  (2)用一个词语代替“说”字,改写下面的句子,且意思不变。
  科学家说:“如果人类还不爱护环境,等待着我们的就是毁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几句话写下来。
  饱经风霜的手饱经风霜的老人饱经风霜的心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着用下面句子的表达手法,写一写你想象中的风、雨、电的样子。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穷人》中的这段心理描写,以“来学校的路上,我忐忑不安地想”为开头,写一写你的心理活动,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注意使用好标点符号。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来学校的路上,我忐忑不安地想:____   三、学阅读(本大题40分)
  5.整本书阅读。课本上的“快乐读书吧”要求我们读小说《童年》,你读了吗?请你填空。(5分,每空1分)
  《童年》是以高尔基的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______小说。母亲死后,十一岁的阿廖沙沦落到__________的境地。阿廖沙在外祖父的家中最亲密的人是__________。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天,阿廖沙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______色,结果被______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
  6.古诗阅读。按照要求做各题。(6分,每空1分)
  (1)补充诗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2)补充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 ______ 。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句都是一幅画,由“黑云翻墨未遮山”一句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给这幅画取个名字:_________。
  (4)读《书湖阴先生壁》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你发现了
  。像这样的诗句还有 ,__________。
  7.文言文阅读。读《伯牙鼓琴》,按照要求做各题。(6分,每题2分)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全原文。
  (2)写出画线句子的意思: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的是:______
  8.运用阅读策略。请你根据提供的探究任务读下面一则材料,完成思维导图。(8分)
  【探究任务】找出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的依据。
  【材料】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9.课外短文阅读。完成下面各题。(15分)
  乞丐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眼睛,发青的嘴唇,流血的伤口,破烂的衣服……啊,这个不幸的人!
  他向我伸出一只红肿、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我伸手搜索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无力地摆动着、颤抖着。
  我不知所措,忐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发颤的手:“请见谅,兄弟!”
  乞丐那红肿的眼睛凝視着我,他发青的嘴唇笑了笑——他也紧紧地握了握我的冰凉的手指。
  “哪的话,兄弟!”他的声音嘶哑,“这已经是可感谢的了,这也是恩惠啊,兄弟!”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恩惠。
  (1)请你写出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内容。在横线上填写你的答案。(8分,各2分)
  ①从对乞丐的外貌描写中可以看出
  ②从“乞丐在等待着”可以感受到乞丐的内心世界是____________
  ③从“请见谅,兄弟!”可以感受到“我”的内心世界是____________
  ④“这也是恩惠啊,兄弟!”“这”指的是
  (3)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你想到的是什么?在横线上填写你的答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语文实践(本大题5分)
  10.你平时是怎样做课堂笔记的?把你的经验写五条下来。(每条1分)
  五、学习作(本大题30分)
  11.请你按要求写作文。
  围绕“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中心意思,请你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家长们都来关心孩子的阅读,参加读书行动。写的时候,注意倡议书的格式,倡议书结尾署名一律用“绿化小学六(一)班书童”。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字迹工整,文面清洁。
  第二部分:命题分析
  一、关于题型的思考
  题型是影响试题编制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题型的选择和使用受到主观题和客观题的制约,依据检测内容而定。在六年级语文期末检测中用什么题型比较恰当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在坚持传统命题经验的同时,更加重视对统编语文教科书语文知识和能力检测的设计与落实的研究。统编语文教科书在语文要素的统领下,对语文知识体系和语文能力发展进行了系统设计,层层递进、螺旋上升。越往高年级走,教科书越关注语言的运用实践,关注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这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因此,在期末检测的题型上,我们选择了三类题型,即填空题、选择题和表达题,其中较多地设计了表达题,以便更好地完成教科书要求的对语言运用实践能力的检测。
  二、关于题目的设计
  (一)把汉字书写放在首位
  汉字书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我们十分重视汉字书写的检测。在试题设计上,为了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语文教科书的要求,加强检测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我们注意了以下两个维度。一是书写知识填空(见试题第1题),从方法和策略性知识的角度,检测学生对教科书“书写提示”的掌握情况,督促学生掌握书写方法和策略,进而形成书写能力;二是从实践层面对全卷书写提出要求(见试题第2题),以检测学生是否在语文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并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这种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能力检测
  1.语言积累与运用检测要素的确定
  教科书在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上,改变了以往单一强调汉语知识积累与简单迁移的做法,更加关注能力,注意引导学生积累、理解和运用语言。具体来说,包括强化语言积累,丰富语汇储备;了解语言现象,发现语言规律;乐于迁移运用,促进表达提升。这是我们确定检测要素和能力指标的重要依据。根据教科书提出的相关训练要素,我们从能力的角度出发,将语言积累与运用的检测要素细分为十个内容、四个层级,构成了如下的“双向细目表”(表一)。
  2.语言积累与运用检测要素的整合
  检测要素的确定主要来源于统编语文教科书的语文要素、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在确定检测要素时,我们还注意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将类同而质不同的要素进行有机整合,用同一题型加以呈现,落实检测。如,第3(2)题,表面上是词语的归类,实际则是检测运用语言和认识事物的能力,题目内容来自于《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
  3.语言积累与运用的检测尤其关注思维能力
  语文学习要“记”,但绝不完全是死记硬背。语文学习要“活”起来,怎样“活”?思维“活”语言学习活动就能“活”。语言和思维从来就不是两张皮。所以,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统编语文教科书是非常重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因此,在语言积累与运用能力的检测中,我们尤其关注思维能力的检测。在10道检测题中,学生无论回答哪道题,都离不开思维。既要有思维方法,又要有思维品质;既要有逻辑思维,又要有形象思维;既要有一般性思维,又要有创造性思维。
  (三)加强阅读能力的综合检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根据这一评价建议,我们认真分析统编语文教科书在六年级上册所涉及的阅读文体、阅读能力要求,确定了如下的检测要素和能力指标(表二)。
  阅读占整个试题分值的40%,是语文检测中的大板块,足以见得我们对阅读的重视。
  1.检测要素力求全面
  阅读的检测要素包括整本书阅读、古诗阅读、文言文阅读、文段阅读和短文阅读等五个方面。这五个要素都来自统编语文教科书的阅读训练内容。这些要素的组合丰富了语文阅读检测的内容,改变了以往一篇短文“垄断”阅读检测的局面,更加有利于从各个方面检测学生的阅读素养,
  2.检测方法力求科学
  为使阅读命题尽量避免与语言基础知识的命题产生重复,我们采用了PISA阅读测试法,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检测。一是提取信息,即根据需要从文本中捕捉有用信息;二是形成解释,即理解词语的意思,利用文本信息对相关问题做出准确解释;三是整体感知,初步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四是做出评价,对文本的语言、形象等作出合理的判断;五是进行反思,对文本内容结合自己实际进行比较思考,构建文本对自身的意义。在五个检测要素中,基本上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关的对应点。
  3.能力检测力求对应
  “对应”即在考虑PISA阅读测试“变量”的同时,加强与统编语文教科书语文阅读要素的衔接,也就是教科书要求落实的阅读方面的语文要素必须在试题中呈现出来,进而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加以落实,让学生真正转化为能力。比如,第5题“整本书阅读”,是从信息提取的角度设计题目,主要检测教师和学生是否真正落实了教科书“快乐读书吧”的要求。在檢测题中,要将教科书的阅读训练要素一一进行检测,就要在PISA阅读测试“变量”和教科书阅读训练要素中找到结合点。这份试题就找到了结合点。
  (四)关注语文综合实践的检测
  语文综合实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途径之一。近年来,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都在各类考试中加强了语文综合实践的检测或考察。统编语文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在各年级的下册都编排了综合性学习单元。虽然在各年级上册的教科书中没有编排综合性学习单元,但是也为学生设计了较多的小型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注意路牌,记住拼音认识地名”,第六单元“乘坐公交车,选择合适的乘坐方案”,第七单元“学做课堂笔记”等。在充分思考这三次语文综合实践的学习价值以后,我们选择将“学做课堂笔记”作为检测内容,而且跳出教科书的设计,将检测纳入学生学习的广阔空间,引导学生积累经验并将经验运用于语文学习实践。
  (五)落实学生习作表达水平的检测
  习作是小学语文检测的“大户人家”,承担着检测学生思想认识、道德情操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任。在这一次的习作命题中,我们反复进行了思考。首先是研究语文课程标准,找准导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十分明显,我们对习作的检测“门槛”不能过高,一是要让学生能够表达,二是要让学生顺利表达。为此,我们不能出难题、偏题和怪题。其次是研究统编语文教科书,选择习作的检测要素。统编语文教科书在习作的编排上走的是纪实作文、想象作文、应用文三者结合的路子。六年级上册的8次习作训练中,写纪实文5次、写想象文2次、写应用文1次。在这三类习作形式中,我们选择了应用文。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倡议书,表达“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这一观点,并写出具体的倡议。这一习作在目前的环境下具有社会意义,既能检测学生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又能检测出学生语言表达水平。
  总之,只有改革命题方式,才有可能将语文教学的步伐引向改革之路。在命题改革中,我们的导向是十分明确的,即引导教师更新“教”观念,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用好统编语文教科书;引导学生转学“学”的方式,真正依托手中的语文课本这一“学本”,学好语文。
  参考答案
  1.(1)整齐(2)错别字(3)自我检视
  3.(1)B(2)A(3)C(4)A(5)D
  4.(1)咆哮大步流星(2)示例:科学家预言:“如果人类还不爱护环境,等待着我们的就是毁灭!”(词语代替很多,只要意思不变即可)(3、4、5,略)
  5自传体流落街头外祖母蓝 外祖父
  6.(1)稻花香里说丰年(2)同到牵牛织女家(3)水墨丹青(4)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把山水描写得有情有趣。
  7.(1)巍巍乎若太山(2)伯牙悲痛万分,拉断了琴弦,把琴摔破,发誓终身再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谁能让自己为他弹琴了。(3)知音难觅,要珍惜眼前的朋友。
  8.水分含量少;氧气含量少;表面温度很低;没有磁场和臭氧层。
  9.(1)我走在大街上遇到一个乞丐乞讨(1分),乞丐求我施舍(1分),我什么东西都没带,向他道歉(1分),得到了乞丐的谅解(1分)。(2)①可怜、不幸②渴望得到我的帮助③惭愧,内疚④跟他握手(3)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人们应该互相尊重、关心;我们应该帮助弱者和苦难者。
  10.①记老师讲的重要内容;②记有疑问的,需要继续思考,或查找资料的;③记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④记方法;⑤记总结;⑥记课本中没有老师补充的内容。
  (责编韦雄)
其他文献
[摘 要]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和保障,是教师学科综合素养的体现。在教材分析时,教师要读体裁和结构、读教材地位、读本单元主题和重点、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定教学主张,这样才能深入理解教材文本的逻辑结构,明了文本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只有教材分析到位,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关键词]教材分析;单元主题;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
[摘 要]口语交际教学,教的是和谁说,如何说,怎么说。这一特点决定了口语交际不是简单地把听和说相加,而是一个以听、说为核心的交际双方互动的过程。结合教育学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交际就要和人交流,交流当然离不开生活。因此,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来寻找低年级口语交际的切入点,并结合生活情境来调动学生交际的主动性,从而实现交际的价值。  [关键词]生活化;交际点;主动性;价值性  [中图分类号] G62
从2016年起,武汉地区参与了两轮果果项目的实验。2016年,三所学校参与实验,涉及15名教师,300名学生。2017年,六所学校参与实验,40名教师,1360名学生加入“果果”。所有参加果果课题实验的教师,都有一个感受:果果课程与其他课题或课程完全不一样。  一、落实果果课程,抓常规重实效  1.建立“云端”交流站  武汉地区的课题组规模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进入了果果团队,就要扎扎實实
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应关注“诵读”、“想象”、“链接”等关键词。下面,笔者择要浅谈古诗词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一、诵读——以声契心,还原本来性情,还复诗词固有味道  古诗词诵读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字正腔圆,读准读通  朱熹曾说:“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正确认读是诵读的基本要求,假使学生连最基本的读准、读通都未能做到,何谈“
亲情就像一杯茶,漫长的岁月留下的永远都是最真挚的感情,母亲更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母爱是最平淡朴实而又无私的。作为荧幕上不可或缺的元素,亲情总是带给人们感动和收获。五月是母亲的节日,在这个温暖的季节,别忘了和妈妈一起看一部温馨的电影。文/赵伊妮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海报  主演:丝莉亚·洛芙、玛丽莎·佩雷德斯、佩妮洛普·克鲁兹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
张厚粲:1927年生,河北人。1948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心理系。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张厚粲先生,笔者会选择明朗的黄色——热烈、张扬、充满着生命力,即便是在黑暗中,她也能竭尽全力地绽放出光和热。生活就是一场战斗,只有勇敢的战士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当战火燃尽,往事已沉底,曾经的沧海桑田便是她值得纪念的勋章——本期访谈录,带大家走进张之洞孙女、著名心理学家
编者按  爱是教育的底色。但作为教师,仅有爱是不够的。真正的爱,一定包含着智慧。  时代风起云涌,教育中的问题,是一切问题的集中呈现。教师如果不能掌握相应的方法技巧,如果不能用智慧的解剖刀剖析问题,那么,错误的爱,往往会成为伤害。  教育生活中,各类繁琐的问题究竟有没有根本性的解决方案?教师成长中,优秀教师是否有迅速拔节的诀窍?……  本期,三位著名学者向广大读者推荐同一本书——著名学者朱永新的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主题语境的表述为“主题语境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等内容,为学科育人提供话题和语境”。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文本分析,就是把握教学核心内容。What解读语篇的主题和内容;Why解读语篇的深层含义,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How解读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
[摘 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语言并能灵活运用,积极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实践,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追求,也是现行的统编教材的一大特色。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的培养融入具体的课文阅读之中,在对课文表达的模仿中积累、内化语言,在想象说话中练习运用语言,以切实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随文练说;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在信息搜索和资讯获取方面更加便捷,但也正逐步丧失深度阅读的习惯和能力。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升学生文学作品赏析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从部分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的情况来看,授课教师重视度不高,学生积极性不足,以及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广泛存在,严重影响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长远发展。针对上述教育问题,近年来语文教育学界陆续出版了一系列关于高中语文阅读课型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