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职安稳异地还是创业魅惑北京?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H8151171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从实习了一个月的那个南方二线小城市回到北京,我知道未来的路已铺到脚下,我只要顺着这条通道走下去,人生不会出大的差错。再看身边那些工作尚无着落、考研失败正苦苦寻觅工作或者工作公司名不经传的同学,更庆幸自己能找到一家规模不小、效益不差的国企。
  想想在北京这样一个名校扎堆、人才济济的城市里,作为一个学校撑不起腰杆、文凭亮不瞎人眼的区区本科生,还蹦跶什么呢?于是在毕业季的人生抉择三岔口上,我以为自己会潇洒地跟“纠结”say goodbye。虽然,那座城市不是北京。
  而刚回北京的第二周,与师兄W的一次不期而遇彻底激活了心中对这个“虽然”的千万个不甘——离开北京,这座四年来我一直以为就算是漂,也心甘情愿漂上三五年的城市。
  师兄热情豪爽、为人靠谱,此时正与他的小伙伴们着手创业,计划成立一家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的新兴公司。得知我的毕业去向,他正急需能处理文字和营销的人手,立刻盛情邀请我加入他的团队。而我一听说能留在北京,心中的火种瞬间被点燃——又可以留在北京了!但转念一想,发现太多骨感的现实问题等待我直面,于是我陷入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的两难境地。
  一方面,我没有忘记离开实习单位临走前,部门领导对我寄予的厚望,并再三嘱咐我尽早前来报道。这一份某国企的综合岗工作我完全可以胜任,并且我能预想到今后风平浪静、顺风顺水的人生:经人介绍对象、谈恋爱、买房子、生孩子……10年后被时间消磨了激情和妄想的平淡生活一目了然。
  相比之下,在北京的生活节奏则截然相反。记得大三曾身兼3篇采访稿的我,一大早起床就蹿到地铁去跑采访,午饭也没来得及吃就回到报社忙清样,好不容易熬到饭点,端起餐盘正要点菜就接到电话让我立马赶去采访现场。为了赶在第二天上午交稿,当天晚上硬是忍着空肚子敲键盘,折腾到凌晨两点。
  这是火焰一般燃烧青春的生活,忙的时候连基本的吃饭、洗澡都没时间,好不容易闲下来竟会不知道该干什么。但似乎正是新鲜和刺激才足以喂养年轻人内心的躁动和不安,我们在忙乱中肆意消耗、挑战自我,而每一次奢侈地放松休息都是为了迎接下一次无法预知的狂欢。是的,我舍不得北京,在这里能感觉自己被需要,感觉到存在的意义,感觉到自己实实在在地用双手创造出价值。
  但一个承载风险的新兴创业公司如何跟一个稳妥健全的国企相比呢?搭建起来的团队算不上精良,有学历的在读研究生缺乏工作经验,略有工作经验的全职员工不过只是在小公司呆过的大专毕业生。公司对员工的管理还没立下规矩,员工的工作任务不能有明确规划……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群毫无社会经验的年轻人,能在北京创出一番事业吗?所有的创业人都憧憬着一个美好梦想,但大多逃不了默默无闻、泡影破灭的结局。或许对于W他们这群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而言,即使创业失败他们仍然可全身而退,但丧失应届毕业生资格的我今后将如何在北京独立?更迫在眉睫的租房问题如何解决?今后的五险一金是否有保障?当这些问题扑面而来的时候,我无法回答自己。
  提交三方就业协议书的日子越来越近,我终究要在“一半火焰,一般海水”中作出抉择。我知道这是两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不能粗暴地去定义对错,但却决定了今后人生的发展轨迹和沿途风景。或许正如我的导师说的,我本来就一无所有,哪怕一年之后我们失败了,大不了还是一无所有,但年轻的时候拼过尝试过也就不会有遗憾了,至少我们经历过。
其他文献
读大学的时候,我决定制定一个计划挑战自己:只用三个学期完成其他人通常花费四年的课程。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决心每个学期拿到30~40个学分,而其他学生平均只需12~15个学分。  显而易见,我必须合理安排时间才能实现目标。我开始阅读我所能找到的所有关于时间管理的资料,并学以致用。  最后,正好三个学期,我完成了目标:两个理科学士学位(计算机和数学)。  在最后一学期我完成了高级计算机和数学两门总
为了上大学拼命苦读,为了理想不断付出,但收获的人生未必是“努力终有结果”。  困惑关键词:奋斗 资源 不公  提问者:杨波  厦门大学  吴法天老师您好!  我叫杨波。通过努力,我考上了一所自己喜欢的大学,但学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因此大一时没日没夜地苦读,就为了转系成功。可大二的时候我却发现几个平日里痴迷电脑游戏的同学,一样也出现在转系名单上。后来我了解到,即便决定转专业成功与否的关键还是成绩,
从2001年到现在,我先后指导过20余名研究生。在带这些学生的过程中,有失败,也有成功,这里我主要针对三个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是如何看待第一学历,另一个是关于科研思路的重要性和选择思路的方法,三是关于实验技术和研究思路的关系。  第一学历不是关键  在研究生招生时,导师甚至连学生自己都会觉得第一学历十分重要,是决定学生创造性的重要因素。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适合做科
模拟场景:我国南海海域发生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地震后海底板块提升,出现了一座无人岛。得知消息,有关部门立即对其进行勘察,发现海岛附近蕴藏大量石油资源。政府决定通过商业竞标,挑选可靠的团队对无人岛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所有竞标公司必须在80个小时内设计出可行方案和模型。  一支名为“探索者”的9人团队打算竞标无人岛的防卫工程。根据队长滕悦得到的情报,该岛地处南海边境,地理位置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确保整
自诞生以来,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已经经历了“修身、齐家”,  渐渐的,微博问政、微博监督也在路上。  既然@ 能拉近你和许多人许多事的距离,那么为什么不能让信仰更信仰呢!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在新浪网站开设“首都百万师生微党课”微博,  截止发稿时,粉丝已超过四万人。校长书记、学者专家借助这个平台,  在140字内为大学生们上起了“微党课”,和同学一起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尤其是学校里各个专业
有个小师妹咨询我,说挺喜欢学院一个男生,想和他处对象,但他太帅了,师妹怕自己将来吃亏,就找了几位学长学姐求建议。我问了男生的基本情况,师妹说他是个面霸。我又问那他手里有多少offer了,师妹说大概十多个吧。我说,果断不要。  也许是个人偏见,我对面霸有抵触情结。面霸和学霸不同。从大一到大三,研一到研二,受众人瞩目的是学霸。到了大四、研三,再也没人在意谁是学霸,学霸的风头一下被面霸夺尽。学霸拼的是智
20年前,只有少数中国的大学和少数几个外语学校里才有外教,他们或者经过教育部门安排,或者作为访问学者来到中国。而如今,外教在全国各地的大学里随处可见,他们教授的课程也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各种专业背景、文化背景的老外来到中国,给中国大学课堂带来新鲜的气息。  23年前,来自美国的北京语言大学的外教魏老师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有成群的羊在机场去城区的公路上“夹道欢迎”,20年后,北京的高速公路和车水马龙,
薛纯是刚刚从安徽大学生命科学专业毕业的一名大四学生。6月26号毕业设计成果展之后,他就陆续接到媒体约采访的电话。同学调侃他说,“毕了业才红,晚了点儿吧?”。  薛纯红了,并不是他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而是他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着实让大家吓了一跳:66家摊点卖的羊肉串经DNA检测后结果显示,真羊肉只占到两成!其余的“羊肉串”里有猪肉、鸡肉、鸭肉和牛肉。  66串中,仅有13串羊肉  薛纯是安徽大学动
一家好书店,是一所高校温暖的驻点。在实体书店日趋衰落的今天,许多校园书店也在这样的大潮中,纷纷倒下。  可是仍然有不少独立书店依旧坚守在高校门口,为高校学子送去温暖和感动。  1.鹿鸣书店  地址:上海杨浦区政肃路198号  (复旦大学南区入口)  店名由来:“鹿鸣”二字源出《诗?小雅》“鹿鸣”篇:“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2.钟书阁  地址:上海松江区泰晤士小镇930号  
刚开始接触《大学生》时,我才读高三,偶然间看到果壳CEO姬十三作为杂志封面人物的那一期。看完杂志中关于姬十三创业的种种故事,顿时让我对大学自由、丰富、兴趣多样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向往。  现在进入大学了,每每进阅览室都会拿起《大学生》如饥似渴地翻看。《大学生》似乎成为了我大学生活的一位朋友,她总能给我带来新奇多样的大学新鲜事儿,让我不至于傻傻地做井底之蛙,只能接触到自己周围的环境,对外界其他大学生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