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抱怨与不抱怨之间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a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给工作中最常见到的事情排个顺序的话,
  抱怨铁定可以排进前三名。
  有调查表明,职场上近9成的人有抱怨情绪,
  超过半数的人每天至少有一次抱怨,
  甚至有5%的人每天抱怨20次以上。这当中,
  七成以上的抱怨仅仅是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和苦闷,
  而真正可以通过抱怨解决问题的比例不超过10%。
  职场新人更是抱怨的重灾区,在立足未稳,前景不定,待遇不好,压力、工作量和能力不匹配的职业发展初期,抱怨的情绪很容易占领“制高点”。抱怨薪水、抱怨加班、抱怨上司、抱怨同事、抱怨客户、甚至抱怨办公室的茶水间和厕所……
  很多成功学书籍或者职场指南建议职场新人不要有任何抱怨,认为这种情绪会像病毒一样占据自己的大脑,而耽误了真正的职业积累。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然而,如果我们细细观察职场中的“老江湖”,会发现这些人其实有的时候也在抱怨,而且抱怨的频率也不一定很低。有些菜鸟不禁迷惑了:“为什么老员工可以抱怨,我们新人就不可以?新人也是有压力,有感情,有情绪的呀!”
  抱怨其实就是工作中的一部分,在承认这一点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地使用和处理“抱怨”,在抱怨与不抱怨之间,到底有哪些门道?
  什么时候不该抱怨?
  职场有时如战场,均讲求伺机而动。即使有的时候抱怨的内容是正确积极的,如果掌握不好时机,最终很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小王新进公司不久,就和其他几个毕业生一起被安排到一个很急的项目中,充当了救火菜鸟的角色。这是公司的一个大项目,时间紧,任务重,部门里所有的力量全都铺上去还是人力不足。所以,项目组的同事都很辛苦,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部门领导面临非常大的压力,也和大家一起加班干活。从学生时代刚过渡过来的小王,一时适应不了这种高节奏的工作。分给新人的活儿很多都是非核心且工作量大的繁琐任务,小王和几个新人都颇有怨言。
  在一次连熬了两个晚上之后,小王的怨气爆发了,直接冲到部门领导座位前,抱怨说:“大伙儿都这样了,还不加人,做出来的东西也是漏洞百出。而且,我们之前选择这家公司是为了有发展,不是干苦力活儿!”已经焦头烂额的领导顿时火冒三丈:“现在部门就这样,这个项目拿不下来,全都得走人!”小王看到领导也怒了,讪讪地走回座位继续工作。后来,在大家的努力下,项目成功完成,部门得到了公司的嘉奖,大家都拿到了不菲的奖金。只有小王不仅没有拿到奖金,而且试用期考核也不合格,被公司辞退了。
  在这个例子中,其实小王的抱怨中至少在质量把控方面的见解是正确的。然而,他没有掌握好时机:
  首先,他当场找领导谈的时间不合适。一方面,领导焦头烂额,根本没有心情来听抱怨。这时候就算再有道理的抱怨,也不会被采纳的。另一方面,在任何时候也不要在公共场合和领导直接抱怨。这会让领导颜面尽失,二是如果领导采纳了这样的抱怨,会在办公室里树立一个他可能不愿意看到的典型实例,这对领导以后的管理工作也不利。
  其次,他选择这样的项目阶段来抱怨也不对。在整个部门需要一鼓作气,集合所有力量要完成这个项目的时候,任何负面的抱怨都可能对团队士气带来很大影响。这是领导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之一。
  最后,作为一个新员工,他提这种抱怨也非常不合适。在没有给公司做过比较大的贡献之前,抱怨往往是苍白无力的。一来,新员工不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自己的认知很可能是有偏差的,这时候做的抱怨也很可能是错的;二来,新员工在公司内没有任何地位,说话的分量也是比较轻的。
  因此,对于新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不管你想抱怨的事情是不是有道理,你心中的怨气是不是真的很大,在你真的想抱怨的时候,请慎重考虑时机是否合适。
  宣泄情绪还是解决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职场上绝大部分的抱怨都是宣泄情绪。
  曾经有一个外企员工给领导发邮件说:“市场做得不好,是因为外籍员工能力不行,外籍领导根本什么都不懂。应该把这些人都换成中方员工。”老板看到这样的邮件哭笑不得,只得回信说:“这是一家外国人的公司,肯定是外国人掌管。这个问题解决不了,请在现有体制下多努力吧。”这个员工的抱怨其实是很不明智的,因为他所抱怨的事情想改变很难。
  什么样的抱怨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呢?
  小李加入一家外企做行政助理,接受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组织公司每季度的团队建设活动。一个月前公司来了新CEO,要求压缩成本,直接把每次团队建设的经费砍掉一半。小李连着找了很多家旅行社,因为要求太高却价格太低,没有人愿意接单。眼见到活动日期临近,小李倍感压力,甚至有无力回天的感觉。见到自己的主管,小李的眼泪就掉下来了:“领导,这工作真没法干了,您去找CEO说说吧。”主管对她说:“光抱怨没用,CEO现在正在削减成本的兴头上,这时找他抱怨这个无异于自杀。你的前任就是因为这个事情去直接找CEO哭诉,还大闹办公室,反而被开掉了。上面就是觉得削减这项经费是应该的,就算抱怨也要让上面看到理由。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小李很快领会了领导的意图,降低标准终于找了一家愿意接单的旅行社。后来,由于接待标准很低,团队活动的质量很差,参加活动的员工都怨声载道。之后,主管单独找CEO汇报说:由于经费问题,团队活动很难维持很好的质量,大家怨言很大,士气低落,反而达不到团队建设的目的。CEO于是接受了建议,增加了团队建设的经费,小李的工作也可以开展了,之前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也解决了。
  大家也许会发现,后来主管的“建议”其实也是一种抱怨。与纯粹的宣泄情绪不同,主管心里很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且需要什么方式的抱怨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带有情绪的抱怨无助于解决任何问题,过多的情绪宣泄无异于在职场上自杀。真正精彩的抱怨一定是有理有据,同时让对方有感同身受的体会,这样抱怨解决问题的概率非常高。   跟谁抱怨?
  不得不说,办公室里会有一些怨妇一样的员工,逢人就抱怨自己的不幸,这种行为是很愚蠢的。因为如果抱怨的对象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这样的抱怨就很难起到效果,反而会带来更大的职业风险,也很可能在对方心中产生负面的看法。
  小孙就是一个这样的新员工。大学毕业加入公司后,她一直没机会做公司的核心业务,几年内总是在边缘部门游走。小孙的内心很受伤,见人就大倒苦水,甚至还把自己以前的领导都抨击一遍。最终,小孙被转到一个公司最不重要的部门,和一些临时工一起工作。小孙终于忍不住了,找到人力资源主管,质问对方为什么这样对她。主管很坦然地说:“你之前工作过那么多部门,所有领导都说你只会抱怨,不做工作,给部门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现在没有领导愿意接纳你,不行你就辞职吧。”幽怨颇深的小孙也没什么办法,只能一边找新工作一边做最无价值的工作。
  像小孙这样的“怨妇式抱怨”在职场中并不少见。很多领导都非常怕抱怨的声音像病毒一样在自己的团队中传播。这种见人就抱怨的员工,很有可能会被第一个清除出队伍的。
  什么事值得抱怨?
  在大多数情况下,抱怨在职场上会被认为是一种负面情绪,很多领导会比较讨厌甚至害怕员工抱怨。即使抱怨的内容可能是正面的,但是每次抱怨都可能在领导的印象中产生减分的效果。因此,一定要慎用抱怨,把这个武器用在值得的事情上。
  小何毕业后加入一家领先的咨询公司做市场推广。注重生活细节的她总觉得办公室的一些条件不好。有时她会对别人抱怨说:“咱们公司茶水间还是速溶咖啡,我同学公司里都是高档的咖啡机呢。”吃饭时,她也会和一起吃饭的同事抱怨:“咱公司的食堂条件太差了,看人家某公司,伙食非常好。”抱怨得多了,这些声音难免传到领导耳朵里。工作几年后,小何发现自己的升职总是慢别人一些。后来,人力的领导对她说:“你的考评都不错,就是工作态度一栏总是分数很低,几任领导都觉得你是个爱抱怨小事情的人,带坏了团队气氛。其实你老在外面跑,一个月在办公室也呆不了几天,为啥要抱怨那些事情呢?”小何如梦初醒,开始闭上嘴巴不抱怨了。可惜,她的职业生涯初期已经受到了影响,损失不可挽回了。
  在职场中,抱怨是一把双刃剑。不择时机、不择情况、不择对象的抱怨,是很冒险的行为。新毕业的大学生如果还掌握不了“抱怨”的火候,最好还是控制抱怨情绪,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值得努力的事情上。
  那么,什么才是聪明的抱怨呢?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一致的答案。真正能在抱怨与不抱怨之间游刃有余地游走的人,在职场上也不多见。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在自己有冲动抱怨的时候,除了要注意上面提到的几条原则以外,至少还要把握以下的一些重要条件:
  1.抱怨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对方的状态和底线,不要抱有一些过高的期望,明确自己想要达到的合理目标。
  2.抱怨之前,要准备好足够的事实。同时,最好要想好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对方选择,而不是把所有的压力都放在对方身上。
  3.抱怨之前,最好要有提前的信息注入,通过一些侧面的渠道,让对方已经有了同样的感受。
  4.抱怨的时候,要放平心态且端正态度,不要指望通过一次抱怨就可以得到圆满的结局。
  责任编辑:方丹敏
其他文献
为了上大学拼命苦读,为了理想不断付出,但收获的人生未必是“努力终有结果”。  困惑关键词:奋斗 资源 不公  提问者:杨波  厦门大学  吴法天老师您好!  我叫杨波。通过努力,我考上了一所自己喜欢的大学,但学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因此大一时没日没夜地苦读,就为了转系成功。可大二的时候我却发现几个平日里痴迷电脑游戏的同学,一样也出现在转系名单上。后来我了解到,即便决定转专业成功与否的关键还是成绩,
从2001年到现在,我先后指导过20余名研究生。在带这些学生的过程中,有失败,也有成功,这里我主要针对三个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是如何看待第一学历,另一个是关于科研思路的重要性和选择思路的方法,三是关于实验技术和研究思路的关系。  第一学历不是关键  在研究生招生时,导师甚至连学生自己都会觉得第一学历十分重要,是决定学生创造性的重要因素。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适合做科
模拟场景:我国南海海域发生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地震后海底板块提升,出现了一座无人岛。得知消息,有关部门立即对其进行勘察,发现海岛附近蕴藏大量石油资源。政府决定通过商业竞标,挑选可靠的团队对无人岛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所有竞标公司必须在80个小时内设计出可行方案和模型。  一支名为“探索者”的9人团队打算竞标无人岛的防卫工程。根据队长滕悦得到的情报,该岛地处南海边境,地理位置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确保整
自诞生以来,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已经经历了“修身、齐家”,  渐渐的,微博问政、微博监督也在路上。  既然@ 能拉近你和许多人许多事的距离,那么为什么不能让信仰更信仰呢!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在新浪网站开设“首都百万师生微党课”微博,  截止发稿时,粉丝已超过四万人。校长书记、学者专家借助这个平台,  在140字内为大学生们上起了“微党课”,和同学一起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尤其是学校里各个专业
有个小师妹咨询我,说挺喜欢学院一个男生,想和他处对象,但他太帅了,师妹怕自己将来吃亏,就找了几位学长学姐求建议。我问了男生的基本情况,师妹说他是个面霸。我又问那他手里有多少offer了,师妹说大概十多个吧。我说,果断不要。  也许是个人偏见,我对面霸有抵触情结。面霸和学霸不同。从大一到大三,研一到研二,受众人瞩目的是学霸。到了大四、研三,再也没人在意谁是学霸,学霸的风头一下被面霸夺尽。学霸拼的是智
20年前,只有少数中国的大学和少数几个外语学校里才有外教,他们或者经过教育部门安排,或者作为访问学者来到中国。而如今,外教在全国各地的大学里随处可见,他们教授的课程也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各种专业背景、文化背景的老外来到中国,给中国大学课堂带来新鲜的气息。  23年前,来自美国的北京语言大学的外教魏老师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有成群的羊在机场去城区的公路上“夹道欢迎”,20年后,北京的高速公路和车水马龙,
薛纯是刚刚从安徽大学生命科学专业毕业的一名大四学生。6月26号毕业设计成果展之后,他就陆续接到媒体约采访的电话。同学调侃他说,“毕了业才红,晚了点儿吧?”。  薛纯红了,并不是他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而是他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着实让大家吓了一跳:66家摊点卖的羊肉串经DNA检测后结果显示,真羊肉只占到两成!其余的“羊肉串”里有猪肉、鸡肉、鸭肉和牛肉。  66串中,仅有13串羊肉  薛纯是安徽大学动
一家好书店,是一所高校温暖的驻点。在实体书店日趋衰落的今天,许多校园书店也在这样的大潮中,纷纷倒下。  可是仍然有不少独立书店依旧坚守在高校门口,为高校学子送去温暖和感动。  1.鹿鸣书店  地址:上海杨浦区政肃路198号  (复旦大学南区入口)  店名由来:“鹿鸣”二字源出《诗?小雅》“鹿鸣”篇:“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2.钟书阁  地址:上海松江区泰晤士小镇930号  
刚开始接触《大学生》时,我才读高三,偶然间看到果壳CEO姬十三作为杂志封面人物的那一期。看完杂志中关于姬十三创业的种种故事,顿时让我对大学自由、丰富、兴趣多样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向往。  现在进入大学了,每每进阅览室都会拿起《大学生》如饥似渴地翻看。《大学生》似乎成为了我大学生活的一位朋友,她总能给我带来新奇多样的大学新鲜事儿,让我不至于傻傻地做井底之蛙,只能接触到自己周围的环境,对外界其他大学生的生
当从实习了一个月的那个南方二线小城市回到北京,我知道未来的路已铺到脚下,我只要顺着这条通道走下去,人生不会出大的差错。再看身边那些工作尚无着落、考研失败正苦苦寻觅工作或者工作公司名不经传的同学,更庆幸自己能找到一家规模不小、效益不差的国企。  想想在北京这样一个名校扎堆、人才济济的城市里,作为一个学校撑不起腰杆、文凭亮不瞎人眼的区区本科生,还蹦跶什么呢?于是在毕业季的人生抉择三岔口上,我以为自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