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随文练说策略浅探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ongbin0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语言并能灵活运用,积极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实践,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追求,也是现行的统编教材的一大特色。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的培养融入具体的课文阅读之中,在对课文表达的模仿中积累、内化语言,在想象说话中练习运用语言,以切实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随文练说;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6-0076-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发展学生积极想象、表达的思维,能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在小学第一学段,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的兴趣,时时引导他们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中学会关心生命和自然,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想象和体验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并乐于与人交流。因此,作为具有奠基意义的这一起始学段的语文教学,其随文练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既为当下学生的写话提供示范引领作用,又为第二、第三学段的习作打牢基础。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采用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培养融于对课文的阅读理解之中,从而帮助学生积累积极、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文字,在趣味盎然的说话指导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的实践,提高他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具体的步骤为:在趣味盎然的故事讲述中活化语言——在准确提取信息的表述中发展思维——在课文基础上想象和联想促进语用。如此螺旋上升,循序渐进,不断深入,让学生在学会阅读、练习表达之路上稳步前行。现结合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谈谈具体的操作,就教于各位专家、同仁。
  一、在趣味盎然的故事讲述中活化语言
  我们知道,处于小学第一二学段的小学生,特别喜欢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根据学生这一时期的这个特点,统编教材入选低年级课文的文本,都特别充满了童真童趣,因而能够受到小学生的真心欢迎。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反复阅读、讲述课文里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与表述的意思进行准确桥接,从而积累鲜活、积极的语言,為今后的书面表达奠基基础。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课)时,笔者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对话,在主动尝试运用课文语言时将具体的形象与抽象的文字相对应。教学伊始,笔者出示小蝌蚪游动图,让学生认识“一群”“脑袋”“黑灰色”,然后通过演一演,体会快活地游来游去的感觉,并通过教师反复发问:“小蝌蚪,小蝌蚪,你为什么这么开心哪?”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表达出童年的快乐心态。而后,让学生阅读、理解小蝌蚪为什么想到要找妈妈,又是怎么问的,鲤鱼妈妈是怎么告诉他的。然后进行角色扮演对话,将小蝌蚪的急切和鲤鱼妈妈的和蔼、有耐心都表现出来,并体会互相帮助的快乐,渗透“乐于助人”的思想熏陶。接下来的小蝌蚪和乌龟的对话,笔者则让学生迁移学法,自己和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演读。这样,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在学生的反复朗读、对话中得到积累,小蝌蚪的急切,鲤鱼妈妈、乌龟的热情也得到真切的品悟。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表达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都得以充分发展。
  二、在准确提取信息的表述中发展思维
  将阅读的文本进行比较有条理地复述,是二年级上册课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像《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书后练习安排了根据图片讲一讲小蝌蚪成长的历程、说一说他们找妈妈的故事,本单元第2课《我是什么》课后安排了“‘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的说话练习,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书后有“植物妈妈分别是怎样传播种子的”说话……这些练习,都指向了学生提取课文信息、准确复述课文的能力培养,以提高学生对习得的语言进行正确编码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表达思维。教学中,笔者将本课的书后练习融入课文的总结之中:“那小蝌蚪是怎么长成大青蛙的呢?”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信息,很快就能有条理地说出:“小青蛙一天天长大,他们先长出两条前腿,然后尾巴会渐渐变短,渐渐的他们的后腿也长出来了,最后尾巴也消失了。他们长大后,有了大眼睛,宽嘴巴,四条腿,穿着绿衣裳,鼓着白肚皮,天天去捉害虫。”为让学生准确认知这一过程,笔者将课文后面练习里的插图放大,反复让学生对照图画情境练说:“我们知道了小蝌蚪是怎么长成小青蛙的了,可是邻居家的小弟弟不知道,你能告诉他吗?”“我们知道了小蝌蚪是怎么长成小青蛙的了,你会把这个发现怎样告诉爸爸妈妈?”……像这样“借助读物中的图画”(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部分)进行说话练习,对于学生表达和思维的发展,大有裨益。
  三、在课文基础上想象和联想促进语用
  在课文阅读基础上进行想象说话,可以将文本读得更有趣味,学生的语用能力也能得到创造性发展。在学完了《小蝌蚪找妈妈》后,笔者问学生:“小蝌蚪为什么会认错妈妈?”学生稍加思索后,一致认为是鲤鱼妈妈介绍得不够准确,她说的“宽嘴巴、四条腿”并不能概括青蛙妈妈的特点。笔者趁势继续追问:“那按照乌龟说的,小蝌蚪能找到妈妈吗?”学生纷纷摇头认为也不能。如此,笔者自然引出说话的主题:“那么,如果你是鲤鱼妈妈或者小乌龟,你会怎么重新告诉小蝌蚪找妈妈的方法呢?”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想象说出:“如果我是鲤鱼妈妈,我会跟小蝌蚪说:‘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宽嘴巴,四条腿,身上穿着绿色的衣裳,没有尾巴,会呱呱地叫,最喜欢蹲在荷叶上了。’”“如果我是乌龟,我会跟小蝌蚪说:‘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巴宽宽的嘴巴,穿着绿色的衣裳,长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起来腿一伸一缩的。不在水里的时候,他们会蹦着走。’”“如果我是鲤鱼妈妈,我会跟小蝌蚪说:‘你们的妈妈不像我,她没有尾巴,身子也不是红色的,而是绿色的,她靠四条腿在水里游。’”如果我是乌龟,我会告诉小蝌蚪:‘你们的妈妈不像我有硬硬的后背,她也没有尾巴。游起水来她的腿比我的腿长多了,她靠后腿一蹬一蹬地往前游。’”“我还会跟小蝌蚪说:‘你们的妈妈和你们现在的样子一点儿也不一样,等你们长大了,就会鼓起一对大眼睛,披上绿色的衣裳,露出雪白的肚皮,有四条腿,还会捕捉害虫呢!’”……学生在结合课文语言、插图,发挥自己的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中,尽情释放着自己的语言,努力将青蛙的外形特点介绍得具体起来,由此,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长足的练习。
  叶圣陶先生说:“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下得差不多了,‘听、读、写’就容易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我们教师必须依着学生语言积累少、生活经验尚不够丰富的实际情况,积极探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努力将抽象的文字符号与生动具体的生活、形象、感觉联系、对应起来,以帮助学生积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语言,自由、灵动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在丰富多彩的讲述中分享阅读的乐趣、方法,发展学生积极想象、表达的思维,感受语言的优美,乐于与人交流,不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责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 要]“能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是第三学段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能力。在课堂教学与评价中,教师要从识别与推论、整合与解释、评价与鉴赏这三个维度来对学生进行考察,以问题和任务为导向,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命题测试;材料;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对于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对于刚刚学写作文的中年级学生而言,“习作”二字更是成了他们望而生畏的字眼。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的作文要求:“要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如何让中年级的学生乐于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顺利起步呢?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想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对于刚刚学写作文的中年级学
[摘 要]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和保障,是教师学科综合素养的体现。在教材分析时,教师要读体裁和结构、读教材地位、读本单元主题和重点、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定教学主张,这样才能深入理解教材文本的逻辑结构,明了文本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只有教材分析到位,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关键词]教材分析;单元主题;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
[摘 要]口语交际教学,教的是和谁说,如何说,怎么说。这一特点决定了口语交际不是简单地把听和说相加,而是一个以听、说为核心的交际双方互动的过程。结合教育学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交际就要和人交流,交流当然离不开生活。因此,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来寻找低年级口语交际的切入点,并结合生活情境来调动学生交际的主动性,从而实现交际的价值。  [关键词]生活化;交际点;主动性;价值性  [中图分类号] G62
从2016年起,武汉地区参与了两轮果果项目的实验。2016年,三所学校参与实验,涉及15名教师,300名学生。2017年,六所学校参与实验,40名教师,1360名学生加入“果果”。所有参加果果课题实验的教师,都有一个感受:果果课程与其他课题或课程完全不一样。  一、落实果果课程,抓常规重实效  1.建立“云端”交流站  武汉地区的课题组规模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进入了果果团队,就要扎扎實实
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应关注“诵读”、“想象”、“链接”等关键词。下面,笔者择要浅谈古诗词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一、诵读——以声契心,还原本来性情,还复诗词固有味道  古诗词诵读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字正腔圆,读准读通  朱熹曾说:“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正确认读是诵读的基本要求,假使学生连最基本的读准、读通都未能做到,何谈“
亲情就像一杯茶,漫长的岁月留下的永远都是最真挚的感情,母亲更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母爱是最平淡朴实而又无私的。作为荧幕上不可或缺的元素,亲情总是带给人们感动和收获。五月是母亲的节日,在这个温暖的季节,别忘了和妈妈一起看一部温馨的电影。文/赵伊妮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海报  主演:丝莉亚·洛芙、玛丽莎·佩雷德斯、佩妮洛普·克鲁兹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
张厚粲:1927年生,河北人。1948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心理系。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张厚粲先生,笔者会选择明朗的黄色——热烈、张扬、充满着生命力,即便是在黑暗中,她也能竭尽全力地绽放出光和热。生活就是一场战斗,只有勇敢的战士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当战火燃尽,往事已沉底,曾经的沧海桑田便是她值得纪念的勋章——本期访谈录,带大家走进张之洞孙女、著名心理学家
编者按  爱是教育的底色。但作为教师,仅有爱是不够的。真正的爱,一定包含着智慧。  时代风起云涌,教育中的问题,是一切问题的集中呈现。教师如果不能掌握相应的方法技巧,如果不能用智慧的解剖刀剖析问题,那么,错误的爱,往往会成为伤害。  教育生活中,各类繁琐的问题究竟有没有根本性的解决方案?教师成长中,优秀教师是否有迅速拔节的诀窍?……  本期,三位著名学者向广大读者推荐同一本书——著名学者朱永新的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主题语境的表述为“主题语境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等内容,为学科育人提供话题和语境”。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文本分析,就是把握教学核心内容。What解读语篇的主题和内容;Why解读语篇的深层含义,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How解读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