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超市:关于诚信的一次试验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le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人超市采用的是无人收银的模式,顾客购物后可在无人柜台自助结账。在英国伦敦,一般的便利店和超市都会配备几条无人收银通道。
  无人收银便利、省时,要求在国内推广这种模式的人越来越多。出于对可行性的考量,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芝麻信用”于今年6月6日“信用日”这天,在北京和杭州的两家便利店分别开展了一次“无人超市测试”活动,结果如下:北京的店里,有人主动刷卡结账,但也有人抱走昂贵烟酒,只付了10元;杭州的店付款率达82%。
  对于这样的结果,“芝麻信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极个别人没付款或者没付全款,只是“小插曲”,即使在信用体系较完善的欧美发达国家,付款率也未能达到100%。但目前的状况显示离大规模推广无人超市还有一定距离,试水的两家店在第二天又恢复了人工收银。
  我国的个人征信系统以前由央行主导,很多人往往是在申请贷款受阻时才会关注个人信用问题。而现在随着央行放开征信业务,类似“芝麻信用”这样的信用评估机构也越来越多,生活中很多小事都有可能纳入对一个人的信用评估。比如信用卡还款不及时、水电费迟缴拖欠,甚至在使用打车软件时随意取消叫车等行为,都有可能产生信用污点。污点越积越多,出现了不良信用记录,极有可能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影响到他未来的工作或生活。
  相关主题:诚信/人生/考验
  人生处处是诚信的考场
  在无人超市中贪小便宜的人自以为小伎俩不会被看穿,殊不知,监控里看得一清二楚。正所谓,人生处处是诚信的考场,你说的每一句话、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可能反映出你到底是忠良恭俭让还是奸伪狡奢蛮。言而无信,行而无果,有时看似小事,也未触犯法律,却已产生了负面影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作为一个人的诚信考验。
  相关主题:诚信/规则/发展
  建立诚信社会,靠自律,更靠规则
  “人无信不立。”不管是古代书于史册、绘于竹帛的诚信名言、典故,还是现在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无不体现了人们对于诚信的重视。无人超市的测试情况亦表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诚信。技术的进步让无人超市得以实现,但想要大规模推广这种模式,实现更多的自由和便利,必须夯实诚信的根基。这一方面要依靠人们的自律,更重要的是要依靠诸如征信系统这样的规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其他文献
说起我的老师啊,他上课讲知识点的时候,那可是明明白白、滔滔不绝。但要是说起他那记性,真是差得没话说,隔三岔五就闹一个笑话,像家常便饭似的。  我们班上有一对双胞胎,一个叫明天,一个叫明亮。老师已经带我们班很久了,但他常常“天”和“亮”不分。那天,考试成绩下来了,明天请假没来学校,谁知,老师进班后把卷子“啪”地一下放在讲台上,大声说:“明天!你上来看看!”没人吭声,老师又提高了声音,问:“明天在哪儿
期刊
我们教室窗台上有一排碧绿的植物,老师天天呵护它们。其中,一棵白掌的经历可真是传奇。  国庆长假后的星期一,同学们在绿植旁聊天,注意到了那棵可怜的白掌——花盆里的土干得比石头都硬,裂成了龟壳状。那茎像一个九十岁的老爷爷,弓着背弯着腰。那叶子看起来更让人觉得没救了,有的完全干枯了,疲惫地缩在一起;有的全都变黄了,尖头处甚至变成了褐色;还有的一半是黄色的,一半仍保留着它的本色,挂在枝丫上摇摇欲坠。风吹过
期刊
“功名之士,必不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为敦庞大雅之响。”叶燮曾这样写过。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家善于从自身的生活出发,去发现这美丽的世界。世界观的不同带来了创作心态的迥异,作为思维外化形式的作品也自然有了不一样的格调。  《纽约时报》在采访海明威时问及他最好的写作状态。海明威回答说:“最好的写作一定来自我爱的时候。”创作是灵感和笔尖的激烈触碰,强烈的情感奔涌而出。当创作者归于平静,
“凭栏正值南风起,轻轻拂动我身上衣,风送故国乡土味,引我浣纱若耶溪。”儿时记忆中曾祖母的声音已经有些模糊,直到长大后再听妈妈讲曾祖母的故事,那些熟悉的唱词才又在记忆里鲜活起来。  戏曲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中国戏曲史的一半在浙江,浙江戏曲史的一半在婺剧。”这方独特的婺州土地上诞生出的戏曲婺剧,带着它的独特风韵在历史中穿行,扎根民间的婺剧不像京剧、昆曲,曾被高雅文化雕琢,它始终保持着可贵的平民情怀。
当我在绍兴老去,午后的阳光很暖,我一个人走过有千年历史的大善塔,看那标志性的塔尖,和那棵不被时间侵蚀的树。  当我在绍兴老去,沿着悠长的仓桥直街,曲曲折折,最后拐进历史一角,从此极目难寻。  当我在绍兴老去,听着越剧里才子佳人“咿咿呀呀”的吟唱,故事瘦成了诗篇,过路人行色匆匆,叹息却独自游走在车水马龙里。  不管时间怎样陪着生命悄悄流逝,我知道,你的微笑是我所写诗中,最好的楔子。
古人云:“文如其人。”不错,阅读时总有此种体验:朗读唐诗宋词,体会到李白的狂放、杜甫的忧国忧民;品读近现代文学作品,仿佛看见海子的不羁,林徽因的柔中带刚……文章与作者本人总是相似的,好像父母与孩子,血脉思维息息相通。  但,总有例外。  金人元好问就认为“文章宁复见为人”,作品有时甚至会背离人品,呈现出虚伪的作者,这又作何解呢?  实际上,这两种理论并不矛盾。性情确实影响文章,但影响的是“心文”。
我已经被徐老师养在教室里一个多月了,开出了白色的小花。我天天被徐老师呵护着,是这间教室里最旺盛的植物。  可是厄运总会降临,那一天终于来了。这天看起来很平常,徐老师正在给花儿们浇水,唯独不给我浇,可能是她忘记了吧。我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徐老师给别的花儿浇水。“十一”小长假来了,一天、两天、三天……七天,我快要枯萎了,头一天比一天垂得低 。七天了,没有一个人给我浇水,我太渴了,太渴了!  没有水,我就活
期刊
著名的书法圣地,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成名。
虽说地属江南,但这儿既没有纤秀细巧的吴侬软语,也没有缠绵悱恻的水乡长桥,“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丽水有的是连绵的山丘、葱郁的树林和湛蓝的天空。江水悠悠,流过每一个日夜,独特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