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平正义之路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jc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上大学拼命苦读,为了理想不断付出,但收获的人生未必是“努力终有结果”。
  困惑关键词:奋斗 资源 不公
  提问者:杨波
  厦门大学
  吴法天老师您好!
  我叫杨波。通过努力,我考上了一所自己喜欢的大学,但学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因此大一时没日没夜地苦读,就为了转系成功。可大二的时候我却发现几个平日里痴迷电脑游戏的同学,一样也出现在转系名单上。后来我了解到,即便决定转专业成功与否的关键还是成绩,但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如关系、人情、送礼等不少猫腻。有的同学根本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只需要依靠生来就有的资源,比如地缘优势,比如父辈的资本积累就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像我这样的学生无论如何努力也完成不了的事情,这让我觉得自己所做的努力完全没有任何价值。
  我知道不该做这样无谓的抱怨。我能够容忍起点不同,但却不能容忍无论我多么努力和上进,却始终处在这种不平等之中。我已经算是幸运的一个,我出生在浙江一个相对不错的家庭中,虽然不算富裕,但至少衣食无忧。可每次我看到社会上不少人从来没有为社会造福,却可以得到我们得不到的各种机会时,我深深感到不公平!我想读法律就是想用自己的力量去追寻这个社会中公平与正义的存在,但很怕有一天我会发现,有人一样可以无视法律的存在,无视社会正义的存在,为所欲为,而我无力改变。
  作为法律领域的前辈,相信这样的的事情您也一样遇到过。很想知道,您是怎么看待这些事情的,我还需要转专业吗?
  杨波你好!
  来信收悉。我理解你此时的心情,也能体会你现在的困惑,因为我也曾经跟你一样。所以,我愿把时光推回到十几年前,我的大学时代,与你一起来解开这些心结。
  我也出生在浙江一个普通家庭,我们算是老乡。或许,我的家庭境遇还不如你,因为父母都是农民,所以也曾为大学生活费发过愁,也曾勤工俭学过。逆境中的成长,教会我独立而坚毅的品格,从中学时代起,我就记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我们没法改变出身,没法改变身高,没法改变相貌,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改变一些我们能够改变的,比如,人生之路。
  必须认识到,人会生而不平等,但同时又被平等地赐予很多东西。比如高考,在我看来还是一个相当平等的机会,考上好学校好专业的衡量标准主要还是分数。你说你考上了一所自己喜欢的大学,但学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这很正常。但,这不是定局。我曾经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讲座中说过:大学其实不是结束,而只是开始。那是一块敲门砖,以后的路怎么走,才是关键。而怨天尤人,只会给自己前行的路增加更多的包袱。
  我也承认你所说的社会不公平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我们发现无力改变时,就做好自己。我当年所在的学校,也有个别不好好学习而痴迷电脑游戏的同学,就算“拼爹”能帮他一关,但帮不了一路。如果你确实不喜欢现在的专业,想换专业,那么你需要比别人多一点努力,现在转不了系,还有考研,机会多的是。请相信,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只要你坚持做到最优秀最出色,成功就挡不住。我没有富有的家境,也没有显赫的后台,我只是依靠比别人多一点的努力,考上了公费研究生,公费博士,直至在北大做完博士后,去全国重点大学任教。而这些,在像你这个年龄的当时,我是不敢想象的。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能阻挡你的努力么?不能。
  我的一个初中语文老师曾经赠予我一句话:“与其诅咒周围的黑暗,不如点亮心中的明灯。”这绝不是避世,也不是做鸵鸟,而是“慎独”。这恰恰是浮躁的社会最缺少的。这个社会是由每一个个体组成的,你心中多一些光明,这个社会就少一些阴霾。记得我大学还没毕业时,父亲因脑溢血突然离世,剩下一堆债务,刚考上研究生的我面临辍学的压力。我尝受过世态炎凉,求助无门,也感受过来自老师和同学的温暖关怀。事后,我更多地是想着那些帮助我的好人,以感恩的心去回报这个社会,甚至对有负于我家的亲戚以德报怨,化解矛盾。这么做,其实对我自己是一种精神洗礼。
  你在信末提到了你想读法律的目的是“用自己的力量去追寻这个社会中公平与正义的存在”,但又怕有人“无视法律的存在,无视正义的存在”,你“无力改变”。这种纠结,其实很多念法律的人都有,但只是暂时的。迈向法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一点点地积蓄力量,一代代地去争取改变。我曾经在《法律的侧面》一书中谈过法律人的理想和现实,这种困惑和迷茫正是我们在走向法治之路必经的阵痛,现实可以抹平法律人的棱角,但磨不去我们内心坚守的信念。就像我现在业余时间从事打假、辟谣、维权、普法,遭遇一些误解和中伤,甚至身心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这一切都改变不了我的法治信念。
其他文献
从小到大,我都自觉在智商方面没有什么优势,因此在很多事情上都表现得不是那么自信。直到很后来,我才发现自己其实也是有强项的,虽然有些微不足道,而且我老婆说,我的这个所谓“强项”似乎也没有什么开发利用、带来经济效益的价值。  无论如何,它还是让我找到了一点点自信。我的这个强项就是:认路找路。  那是我第一次自驾游,在网上订了酒店,只是稍稍看了一眼地图,从高速公路下来后,我愣是一个路口都没开错,径直把车
五道口被生活在这附近的学生们称为“宇宙的中心”,北京语言大学就坐落在这中心里。在一片郁郁葱葱之中,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人们聚集在这里,学习、生活、互相交流。不同国家的学生在这里不仅学习中国文化,也带来了自己国家丰富多彩的文化。建校50年来,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沉淀,形成了现在的多元化的北语。如今,这里的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了解各国的人文风情,体验多彩饮食。  人说,“大联合国在纽约,小联合国是
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又有一群“人”火了。除夕夜零点的钟声敲响后,在热情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乐声中,龙年春晚的LED舞台缓缓升起,在名为《玩具总动员》的节目中,14个外形酷似变形金刚的小巧可爱的机器人错落有致地排成三排站在舞台上,它们伴着旋律优美的钢琴曲翩翩起舞——旋转、翻滚、伸展。舞台左侧,一个小机器人时而舞蹈,时而“偷懒”停下来观望其他的机器人表演,但这小小的失误并未遭到观众的板砖,大家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被迫做出很多调整。发达国家、中国、新兴国家都面临转型压力,可以称之为“世界转弯进行时”。2010年底,我去了两次美国,实地观察美国金融改革法案通过后,金融市场竞争力和经济状况。古话讲“一叶知秋”,我在纽约遇到的几件小事情很有启发。    本文由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宣讲家网站(WWW.xj71.com)《大讲堂》供稿。标题为编者所加。    我到纽约时,正赶上GM(通用汽车)在纽约证
不同的是,上车的时候,韩和良身边的座位是陌生的过客;我身边是柔情似水的女友,甜蜜地倚在肩头。    大学时,我最常做的就是与好友韩和良,在宿舍熄灯后,从窗户里翻身而出,骑上没有后座的“宝马”,去市区的烧烤城大快朵颐。其实那时并不是为了吃,吃时谈的话题,才是真正需要宣泄的。我们都是单身,看到漂亮的女孩,虽然嘴上会从头到脚将人家刻薄一番,但一旦女孩笑盈盈地看过来,我们立刻就如胆怯的蜗牛,赶紧缩到安全的
台湾公务员招考实行分类分等招考,设有通用考试和特种考试两大类,通用考试分为高等、普通和初等考试。  台湾公务员招考由考选部门负责招考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并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制定录用计划、发布公告、组织实施考试。  台湾地区现行公务员考试每年举行一次。另外,考虑到特殊性质部门的需要及保障残疾人就业权益,还不定期举行特种考试。  台湾公务员招考程序一般包括:信息发布、报名申请、资格审查、考试(笔试和面试)
“清华学生、志愿者是我大学时代的两个标签,给我带来了很多荣誉,很多朋友,很多感动。博士毕业后我在企业工作了三年,每当线上线下遇到老同学、师长朋友,我特别害怕他们问:苏会,你还在做志愿工作吗?因为我什么也没有做。”梁苏会有些难过地说,很快她展颜一笑,“但是,现在我回来了。我对志愿者工作的热情不变,我有很多要做的。”  梁苏会是2007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时任清华大学紫荆志愿者研究生服务团团长,有丰
即使台址搬了又搬——从七号楼、十号楼再到现在已经驻扎了近十多年的零号楼;  即使设备换了又换——从圆形的盘式录音机、到卡带和CD录制机再到现在的电脑;  即使台员毕业了一批又一批——从各个专业汇聚到广播台,又从广播台走向各行各业、世界各地……  在这层层改变中,复旦广播人的热度与情怀多年来代代延承不改。  对于他们而言,广播台的定义是无穷的,那里早就不是一个人的乌托邦。  复旦的声音  每天中午的
说起英伦风,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穿着笔挺的西装、锃亮的皮鞋,手里拎着雨伞插着口袋的英国绅士,或者像电视剧《唐顿庄园中》那种分毫不差考究的贵族生活。但是这里我们要聊的英伦风并不如您所愿,这次的英伦“疯”是疯狂的疯,我要为你带来前所未有而且你未曾谋面的英国本土校园中的点点滴滴。无论是你在电视上看到的,还是在杂志中见到的,那些英伦风都是经过艺术加工或者为了作秀而塑造的,然而当你置身英国,尤其是
读大学的时候,我决定制定一个计划挑战自己:只用三个学期完成其他人通常花费四年的课程。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决心每个学期拿到30~40个学分,而其他学生平均只需12~15个学分。  显而易见,我必须合理安排时间才能实现目标。我开始阅读我所能找到的所有关于时间管理的资料,并学以致用。  最后,正好三个学期,我完成了目标:两个理科学士学位(计算机和数学)。  在最后一学期我完成了高级计算机和数学两门总